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新質生產力?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到一個耳目一新的詞匯——“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
2024年,“發展新質生產力”一詞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高頻詞。那么報業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使傳統媒體報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呢?綜觀報業的發展歷程,由原來的“事業單位”轉向“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再到現階段的完全“企業化管理”,其中釋放了一個巨大的信號,那就是傳統媒體要打破原有生產經營格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順應新時代媒體發展的新要求。下面我以自己采訪的一則新聞為例,談談如何去發展紙媒新質生產力,促進媒體高質量發展。
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它不只是通過報紙、電臺、廣播、電視臺等媒體途徑傳播信息,它傳播的途徑很寬泛,新聞網站、公眾號、頭條號、快手、抖音等都成為新時代傳播消息的重要途徑。例如202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決定表彰一批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其中長治市潞州區人民法院原馬廠法庭庭長韓旭輝同志被追授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一時間,韓旭輝的名字刷爆了長治市法院系統朋友圈。這則新聞受眾群體第一時間是從頭條號、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上看到的。由于新媒體與報紙這種發布時間差,導致報業的受眾群體越來越少,這就要求傳統的媒體人要在做好報紙的前提下,更要發展好新媒體。
報紙的受眾群體越來越少是不是說報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呢?恰恰相反,報業要充分發揮自身獨有的優勢。
其一,報紙具有很好的保存價值,白紙黑字,千年文字會說話,它能很好地記錄或是去佐證一些大事件。比如,網絡會因黑客攻擊等因素造成數據丟失或是發送鏈接打不開,但報紙只要保管好,永遠不會使文件丟失。
其二,接著說上面那則新聞,韓旭輝為什么會被最高院追授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這些很少會在抖音、快手等平臺看到。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充分發揮報紙的傳統優勢和報業人深厚的文字功底,找出新聞背后的故事。緊接著我花大量的時間去采訪了韓旭輝生前的同事、朋友、領導以及他的當事人,去追尋韓旭輝一生的豐功偉績,最后成稿了《“旭輝工作法”為何叫得這么響?》當此稿以原創的第一時間在報紙發表以后,省內各大媒體競相轉發,此時,報業不但實現了報紙本身的最大價值,同時通過各大網絡媒體的高頻次轉發,也提升了報紙自身的知名度,讓新聞受眾群體在媒體多樣化,形式快捷化的時代,發揮傳統媒體中流砥柱的作用讓我們的傳統媒體充分發揮出“新作用”。
何為“新產品”?新產品的特點是創新,關鍵是質優,本質是要代表報業先進的生產力。紙媒的深度報道往往有篇幅長、受眾窄的特點,在如今新聞快餐化的時代背景下,要想獲得更加廣泛的受眾群體,可以考慮將一個傳統的深度報道拆分成多個短視頻依次分發。例如,《“旭輝工作法”為何叫得這么響》這篇通訊可以打造這樣的短視頻矩陣,將韓旭輝的先進事跡和采訪過程分拍成多個短視頻,從生前事跡、因公殉職,到長治市潞州區委、市中院、市委、省高院、省委政法委、中央政法委先后印發學習宣傳韓旭輝同志先進事跡的通知,將傳統的深度報道用短視頻消解和重新詮釋,創新了深度報道模式,顛覆性地突破了深度報道的理念,打造出立體化的傳播效果。
韓旭輝被最高院追授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這則新聞,從一則簡訊,到深度報道、矩陣短視頻的推廣,衍生出需要拍一個專題片更好地去宣傳推廣。那么誰最有機會獲得專題片的拍攝呢?毫無疑問,寫深度報道的人、發布矩陣短視頻的人機會最大。因為他有第一手最原始的資料。這就要求我們報業人要從原來單一的平面媒體延伸到融媒體。“新業務鏈”的產生促使報業人要讓更多的人從各種社交平臺了解傳統媒體。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數字報、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短視頻、直播、快手等平臺推廣有價值的報紙以外的新聞,讓不善于紙質版閱讀習慣的人了解報業,擴大除報紙讀者群以外的客戶群,廣泛延伸“新產業鏈”,從而達到報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實際上,進入融媒體時代,報業這個傳統媒體面臨著一個轉型發展、融合發展的問題。如何運用互聯網、移動端、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開發運用好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新媒體,為傳統媒體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傳統媒體的融媒體再造和高質量發展,成為傳統媒體無法繞開的一道“必答題”。
發展的關鍵是人才。由于報業發展歷史長,原有老員工固有的生產經營模式在短時間內很難去適應融媒體發展的需求。報社要有計劃、按步驟,去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人才。就原有人才進行優化組合,培養學習能力強的學習型人才,使傳統的文字編輯快速成長為一個文字、圖片、視頻編輯的復合型人才。
可是市場瞬息萬變,人才不能等培養。單靠自身人才資源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的,這就要求報業人要帶有前瞻的思維和眼光去思考和找尋適合自身團隊發展的新路徑,應以“多元、共享”的人才策略去分階段實現人才這一強大的動力源,生產出契合時代發展的新產品。韓旭輝被最高院追授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這則新聞,從一則簡訊,到深度報道、矩陣短視頻推廣,再到專題片拍攝就是最好的例證。
報業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客戶群,雖然原有報紙受眾群體對報業新的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僅需要有文字性深度報道,同時也需要用新媒體、短視頻快速化、便捷化地去發布工作動態。這對傳統媒體是一個機會,因為傳統媒體具有優先搶占市場份額和客戶便利條件,只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優勢,加快發展報業新質生產力,做優與報紙相關的多元化產業,拓展與報業接近或是相關的新業務鏈,就能使報業步入高質量發展輕軌道。
(作者單位:山西法治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