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收藏的人游杭州,吳山古玩城是首選的打卡地。最近,古玩城二樓多了個新面孔—— 一個以“國寶燈光凍”為名的展示空間。在這里,你可以看到青田、昌化等印材及精致的小擺件,而且它還與浙江大學研究生班課外活動基地、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等單位合作,適時開展以燈光凍為主題的國石講座、研討等話動。這個展示空間的主人便是資深石文化從業者、青田石收藏家夏可承。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夏可承就把石文化經營的生意觸角延伸至日本、東南亞、美國等,以及中國北京、上海、杭州、廣州、香港、澳門、臺灣等省市。這段經歷,既讓他淘到了第一桶金,又開闊了眼界,為日后的石文化經營、藏玩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除了“國寶燈光凍”這個展示空間之外,他還在杭州的建國北路開設了一座可承國石館。此外,在青田石的產地——夏可承的家鄉青田也有一座石雕研究院。三者之間,形成了源頭、基地、窗口的關系,既各成體系,又相互依存,目的在于推廣傳承中華國石文化。

說起青田縣石雕研究院,夏可承有道不完的話。上世紀8 0年代末、9 0年代初,他創立石雕研究院,以在外闖蕩經營積累的經驗,利用當地豐厚的材質資源、人才資源,在繼承傳統優勢的基礎上,開始了青田石文化的創新創意之旅。一方面,他重金雇傭一批國家級、省級的工藝美術大師,創作有新意的作品;另一方面,邀集青田石文化的精英人才,參與研討石文化發展之計,從原石的開采、作品的創作、印石的加工等,均賦予新的理念,使相關作品在堅持歷史文化傳統的前提下,更貼近當代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經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既創作出了一大批被國家級藝術館院收藏的精品,又保留了大部分難得一見的奇珍異品,還為培養大批骨干人才提供幫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資源、人才、方法及匯集的文化內涵,構成了青田石文化源源不絕的活水。
青田縣石雕研究院成立30多年來,作為院長的夏可承,足跡遍及我國國石的主產區:青田、壽山、昌化、巴林,其不惜重金,購置大批量的名石、珍石、奇石。在廣州、上海、香港、澳門、臺灣等地,一旦見到高端名石、心儀奇石也是不惜血本,得之而后快。就是憑著這么一股執著的韌勁,他征集到了不計其數的佳品。主要有:以燈光凍為主的青田名石,以雞血、田黃為主的昌化、壽山名石。


新的時代,賦予文化新的內涵,尤其對民間非遺文化十分重視。這些年,夏可承及其石文化團隊,一直在做打開文化窗戶這件事,尤其是近十年來,以燈光凍為重點,先后在杭州的西湖文化廣場、中國印學博物館、西湖博物館、西溪濕地浙江國石文化保護研究中心等地舉辦十多場展覽、研討活動,讓燈光凍等名石向世人打開了一扇扇展示的窗口。
往后,夏可承還將擇機開展燈光凍等名石的文化交流、知識講座、商業競拍等活動。借助古都杭州的文化平臺,讓石文化真正活起來,走進千家萬戶。
(注:作者系浙江省國石文化保護研究會研究員,著有《國寶燈光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