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所推行的“雙碳目標”和“十四五規劃”為新能源項目投資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研究國內新能源發展現狀、未來規劃以及開發流程,海外電力投資企業可探索參與國內電力市場的機遇,以此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內新能源項目開發特點
技術與協議方面。經過多年發展,中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已躍居全球首位。在此過程中,我國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培育出一批全球范圍內的行業領軍企業,并成功培養了大量專業技術人才。目前,我國可提供涉及高、中、低風速風力發電與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成熟解決方案。國內開發新能源項目主要需要與當地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與租地協議、與合作方簽署聯合開發協議、與承包商簽署總承包協議及與電網公司簽署購電協議和并網調度協議等。
消納與回報方面。當前,國內新能源一般有三種消納方式,如果項目位于用電負荷較高的區域附近,則采取就近上網消納的方式;項目離用電負荷較高的區域較遠,可接入附近高壓輸電線路,將電力輸送到用電負荷中心;應用儲能設施,在用電低谷期儲存電力,并在用電高峰期釋放電力,以滿足用電負荷需要或參與調峰。目前,國內風電、光伏發電已全面實現平價上網,風電、光伏項目基本執行當地燃煤標桿電價。
土地與環保方面。隨著國內新能源項目開發進程的推進,國家逐漸實施了劃分基本農田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簡稱“三線”)等限制措施,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項目可利用的土地規模逐步縮減,能否解決項目用地成為決定項目開發成敗的關鍵。為應對這一挑戰,企業可以探討并實施多種替代方案,如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屋頂分布式光伏等,為解決用地問題提供更多選擇。同時,企業應特別重視項目所在地的環保要求,充分調研和論證項目的環保性,在確保項目不涉及紅線的情況下,環保批復的難度就會有所降低。
開發流程方面。根據國內某地光伏項目開發實踐,國內新能源項目投資開發與實施流程基本可分為4個階段:前期開發階段、前期手續辦理階段、設計施工階段與并網驗收階段。前期開發階段包含8個環節,分別是尋找項目資源、與政府開展初步溝通、前期資料收集、現場實地勘測、確立開發意向、簽訂相關協議、成立相關公司及獲得初步批復;前期手續辦理階段包含發改委項目備案、獲得批復文件及獲得開工許可3個環節;設計施工階段包含采購招標、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現場實施建設4個環節;并網驗收階段包含與電網簽署購售電合同和并網調度協議、安裝關口計量裝置、完成并網驗收及項目并網運行4個環節。
國內新能源項目開發現狀
雙碳目標為新能源發展提供機遇。雙碳目標是指中國提出的2030年實現“碳達峰”與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旨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9.2億千瓦,同比增長13.9%。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6.1億千瓦,同比增長55.2%;風電裝機容量約4.4億千瓦,同比增長20.7%。國內風電光伏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投資開發潛力巨大。
宏觀政策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2021年,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對推進碳達峰工作作出總體部署。按《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目標,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難度增加。在國內風電光伏進入全面平價上網時代后,新能源項目的審批權限由國家發改委下放到各省發改委。當前,對于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開發,地方政府主要采取競爭性配置、產業招商等方式,其間,會吸引大量企業參與,再加上地方政府可能會提出其他訴求,就會導致新能源項目開發難度逐漸加大。
海外電力投資企業參與國內新能源項目投資的優勢與意義
海外電力投資企業具備外資優勢。海外電力投資企業因發展需要,一般都會設立并運營海外平臺公司,這些平臺公司將會作為企業開展海外業務的投融資和資產管理平臺,以及營業收入和利潤歸集中心。面對國內新能源開發新形勢,海外電力投資企業可充分依托其在境外平臺公司所匯聚的外資優勢,在我國開展返程投資。此舉不僅符合國家招商引資和金融管理政策,同時也滿足了地方政府引進外資的需求,有助于企業爭取到更加有利的稅收優惠和專項補貼等。
管理優勢。相較國內電力投資,海外電力投資項目通常會面臨更加復雜的國際環境,對開發流程的管控會更加嚴格,對項目的建設要求也將更加苛刻。因此,海外電力投資企業一般都具備較強的項目開發流程管理能力、風險把控能力與豐富的建設管理經驗,這些能力與經驗對于國內新能源項目開發、投資與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項目開發階段,這些企業可充分發揮其豐富的項目開發和融資經驗,提前與實力雄厚的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確保項目開發順利進行;而在建設階段,可委派具備海外項目經驗的人員參與管理,將海外項目建設中有關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環保等核心要素的經驗引入國內項目,有效把控實施風險,助力項目按時完工。
優化資產配置。為應對全球經濟發展周期性波動,企業合理優化資產配置、有效分散經營風險顯得尤為重要。海外電力投資企業應把握國家雙碳目標所帶來的新能源投資機遇,在嚴格遵循國家管理政策的前提下,參與國內國外雙循環實踐,并開展國內新能源項目投資,這樣可以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海外電力投資企業不僅可以為國內新能源領域發展引入外資和提供管理借鑒,還可以推動技術創新、優化資產配置等。未來,隨著我國能源結構的不斷轉型和新能源市場的持續發展,海外電力投資企業將在國內新能源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