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風連著黨風、政風,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在目標、主體、效能層面具有一致性。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到“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充分表明我們黨對家風問題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就領導干部家風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豐富了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時代內涵。
領導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關鍵少數”,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做家風建設的帶頭人。家風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風向標”。黨風廉政建設是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的必然要求,是新征程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現實問題。以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賦能黨風廉政建設,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著力點。新時代新征程,以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賦能黨風廉政建設,要從傳承優秀家風文化、運用黨內法治思維、補齊領導干部家風制度短板、遵循嚴格的治家之道四個方面探索實踐路徑。
傳承優秀家風文化
激活黨風廉政建設的文化因子
以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賦能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傳承優良家風,激活黨風廉政建設的文化因子,以文化自信增強政治定力。一方面,領導干部要善于從古圣先賢的家書中汲取廉潔因子。古圣先賢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立足家庭倫理,而家書是家庭倫理的重要載體。為人之要、為官之要是古圣先賢家書家訓中的常見語言,目的是告誡后人如何修身正己、傳承家風。從三國時期諸葛亮提到的“儉以養德”,到明代周怡提到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再到清代丁寶楨提到的“持心須公正,操守須廉潔”等,均從修身正己的角度勸誡后人。這些家書中蘊含的廉潔因子對領導干部廉潔治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善于傳承紅色家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嚴格遵守黨內紀律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培育健康的家庭關系,其家規之嚴、家風之正均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是中國共產黨人價值理念在家庭層面的外在表現。紅色家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信仰,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因此,領導干部要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我們黨獨特的紅色家風中汲取力量,立足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需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家風文化,不斷激活黨風廉政建設的文化因子。
運用黨內法治思維
增強黨風廉政剛性約束
中國共產黨不僅要捍衛國家的法律尊嚴,而且要以更高標準的黨內法規管黨治黨。例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對我們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國理政具有里程碑意義;2016年,中共中央出臺的《關于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意見》,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專門部署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中央文件;等等。以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賦能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從黨內法規著手,立法規、講法規,使黨內法規真正成為領導干部“帶電的高壓線”。首先,要持續完善黨內法規中關于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條款。《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均對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問題作出規定。可以說,現行黨內法規中關于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要求相對豐富,但從完善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法規體系角度來說,黨內法規中關于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條款尚未完全具體化、系統化。其次,執行是關鍵。如上所述,黨內法規中關于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條款已有提及,但個別領導干部執行法規法紀先緊后松、外緊內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嚴重損害了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領導干部只有確保相關條款執行到位,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再次,要注重人才培養。運用黨內法治思維,增強黨風廉政剛性約束,需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從政策、資金、平臺等方面給予人才精準支持,為以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賦能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補齊領導干部家風制度短板
健全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b3d9b88c88645949776de2444da5704d8cb351fc6aa7c3828f328cc44c396e4f,黨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抓黨風、抓政風,不斷健全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體系,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制度帶有全局性、穩定性,管根本、管長遠,對家風建設來說也是如此。從長遠來看,以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賦能黨風廉政建設,必須緊緊依靠科學有效的制度。一是要完善領導干部家風失范問責制度。要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及其家屬在內的家庭檔案,區分黨紀責任、家庭責任、道德責任,細化領導干部家風內容,對家風優良的領導干部予以鼓勵。二是要完善選拔任用制度。要將家風情況列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考核條件,將廉潔齊家、遵紀守法等內容納入領導干部家風考核評價體系。三是要強化日常監督。公開是監督的前提,公開本身就意味著監督。要積極了解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的從業信息、社會兼職等基本情況,積極完善家庭廉政承諾制度,不斷強化對個人有關事項的抽查核實力度。要充分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科技手段,健全社會監督體系,凝聚社會監督合力。
遵循嚴格的治家之道
規范黨內政治生活
以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賦能黨風廉政建設,不僅要筑牢“外部城墻”,而且要求領導干部遵循嚴格的治家之道,正確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其一,領導干部應以身作則。要在小事小節中講政治、講形象、講方向、講人格,始終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家人樹立榜樣,避免“身邊人”打著“領導旗號”謀私。其二,領導干部應開展家風自查。當領導干部的家人出現“非分之想”時,領導干部要明確家庭成員的責任與義務,教育引導家人時刻廉潔自律。其三,領導干部應和家人共同制定家規家訓。好家規、好家訓是營造良好家風的重要保障,領導干部遵循嚴格的治家之道,需要落實到具體的家規家訓層面。領導干部要與家庭成員共同汲取優良傳統家風的養分,注重家規家訓的時代化,將傳統治家文化中蘊含的優秀價值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續營造廉潔的家風環境。
(摘編自《領導科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