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維生素概念比較受到關注,板塊也出現了明顯的炒作與回調,維生素價格大漲的導火索是巴斯夫工廠發生爆炸,之所以它受到較多關注,主要還是巴斯夫在維生素領域具有重要話語權,而維生素行業又是一個周期性很強的行業,需求決定著價格基準,供給決定著價格的上限,彈性巨大。
從市場供應來看,在維生素領域,巴斯夫在全球具有重要的話語權。
據悉,在7月29日中午12時左右,巴斯夫路德維希港基地南部的一處裝置,發生有機溶劑泄漏,隨后爆炸起火。巴斯夫是全球重要的VA、VE以及原料檸檬醛生產商。
雖然這個爆炸發生在7月底,但直到8月7日晚間,巴斯夫才明確地發布公告表示:從即日起至另行通知前,部分維生素A、維生素E、類胡蘿卜素產品以及部分香原料產品的供應遭遇不可抗力影響。正式宣布斷供。
涉及的香原料產品包括紫羅蘭酮、吡喃醇、DL-薄荷醇、玫瑰氧化物、乙基芳樟醇、橙花叔醇和異植物醇。該不可抗力聲明立即生效并直至另行通知。
受此消息影響,8月8日A股內許多維生素上市公司大漲,民生健康、爾康制藥20cm漲停,浙江醫藥、廣濟藥業等多股漲停。不過,隨后維生素板塊出現明顯回調,把8日的短期漲幅也基本回吐出去。
維生素是一系列有機化合物的統稱,除大家熟知的維生素C(VC)外,包括VA、VB1、VD3、VE等大部分維生素產品,主要作為飼料添加劑。
我國是全球維生素市場核心產地,2023年維生素產量高達43.4萬噸,占據全球約84.4%的市場份額。
目前,維生素A的全球市場已形成寡頭競爭格局。中國是全球維生素A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國內維生素A主要廠商有新和成、浙江醫藥、安迪蘇以及金達威。

維生素行業屬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業,需求決定著價格基準,供給決定著價格的上限,價格波動巨大。歷史上來看,維生素價格彈性主要來自于供給端,原因在于維生素的需求量不大,在庫存儲備上相對容易,一旦供給端擾動出現,渠道和終端客戶則會開啟快速采購,從而放大短期供需不平衡,促使價格快速上行。
數據顯示,巴斯夫爆炸事故發生后,維生素價格跳漲。根據百川盈孚,截至2024年8月10日,VE成交價已上漲至150元/kg,相比年初上漲163%、月環比上漲81%、相比7月29日95.5元/kg已經上漲57%,正在加速上行;截至8月10日,VA成交價已上漲至230元/kg,相比年初上漲233%、月環比上漲163%、相比7月29日96元/kg已經上漲140%。國盛證券認為,成交價價格加速上行是供需矛盾加重的有力說明。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維生素供應商之一,其德國路德維希港基地擁有維生素A產能1.44萬噸/年(折50萬IU/g),全球占比26.7%,維生素E(油)產能2萬噸/年,全球占比13.8%,由于此次事故導致不可抗力,全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供應將大幅下降。
據業內人士介紹,維生素E的價格自2023年底已開始上漲,至2024年6月下旬加速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低價庫存逐漸消耗殆盡,而巴斯夫的減產和爆炸事故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緊張。
根據華安證券,自年初起海內外主流企業紛紛停產檢修,挺價意愿明顯。據主流廠商發布的檢修計劃,新和成山東VE工廠計劃從七月上旬到九月上旬進行停產檢修,檢修時間預計8-9周;浙江醫藥維生素E生產線計劃七月中旬開始停產檢修,停產檢修期約為2個月;北沙制藥維生素E生產線計劃于八月底開始停產檢修,預計停產檢修持續8-10周,目前均在停產期內,供給仍未恢復。需求端主要為動物飼料,隨著豬周期迎來拐點、豬價回升、單豬毛利增長,生豬養殖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修復、對維生素需求來到旺季。據牧原股份生豬銷售簡報,7月公司商品豬售價18.30元/公斤,環比上升3.21%。而本年3月底巴斯夫已對VA、VE裝置按計劃進行檢修。
華安證券稱,本次事故將導致全球維生素供給發生計劃外縮減,供給不足加劇,疊加市場補庫周期及價格持續增長背景下經銷商的惜售情緒、下游廠商的囤貨意愿,維生素產品價格有望維持上漲趨勢。
華安證券強調,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巴斯夫爆炸事件僅僅是國內維生素上行周期的催化劑,而非反轉因素。長期來看,海外企業的早發優勢隨行業發展轉為高運營成本劣勢、國內企業新增產能將加速對海外的替代,國內維生素景氣有望迎來長期上行。巴斯夫24Q2營養與護理業務銷售額同比下降2.7%,固定成本因裝置檢修上升,路德維希港生產基地自2023年2月持續實施降本計劃、多座工廠關閉。此外,公司Q2在裝置、設備、無形資產方面支出增加2.07億歐元,與中國新一體化基地的投資有關。
根據華安證券的觀點,本次停產雖屬意外,但符合當前海外企業因業績壓力、生產設備老化等問題關停工廠、削減成本、通過與國內企業合作尋求戰略性產能置換的大趨勢。本次事故提前了海外產能的縮減,促使國內企業盡快恢復供給、彌補缺口,實現產能替代、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市場上也出現了投資者觀點的分歧,有人表示看好,有人謹慎。
看好的投資者表示,因為國際需求在增加、國內需求低迷導致“供給側出清”、另一巨頭帝斯曼準備退出全球的維生素市場等因素疊加,維生素板塊實質上已經開始凸顯出他的價值預期。
謹慎的投資者表示,也可能是曇花一現的短期幸運兒,不能期望過高,因為維生素行業雖然本身是基本面反轉的,但是短期有一部分資金是借著事件驅動來套利的,畢竟巴斯夫工廠事故不久前就博弈過一次,后面這部分資金回流其他熱門板塊。
上述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背后實際上是對應著不同期限的邏輯,經過一番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本輪維生素行業是中長期因素疊加短期突發事件而備受關注,顯然,短期需要繼續關注巴斯夫工廠的恢復情況,而中長期則是繼續關注行業國產替代和份額的提升、行業供需情況、國內企業定價權等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