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中,蟋蟀紅頭不小心被牛吃進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奇妙的旅行。最近,小草莓也去旅行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都去了哪些地方?
我是一顆又紅又甜的小草莓,小主人的媽媽把我擺在果盤里,大概因為我太可愛了,小主人看到后,就立馬把我送進了他的嘴巴。由此開啟了我的奇妙旅行。
我旅行的第一站是口腔,在這里,我遇到了三位新朋友:牙齒、舌頭和唾液(就是大家說的口水),它們對我進行了一次“大變身”。牙齒把我嚼碎,舌頭負責攪拌,唾液將我分解,在它們的努力下,我變成了很小的顆粒。
我經過一條狹長的“隧道”——食道,到了下一站:胃。胃就像一個口袋,還會不停地轉啊轉,磨啊磨,聽早先到達這里的伙伴們說,這是為了給我們進行“二次變身”。要變身成功,少不了胃分泌出的一種酸酸的液體。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變成了食糜,就是像稀粥一樣的東西。假如你現在見到了我,一定認不出我原來是一顆又紅又甜的小草莓。
變成食糜的我又進入了一條更加狹長的“隧道”,和食道不同的是,這條“隧道”彎彎曲曲,四周還長滿了絨毛。聽說這里叫“小腸”,全長有5~6米呢,是人體消化道最長的地方,上面的絨毛可以吸收食物中的營養。走完這條狹長的“隧道”后,我就和一部分小伙伴“分道揚鑣”了。我們身體中一些有用的營養物質被吸收后,通過血管,由血液傳到全身各處。而未能被吸收的殘渣將進入下一站——大腸。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并且為消化后的食物殘渣提供暫時貯存的場所,還要將食物殘渣轉化為便便。
在大腸里停留大概十個小時后,我們到達了旅行的最后一站——肛門。通過肛門,我們被排出小主人體外,至此,我的旅行正式結束。
這次奇妙的旅行讓我見到了未曾見過的世界,我感覺好開心。雖然此時的我已不再是曾經那顆又紅又甜的小草莓,但如果能幫助小主人長高、長壯,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旅行途中,我還學了一首兒歌,分享給小朋友們:
小小牙齒本領大,飯菜嚼碎全靠它。
食物寶寶出發了,順著食管滑梯下。
嘰里咕嚕進了胃,磨呀磨呀磨碎啦。
小腸吸收了營養,食物殘渣要去哪?
大腸先生了不起,運輸殘渣數第一。
食物旅行真奇妙,保護腸胃要記牢。
細嚼慢咽是妙招,健康快樂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