摘 要:在當代影視作品中,藝術設計起著美化和裝飾的作用,更在引導觀眾審美趣味、反映社會文化、促進跨文化交流和推動影視產業創新等方面具有深遠影響。本文首先探討了藝術設計如何通過激發情感、傳遞文化內涵、推動影視創新以及融合多元藝術元素來提升影視作品的審美價值。其次,分析了藝術設計對觀眾審美趣味的引導與塑造、對社會文化審美的反映與影響、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審美共識與差異,以及在影視產業審美創新與變革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提升藝術設計原創性與創新性、強化設計與觀眾審美互動、推動多元文化融合以及培養高素質設計人才等審美對策,以期為未來影視作品的創作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藝術設計;當代影視作品;審美價值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4)15-00-03
當代影視作品作為文化傳播和娛樂消費的重要載體,其藝術設計在視覺表現和審美價值提升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藝術設計能夠美化畫面、豐富視覺體驗,還在更深層次上引導觀眾的審美趣味、反映社會文化、促進跨文化交流和推動產業創新。隨著觀眾審美需求的多樣化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藝術設計的角色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和深化。
一、當代影視作品中藝術設計的審美價值
(一)藝術設計激發情感
在當代影視作品中,藝術設計巧妙運用視覺元素和色彩搭配,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體現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色彩是傳遞情感的媒介,更是情節發展的隱形推手。例如,在《愛樂之城》中,色彩的運用直接影響觀眾的情緒起伏,明亮的色調代表了角色的希望與夢想,而暗沉的色調則傳遞出失望與現實的沖突[1]。藝術設計通過這些視覺元素,使觀眾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并在情感上與之產生共鳴,不僅增強了觀眾的觀影體驗,也讓影視作品在藝術層面上具備了更深層次的審美價值。視覺設計的巧妙運用使得觀眾在不自覺中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連,情感的變化更顯自然且動人。
(二)藝術設計傳遞文化內涵
藝術設計師通過服裝、場景、道具等視覺元素,深刻反映出特定文化的風貌與精神。例如,在《臥虎藏龍》中,古典中式建筑和傳統服飾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氛圍,更傳遞出東方文化的深沉與內斂。通過這些設計元素,觀眾能夠感受到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脈絡,還能體會到影片所傳達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這種文化表達賦予了影視作品更為豐富的審美層次,使其不僅僅停留在視覺的享受層面,更升華為對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認同。藝術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通過細膩的視覺表現,架起了觀眾與文化之間的橋梁,推動了文化的傳承與交流,進一步提升了影視作品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影響力。
(三)藝術設計推動影視創新
在影視作品中,創新設計打破傳統的視覺呈現方式,通過獨特的視覺語言和創意手法,使觀眾耳目一新。例如,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未來城市的視覺設計通過大膽的色彩對比和超現實的建筑風格,營造出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未來感,使觀眾沉浸于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樣的創新不僅在視覺上具有強烈的沖擊力,更在思想上引發觀眾對未來社會和科技發展的深思。藝術設計的創新不僅限于視覺層面,還涵蓋了敘事結構和影片節奏的創新,多維度的設計元素,使得影視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由此,藝術設計的創新探索,推動了影視作品的整體發展,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多元的審美體驗和精神享受,進一步彰顯了其在當代影視創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
(四)藝術設計融合多元藝術元素
當代影視作品中的藝術設計,通過融合多種藝術元素,形成了獨特的綜合藝術風格,極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審美價值。這種融合是視覺層面的美學整合,更是多種藝術形式的相互滲透與交融。例如,在《紅磨坊》中,導演將音樂、舞蹈、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有機結合,創造出一個絢麗多彩、充滿活力的藝術世界。影片中的每一幀畫面都像是一幅精美的油畫,而音樂與舞蹈的配合則進一步強化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這種綜合藝術的表達,使得影視作品是敘事的工具,更是多種藝術形式的交匯點,觀眾在欣賞影片的同時,也是在體驗一場藝術盛宴[2]。藝術設計通過對多元藝術元素的整合,使影視作品在審美層次上更加豐富多彩,滿足了觀眾對視覺美的追求,也激發了他們對藝術的更深層次的感悟。
二、當代影視作品中藝術設計的審美影響
(一)觀眾審美趣味的引導與塑造
優秀的藝術設計能夠將復雜的情感和思想以直觀的視覺形式呈現,使觀眾在欣賞影視作品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美的理解和評價標準。例如,《黑客帝國》通過其獨特的賽博朋克風格,塑造了未來科技世界的視覺形象,激發了觀眾對這種風格的興趣和喜愛,影響了觀眾對電影的評價,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觀眾在其他領域的審美選擇,如時尚、設計等。隨著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注重藝術設計的獨特性和創新性,觀眾的審美趣味也隨之多樣化和個性化。藝術設計通過不斷創新和突破傳統審美范疇,激發觀眾對美的更高追求和更深層次的理解,最終在觀眾群體中形成新的審美趨勢和評價標準。
(二)社會文化審美的反映與影響
影視作品通過其藝術設計,能夠生動再現社會現象和價值觀念,從而引發觀眾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例如,《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通過其末世風格的藝術設計,反映了對資源匱乏和環境破壞的深刻憂慮,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也引發了觀眾對環境保護等社會議題的關注。此外,藝術設計還通過細膩的文化表達,影響和改變觀眾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標準。通過對社會現象的真實再現和對未來世界的大膽構想,影視作品的藝術設計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社會文化的審美趨向,使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在反思自身的文化認同和價值選擇。這種雙重影響,使得藝術設計在當代影視作品中不僅是視覺享受的載體,更是社會文化審美的重要推動力量。
(三)跨文化傳播中的審美共識與差異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過藝術設計,影視作品能夠超越語言和地域的限制,將普遍的情感和價值觀傳遞給全球觀眾。《臥虎藏龍》通過其獨特的東方美學設計,使西方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形成了一定的審美共識。然而,文化差異也不可避免地在審美認知上產生分歧,恰恰豐富了影視作品的多元性。例如,日式動畫電影中的某些美學元素可能在西方觀眾看來不夠直觀或富有沖擊力,但這些元素卻深深根植于日本文化中,體現了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藝術設計在跨文化傳播中,通過兼顧共識與差異,使得影視作品既能廣泛吸引全球觀眾,又能保留文化獨特性,豐富了觀眾的審美體驗和文化理解。
(四)影視產業審美的創新與變革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觀眾審美需求的提升,影視作品中的藝術設計不斷突破傳統的美學框架,探索新的視覺語言和表現形式。例如,電影《阿凡達》通過其開創性的視覺效果和獨特的美學風格,開辟了3D電影的新紀元,極大地提升了觀眾的觀影體驗,推動了整個影視產業的技術革新和市場擴展[3]。藝術設計的創新體現在技術層面,也包括敘事方式和視覺風格的多樣化,這種創新不斷引領著影視產業的發展方向。此外,藝術設計的多元化和個性化趨勢,也使得影視作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和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和投資,促進了影視產業的繁榮與發展。
三、當代影視作品中藝術設計的審美對策
(一)提升藝術設計的原創性與創新性
提升當代影視作品的審美價值需要從源頭上增強藝術設計的原創性與創新性,要求設計師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需積極引入新技術和新材料,以實現更加多樣化和獨特的視覺表現。鼓勵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大膽嘗試、勇于突破傳統束縛,這是提升原創性的關鍵。可以通過設立專項獎項、提供創作基金等方式,激發設計師的創新熱情,并定期舉辦設計競賽,促使設計師在競爭和合作中不斷進步,從而產生更多具有獨創性的設計作品。引入新技術和新材料是提升藝術設計創新性的另一重要途徑。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術,為影視藝術設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和手段。例如,AI技術幫助設計師快速生成各種視覺效果,從而節省時間和成本,同時提高設計的復雜性和精確度。材料科學的進步則使得設計師可以使用更輕便、更環保的材料,創造出更加新穎和可持續的設計。通過與科技公司合作,影視制作公司可以定期更新設計工具和技術設備,為設計師提供最先進的創作環境。建立跨學科的設計團隊,融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術,也是提升藝術設計創新性的重要策略。影視藝術設計不應僅限于美術領域,還應吸納建筑、工業設計、數字媒體等學科的專家,形成多元化的創作團隊,拓寬設計師的視野,還能產生更多意想不到的創意和設計理念,從而提升影視作品的整體審美價值。
(二)強化藝術設計與觀眾審美的互動與溝通
開展觀眾調研是了解觀眾審美偏好和需求的基礎。影視制作公司可以通過線上問卷調查、觀眾座談會和社交媒體互動等方式,收集觀眾對不同藝術設計風格、色彩搭配和視覺效果的反饋,這些數據不僅有助于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更精準地把握觀眾的審美期待,也可以為后續作品的制作提供參考。建立反饋機制是進一步強化觀眾互動的重要手段。影視公司可以設立專門的觀眾反饋渠道,如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平臺和觀眾熱線等,及時收集和處理觀眾對藝術設計的意見和建議,并通過定期發布設計改進報告和觀眾滿意度調查結果,使設計師能夠更好地了解觀眾的反饋,在后續創作中加以改進和優化。此外,舉辦觀眾體驗活動也是增強審美互動的有效方式[4]。例如,在影片上映前,邀請部分觀眾參與試映活動,并現場收集他們對藝術設計的反饋和建議。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流,設計師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觀眾的審美感受和需求,并及時調整和優化設計細節。此外,通過線上互動平臺,開展“設計師與觀眾面對面”等互動活動,讓觀眾直接與設計師交流,分享他們的審美體驗和創意想法,拉近觀眾與設計師之間的距離,為設計師提供寶貴的創作靈感。
(三)推動藝術設計與多元文化的融合與交流
設計師應當深入研究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美學特點和藝術傳統,并將其巧妙地融入影視作品的設計中。例如,在《黑豹》中,設計師通過對非洲傳統文化元素的借鑒,塑造了獨特的瓦坎達王國形象,增強了影片的視覺沖擊力,也激發了觀眾對非洲文化的濃厚興趣。影視制作公司可以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設計師、藝術家和文化機構合作,共同創作具有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特點的影視作品。例如,中美合拍的動畫電影《功夫熊貓》,通過中西方文化元素的融合,成功打造了一個既具有東方韻味又符合西方觀眾審美的動畫形象,不僅促進了文化交流,也拓寬了影視作品的創作思路和市場空間。此外,設計師個人的跨文化體驗也是推動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因素。鼓勵設計師參與國際藝術交流活動,如藝術節、設計展和學術研討會等,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跨文化理解和創作能力,通過這種跨文化的學習和交流,設計師可以吸收到更多不同文化的藝術精華,并在創作中融會貫通,形成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
(四)培養高素質的藝術設計人才與團隊
影視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機構應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開設豐富多樣的課程和實踐項目,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通過邀請行業內知名設計師和藝術家作為客座教授,開設專題講座和工作坊,分享他們的創作經驗和行業前沿動態。學校應當與影視公司和設計工作室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真實項目的創作實踐,使他們在實際操作中積累經驗,提升設計能力。引進優秀人才是建設高素質設計團隊的重要策略。影視制作公司應當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招聘方式,吸引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師和藝術人才。例如,參加國際設計展會和行業交流活動,發現和挖掘優秀的設計師,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和發展機會,吸引他們加入公司。此外,還可以設立專項人才基金,支持和資助有潛力的年輕設計師的創作和發展,為公司儲備更多優秀的人才。建立高效的團隊合作機制,是提升設計團隊整體水平的重要保障。影視設計項目通常涉及多個部門和團隊的協作,如美術、特效、服裝等。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團隊合作機制,確保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調,是提升設計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定期召開項目協調會,及時解決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確保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暢通和工作配合[5]。此外,設置項目管理崗位,專門負責項目的統籌和協調,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和高質量完成。最后,營造良好的創作環境和企業文化,注重員工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通過提供舒適的工作空間和完善的福利制度,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并且鼓勵和支持員工的創作自由和創新嘗試,建立寬松和包容的企業文化,使設計師能夠在自由和開放的環境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才華。
四、結束語
通過提升藝術設計的原創性與創新性、強化與觀眾的互動、推動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培養高素質的設計人才,可進一步提升影視作品的審美水平和文化內涵。在全球化和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藝術設計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將愈加重要,如何更好地利用和發揮這一作用,將成為未來影視創作中的重要課題。未來,期待看到更多在藝術設計方面取得突破和創新的影視作品,繼續引領觀眾的審美潮流,豐富文化體驗,推動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赧文濤,張海夫.新時代主旋律影視作品“出圈”背后的理論邏輯[J].現代交際,2024(06):93-100+124.
[2]雷光花.新主流影視作品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策略[J].傳播與版權,2024(10):92-95.
[3]李科.影視藝術類畢業設計(論文)現狀與改進策略——以重慶郵電大學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24,45(03):74-79.
[4]陳歡.色彩元素在影視藝術設計中的滲入研究[J].輕合金加工技術,2020,48(03):72.
[5]吳瑕.對影視藝術場景設計基本要素的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