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營造的角度思考贛鄱漆藝傳統工藝活態傳承模式對于贛鄱漆藝的發展與傳承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文章立足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發展與價值,深入思考社區營造與贛鄱漆藝活態傳承的互動關系,并基于此提出社區資源整合與協同、傳承人培養與梯隊建設、建立社區漆藝文化傳承基地、社會合作與跨界聯動等一系列基于社區營造的贛鄱漆藝傳統工藝活態傳承模式構建策略。
贛鄱漆藝作為中國傳統工藝中的瑰寶,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價值。千百年來,其以精湛的技藝、瑰麗的色彩和深邃的文化底蘊,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和贊譽。然而,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中,贛鄱漆藝傳統工藝面臨諸多存續挑戰,其活態傳承與可持續發展尤為迫切。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空間,不僅是物質生活的載體,還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土壤。社區營造作為一種新型的社區發展模式,其主要強調通過挖掘和傳承社區文化,來充分營造具有獨特魅力的社區環境,從而提升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將贛鄱漆藝傳統工藝與社區營造相結合,探索其活態傳承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社區營造與贛鄱漆藝傳統工藝活態傳承的互動關系,分析贛鄱漆藝在社區營造中的價值與應用,并提出基于社區營造的贛鄱漆藝傳統工藝活態傳承模式,從而為社區營造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
一、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發展與價值
(一)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發展現狀
贛鄱漆藝作為中國傳統漆藝及中國傳統工藝的一部分,在江西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發展可追溯至商周時期,彼時江西的漆器制作已初具規模。歷經數千年的傳承與創新,贛鄱漆藝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技藝和風格。在宋元至明時期,江西廬陵(今吉安縣)以制造螺鈿漆器而聞名。其精美的螺鈿嵌花漆器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海外,體現了贛鄱漆藝水平的高超和卓越成就。近現代發展過程中,漆藝大師如熊建新、馬俊、傅長敏等創作了諸多經典作品,具有重要的藝術和文化意義。然而,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贛鄱漆藝傳統工藝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現代科技和機械化生產方式的普及使得傳統手工技藝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隨著3D打印技術和自動化生產線的出現,傳統漆藝的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贛鄱漆藝逐漸轉變為批量生產工藝。以旅游紀念品市場為例,之前市場上的漆器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而現在機械生產的漆器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較少,興趣逐漸減弱,漆藝人才流失,技藝傳承困難。很多年輕人更愿意選擇收入更高、工作環境更好的職業,不愿意從事耗時費力的傳統漆藝工作,而漆藝大師們的年紀逐漸增大,技藝傳承面臨斷層的危機。為了促進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發展,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扶持漆藝產業,投入專款培養傳人,建立生產基地和產業園區,提供稅收優惠和補貼政策,以推動漆藝產品的創新和市場化發展。同時,借助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傳播手段,提高贛鄱漆藝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例如,通過舉辦線上漆藝展覽、直播漆藝制作過程、開發漆藝文化創意產品等方式,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通過這些努力,贛鄱漆藝不僅在保護傳承中得到發展,還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二)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重要價值
贛鄱漆藝作為中國傳統工藝的一部分,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通過對漆藝技藝和風格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會的審美觀念、生活方式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況。贛鄱漆藝以其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創造力。無論是漆器的造型、紋飾還是色彩搭配,都體現了高超的藝術水準和審美追求。同時,贛鄱漆藝作為地域文化的代表,反映了贛鄱的民俗特色和文化內涵。通過漆藝圖像和紋飾的表達,可以再現當地的歷史和生活場景,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地域精神。從總體上看,贛鄱漆藝傳統工藝不僅是一種文化遺產,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經濟資源。通過產業化發展和市場推廣,可以將漆藝產品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增長活力。
二、社區營造與贛鄱漆藝活態傳承的互動關系
(一)社區營造對贛鄱漆藝活態傳承的推動作用
社區營造作為一種新型的社區發展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挖掘和傳承社區文化,從而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社區環境,贛鄱漆藝的傳承和發展提供寶貴的機遇與平臺。首先,社區營造活動可以不斷提高居民對贛鄱漆藝的認知和興趣。通過組織漆藝展覽、工作坊、講座等活動,社區居民可以親身感受到漆藝的獨特魅力,進而對其產生興趣并主動參與到漆藝傳承的活動中。這種直接的參與體驗,不僅可以促進漆藝的傳播,還有助于社區居民形成對贛鄱漆藝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其次,社區營造可以為贛鄱漆藝的傳承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社區可以調動其內部的資源,如場地、資金、人才等,為漆藝傳承活動提供必要的保障。例如,社區可以設立專門的漆藝工作室或展覽館,為漆藝大師提供創作和展示的空間;同時,社區還可以通過專項基金或文藝補貼等方式,為漆藝傳承活動提供資金支持。此外,社區營造還有助于贛鄱漆藝與現代生活的融合。通過與現代設計理念的結合,漆藝產品可以煥發新的生命力,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社區營造活動可以引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漆藝產品,從而推動漆藝與現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二)贛鄱漆藝活態傳承對社區營造的反哺作用
贛鄱漆藝作為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傳統工藝,其活態傳承對于社區營造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首先,贛鄱漆藝活態傳承為社區營造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漆藝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技藝和風格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元素。將漆藝元素融入社區營造活動,可以營造出具有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的社區環境,提升社區的文化品位和居民的文化素養。其次,贛鄱漆藝活態傳承有助于提升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通過參與漆藝傳承活動,居民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進而增強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漆藝傳承活動還可以為社區居民提供交流和互動的平臺,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提升社區的凝聚力和幸福感。最后,贛鄱漆藝活態傳承也有助于推動社區經濟的發展。通過將漆藝產品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可以帶動社區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社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益。并且,漆藝產品的推廣和銷售還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與投資者來到社區,進一步推動社區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三、基于社區營造的贛鄱漆藝傳統工藝活態傳承模式構建
(一)社區資源整合與協同
要實現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活態傳承,需要解決社區內資源整合方面的問題。首先,要充分整合社區資源,形成社區內的有效協同機制,包括建立由多方參與的社區工作組,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并爭取政策與資金的全面支持等。其次,要著力培養傳承人隊伍,通過師徒制培訓、職業教育及激勵機制等方式,確保贛鄱漆藝可以得到純正傳承。再次,可以定期舉辦漆藝文化活動,提高居民對漆藝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同時,可以結合現代技術,為傳統漆藝注入創新活力,如通過數字化保存與展示、互聯網傳播、創新設計與市場拓展等各種現代營銷方式,豐富傳承方式并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最后,要進一步加強社會合作與跨界聯動,嘗試與其他社區、高校、企業等單位建立密切的合作機制,共同推動贛鄱漆藝的傳承與發展,促進社區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為贛鄱漆藝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傳承人培養與梯隊建設
要實現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活態傳承,需要解決人才培養的問題。首先需要重視社區內的傳承梯隊建設工作。具體而言,可以借助社區力量推廣傳統的師徒制培訓模式,由資深漆藝大EqeG1ayN2gZ4xhHoWo8NVg==師帶徒傳授技藝,確保技藝的純正傳承。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傳承人激勵機制,激勵傳承人繼續深耕技藝,并吸引更多人加入傳承行列。再次,社區要不斷創辦豐富多樣的漆藝文化活動,增強社區成員的參與感和認同感,促進贛鄱漆藝傳統工藝在社區內外的廣泛傳播。例如,可以定期舉辦漆藝作品展覽、傳統漆藝技術交流會、社區漆藝節等活動,展示各位手藝人和傳承者的漆藝成果,營造濃厚的社區傳承氛圍。
(三)建立社區漆藝文化傳承基地
首先,要在社區內選擇合適的地點建立社區漆藝文化傳承基地,此地點應具備良好的交通便利性和文化氛圍感,以便吸引更多人前來。其次,要確保基地的基礎設施完善,包括教學設施、展覽空間和漆藝體驗區等,滿足贛鄱漆藝傳統工藝教學工作、作品展示和社區互動等多重基地活動需求。再次,社區需要聘請資深漆藝大師和專業教師進駐基地,可以采用常駐教師和駐點教師結合的模式,既保證基地日常教學工作,又為資深大師提供更為靈活的教學機制。基地需要開設培訓班,定期舉辦工作研討會和技藝講座等,為基地成員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藝傳授,促進漆藝技藝的代際傳承,從而為贛鄱漆藝的活態傳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與持續的動力,進一步推動社區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四)社會合作與跨界聯動
首先,社區營造下的活態傳承,一定需要形成與學界力量的有效互動機制,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活態傳承模式,讓具有研發實力的科研單位帶動社區形成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活躍創新氛圍。其次,社區也可以牽頭與一些特定的企業形成深度的綁定式合作,為社區內的傳承者搭建成果變現渠道。比如,可以由專門做漆藝產品營銷的企業來整體回收社區的漆藝作品,提高變現效率,進而保障傳承者的生活及創作經濟需要,進一步提升贛鄱漆藝傳統工藝活態傳承的內部活性。
四、結語
社區營造對于贛鄱漆藝傳統工藝活態傳承模式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唯有從社區營造與活態傳承的緊密互動出發,才能實現有效的資源共享與協同,解決技藝傳承中的斷層和傳承人激勵不足的問題,提升社區成員對漆藝文化的認同感,最終實現贛鄱漆藝傳統工藝的可持續發展和社區文化的繁榮。
(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基金項目:202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社區營造視域下的贛鄱漆藝傳承發展路徑研究”(YS22218)。
責任編輯 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