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維生素D,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對于鈣吸收和骨營養的重要性,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維生素D還有許多作用,如免疫調節、抗感染、抗癌、保護心腦血管、改善情緒、防治肌少癥、改善糖代謝等,尤其是維生素D缺乏與糖尿病的關系一直是近年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諸多研究證實,維生素D是一種維持正常胰島素分泌及糖耐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維生素D缺乏與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心腦血管疾病等)的發生與發展密切相關。接下來,我們就重點談談維生素D與糖尿病的那些事。
維生素D在糖尿病中有何作用?
維生素D受體遍布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因而作用非常廣泛,可以從多個方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1.改善胰島分泌功能
胰島功能減退是糖尿病發生的病理機制之一。有研究證實,維生素D可以促進胰島β細胞的生長與分化,可以與胰島β細胞上的維生素D受體結合,調節胰島素分泌,發揮降糖作用。
2.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胰島素敏感性是指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胰島素敏感性越高則降糖效果越好。有研究表明,維生素D可以增加肌肉和脂肪細胞表面胰島素受體的表達,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3.預防糖尿病
維生素D的水平與糖尿病的發病率呈負相關。補充維生素D可改善葡萄糖代謝及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轉化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
4.防治糖尿病并發癥
研究證實:慢性炎癥和氧化應激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維生素D具有抗感染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減輕氧化應激及自身免疫對胰島β細胞及全身各器官造成的損傷。
(1)保護心腦血管。心腦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大血管并發癥,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維生素D可通過減少氧化應激、抑制炎癥反應、減少血管內皮細胞凋亡、調節血壓等多種途徑,發揮其心腦血管保護作用。補充維生素D可降低嚴重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狀動脈血運重建。
(2)減少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維生素D水平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呈顯著的負相關。維生素D通過抗氧化、抗感染、抗血管生成、保護血管內皮等作用機制,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風險。
(3)保護腎臟。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近年來有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可能與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密切相關。維生素D通過抑制炎癥反應、調節免疫功能、促進腎小管細胞的再生和調節腎小球濾過率等多種途徑,發揮腎臟保護作用。補充活性維生素D有助于減少蛋白尿,改善腎功能。
(4)改善神經病變。有研究顯示,維生素D水平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維生素D缺乏可能是導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補充維生素D,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周圍神經病變的癥狀和體征。
(5)改善認知功能。有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糾正維生素D缺乏有助于維持認知水平和大腦健康。
(6)改善情緒及睡眠。與普通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的發病率明顯增加。有研究發現,情緒低落、抑郁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補充維生素D能夠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
(7)增強機體抵抗力。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及正常人,容易患各種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維生素D是體內重要的免疫調節因子,可以調節和激活多種免疫細胞的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機體對細菌、病毒等感染的抵抗力。
(8)防治肌少癥。肌少癥是老年人常見病。糖尿病患者由于飲食控制不當,致蛋白質攝入不足,更容易發生肌少癥。維生素D對保持肌肉功能十分重要,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使肌肉失去力量,容易出現肌肉疼痛、疲勞等,因此,肌少癥患者除要增加運動及蛋白質攝入外,還要適當補充維生素D。
如何補充維生素D?
補充維生素D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
◎膳食補充 維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魚(如三文魚、沙丁魚、金槍魚等)、動物肝臟(如雞肝、鴨肝、羊肝、牛肝等)、蛋黃、脫脂牛奶、魚肝油、奶酪及維生素D強化食品(如維生素D強化牛奶)中。由于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的含量很少,因此,僅靠食物很難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
◎多曬太陽 人體內維生素D少量(約占10%)來源于食物的腸道吸收,絕大部分(約占90%)是由皮膚經過陽光照射生成,因此,維生素D又被稱為“陽光維生素”。曬太陽是人體獲得維生素D的最好來源。
◎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單純為了預防維生素D缺乏,每天可補充600~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如果您已經存在維生素D不足,為了糾正體內維生素D缺乏,每天可以補充2000國際單位,最多可補充1萬國際單位。
注意:維生素D有普通維生素D和活性維生素D(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之分,預防或糾正維生素D缺乏,應當選擇普通維生素D,而不是活性維生素D,后者主要用于骨質疏松癥、骨軟化癥及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