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災是社會治安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社會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鑒于基層消防安全工作一直是消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結合保山市隆陽區消防救援大隊轄區內鄉鎮基層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的實際情況,對加強消防安全基層工作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評價,將消防安全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作為完善消防治理體系、彌補火災防控不足的有效措施,并以此為基礎,對基層消防安全綜合治理體系的構建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基層消防;綜合治理;火災防控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6-0141-04
隨著鄉鎮基層防火監督范圍的增大,局部火情的復雜性與防范難度與日俱增,“小火亡人”事件時有發生,對鄉鎮基層組織的防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當前消防工作中末端防控力量相對薄弱以及服務覆蓋范圍不均衡等挑戰,加快構建和完善基層消防安全綜合治理體系,是新時期消防工作新要求,也是進一步強化消防基層保障制度的關鍵舉措。
1 隆陽區火災基本形勢
1.1 隆陽區基本概況
隆陽區為保山市政府所在地,屬于云南歷史上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全區地跨東經98°43'~99°26',北緯24°46'~25°38';全境東西寬78km,南北長96km。境內山脈起伏盤錯,最高海拔3655.9m,最低海拔648m,全區面積4849.65km2,設有21個鄉鎮(街道),352個村(社區),戶籍人口94.55萬人,其中鄉村人口51.35萬人。
1.2 隆陽區近年來火災基本概況
2021年,全區共發生火災146起,死亡2人,受傷7人,直接財產損失168.83萬元,過火面積3480.8m2,受災152戶。其中鄉鎮火災99起,占火災比例65.13%,死亡1人,受傷7人,直接財產損失93.75萬元,過火面積2584.7m2,受災92戶。。
2022年,全區共發生火災208起,死亡8人,受傷2人,直接財產損失374.76萬元,過火面積4033.4m2,受災210戶。其中鄉鎮火災112起,占火災比例53.84%,死亡4人,受傷2人,直接財產損失271.24萬元,過火面積3000.4m2,受災127戶。
2023年,截至7月份全區共發生火災215起,死亡3人,受傷2人,直接財產損失238.84萬元,過火面積5135.3m2,受災168戶。其中鄉鎮火災129起,占火災比例60.37%,死亡2人,受傷2人,直接財產損失100.82萬元,過火面積3421.5m2,受災105戶。
就火災發生情況而言,火災發生在農村的比例高于城市火災;鄉鎮老舊土木結構、磚木結構、廂房、牲畜養殖場所往往是發生火災的主要場所;從火災數量來看,火災形勢不容樂觀,這與人們日常生產生活規律,區情、民情有著密切聯系。
2 隆陽區基層消防安全工作現狀
2.1 組織管理層面
2.1.1 鄉鎮(街道)基層消防力量及管理值守體制仍
需進一步完善
鄉鎮專職消防隊伍作為基層消防安全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雖在各鄉鎮持續運行,但隨著社會對基層消防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現有的基層消防力量建設顯得相對滯后。當前,對基層消防建設經費投入、機構設置、規章制度等方面的關注與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對基層單位的防火工作來說,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明確規定了鄉鎮政府及街道辦等基層機構在企事業消防安全檢查工作、消防相關執法監督工作、群眾及社區防滅火等工作中的職責,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員身兼多職,且其他職務工作量巨大,導致他們在防火工作的投入和專注度受到一定影響,難以滿足基層消防安全需要[1]。此外,即便是與轄區內相關單位機構簽訂了消防安全責任書,但是鄉鎮(街道)人員因工作量較大且復雜,很難將消防工作納入考評體系中的重點工作,導致基層消防工作未能得到更深入、更系統地推進。
2.1.2 基層消防工作制度需要進一步優化
目前,鄉鎮(街道)在消防安全宣傳、消防監督檢查等制度方面存在缺失。雖在2023年大力推進“LR1RJUZnv7z1ObVFrYBHWQ==一隊一站”工作落實,但是由于鄉鎮財政、編制等因素的制約,基層消防安全工作的實施仍面臨挑戰[2]。目前,隆陽區鄉鎮社區的防火工作中,村委會、鄉級政府的職能還不夠突出。隆陽區各個鄉鎮(街道)消防監督執法隊伍的組織機構也尚未健全。在隆陽區消防救援大隊中,四名執法監督干部主要負責企事業消防安全檢查工作、消防相關執法監督工作、防滅火宣傳教育、火災事故調查等。但是,在隆陽區域內,最遠的鄉鎮距離隆陽區主城區46.7km,距離遠且鄉鎮以下各個村落較為分散,消防執法監督干部難以做到完全覆蓋[3]。正常情況下,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很難進入各鄉鎮及鄉鎮以下村組進行消防安全的監督檢查,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鄉鎮的消防工作存在一些漏洞。
2.2 執行落實層面
鄉鎮防火工作的完善仍需加強,特別是在消防用水設施方面。目前,隆陽區各鄉鎮的消防管網及消防水源尚不能完全滿足當前的防火需求,在實際滅火救援戰斗中,極有可能面臨消防水源供應不足的挑戰。部分原有的消防基礎設施已經老化或破損,特別是在非核心區域,市政消火栓的設置較為缺乏。一旦發生火災,確保穩定且充足的供水將是一大挑戰。
全市大部分鄉鎮的防火工作都是依靠派出所組建的專職消防隊,有些隊員還兼任輔警等其他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訓練時間與對滅火救援專業理論學習的投入,導致專職消防隊伍的實戰能力存在一定不足[4]。
2.3 基層防火工作的財政保證
由于市政經濟狀況的變化,各鄉政府逐漸將財政預算中的鄉鎮消防工作資金進行了削減或取消,加之原本基礎較為薄弱,鄉村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部分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村(社區)微型消防站由于缺乏資金保障和長效管理機制,逐漸成為無人員、無裝備的空轉力量,一旦發生火災,無法有效實施初期火災撲救,極易導致小火釀成大災。而在財政資金的分配上,區、鄉財政資金的支出偏少,比重難以向基層消防安全傾斜。
2.4 本質上的問題
2.4.1 群眾防火安全意識相對較為薄弱
鄉鎮居民的防火教育普及程度尚需提高,當前大部分居民的防火意識相對較為薄弱。一些村民對用電、用火安全缺乏認識,對爐灶、木柴堆等物品的擺放較為隨意,灶間常存在大量柴草等易燃物。目前,大部分家庭開始使用液化灶,但是部分家庭對于液化灶相關的防火安全知識了解甚少。一些家庭仍然沿用柴房毗鄰廚房的傳統農村設計,由于液化氣罐與柴火之間沒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增加了因熱輻射導致液化氣罐爆炸的風險。近年來,鄉鎮電氣火災時有發生,其根源在于鄉村地區亂接電線、使用劣質電線、電器老化、超負荷運行等問題。
2.4.2 鄉村房屋的空間分布不均衡,防火性能較差
在各鄉鎮,大部分老式住宅都是以土木和磚木結構為主,并且是連片式的房子緊密分布,彼此之間沒有充足的消防間隔。加之,村民房前屋后都放有柴堆、草堆、糞堆等露天堆垛,這些堆垛堆放雜亂無章且與民房沒有安全的防火距離,極易引發火災并造成傷亡。加之近幾年旅游民宿、特色小鎮等鄉鎮新興產業興起,防火工作面臨的新問題日益突出。此外,部分自建房,尤其是那些用于商業用途、生產制造或建造后轉租他人的房屋,存在私拉亂接電線的現象,并且房屋的防火安全性能較差。
2.4.3 防火基礎條件較為薄弱
目前已建成的消防水池大多與生活用水共用,部分因條件限制而不具備理想的取水和用水條件。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村民普遍用上了自來水,而水井、水塘和水溝等由于年久失修,蓄水量日益減少,有的甚至被填平為農田。部分鄉鎮市政消火栓建設存在欠賬,現有消火栓可能存在管徑小、壓力不足、分布不均衡等問題,難以滿足消防用水要求。此外,鄉村公路雖然為村民提供了便利,但是部分公路較窄,難以滿足消防車通行需求,導致消防車難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從而影響了救援效率。同時,鄉鎮地區小作坊、小廠房越來越多,“三合一”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從建成到投產,大量易燃物使用堆積,導致消防設施的建設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從而產生很多潛在的火災風險。
3 建立健全基層消防安全綜合治理體系的要點
3.1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以各鄉鎮(街道)為基礎,調整現有人員分工,改變以往派出所民警、網格員等兼職或者掛職的情況,推動相關負責人從掛職及兼職向專職改變,改變成員架構。以消防安全委員會為基礎,建立基層鄉鎮(街道)消防工作站,并經常性開展消防安全工作每周例會,增強基層消防安全力量、減少各類推諉扯皮的問題。
3.2 提升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
各鄉鎮(街道)以“一隊一站”建設為基礎,將各鄉鎮消防力量整合到消防工作站與鄉鎮專職消防隊,以管理規定強化人員編配與裝備配置、執勤戰備與規范化建設,并納入消防救援隊伍接處警調度中,這樣可以更快地處理火災事故,迅速撲滅初起火災,阻止火勢蔓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5-6]。
3.3 加強基層安全隱患排查
工作中,各鄉鎮(街道)依托保山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辦理系統,聚焦民生訴求、基層亂點、隱患頑疾,明確工作重心及目標,在系統內輸入巡查資料,加強對轄區內防火隱患的全面排查和清理,更好地解決轄區內突出的消防安全問題。
3.4 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
各鄉鎮(街道)通過常態化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普及,在年節及關鍵時間通過LED投屏、室內外宣傳展板、樓道及電梯內電視進行定時定點宣傳,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火災應急自救的處置能力,爭取在火災初起階段控制火勢,打早打小,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 建立健全基層消防安全綜合治理體系的措施與建議
4.1 構建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機制
基層消防力量是防火工作的重要環節,扮演著信息傳遞、安全檢查和防火宣傳的關鍵角色。因此,應遵循政府牽頭、專職為主、兼職為輔、經費保障、定期指導的建設方向,積極建立鄉鎮(街道)消防工作站,強調基層消防工作站在滅火救援、消防監督執法、安全宣傳方面的主體責任[7]。制定“聯防聯控”“六聯”工作方案,強調聯合防控、聯合消防隱患排查、聯合防范。通過全面建成和實際運作鄉鎮專職消防隊、鄉鎮消防工作站,強化其監督作用,建立政府、消防、基層之間的穩定合作機制,實現各部門協同合作、共同管理、共擔責任,從而構建“群防群治”的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機制,形成堅固的“防火墻”[8]。
4.2 加強鄉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
鑒于基層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要把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與國家經濟發展相結合,把鄉鎮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列入鄉鎮的居住環境規劃與管理之中,把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及消防供水保障列為重要項目,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找到切入點。做好鄉村消防安全布局,包括合理設置居民住宅的消防安全距離、確保消防水源充足便捷等。根據《農村防火規范》,有系統地改造老舊小區和危房;科學管理鄉鎮生產生活用火,在電網改造計劃中徹底清查改建存在的安全隱患,嚴懲私拉亂接電線等違規行為。加大對鄉村的支持力度,確保施工項目通道寬度不低于4m,修建消防供水系統及滅火系統,保障鄉鎮(街道)滅火救援物資充足。
4.3 提升鄉鎮消防隊伍的建設水平與穩定性
以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和維護穩定等工作為突破口,幫助各鄉鎮加強專業消防隊伍的建設。以各級消防站為基礎,建立鄉鎮(街道)政府專職隊(志愿消防隊),并按照 《鄉鎮消防隊》有關規定進行全面推動和規范化,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將在滅火救援、日常巡邏、安全宣傳、監督檢查等領域發揮作用,改善周邊村莊的消防環境[9-10]。同時,鄉鎮(街道)政府專職消防隊將成為滅火救援的主力,快速響應災害情況,有效應對事故,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鄉鎮消防工作的基礎。此外,街道社區應加強微型消防站的建設,確保社區全方位覆蓋,定期聯合消防開展滅火救援業務技能培訓,熟悉災害處置流程,提升處置能力。
4.4 加大“網格化”管理力度
通過建立防火聯防聯控督導隊伍,采取分區、系統化的排查方式,不定時督促各鎮深化聯防聯控工作,推動“網格化”管理。以“防火格網”為基礎,明確整治重點和工作目標,重點關注高危區域,加強鄉鎮、個體工商戶和“九小場所”等的防火工作。培訓指導網格員開展監督檢查等工作,實現對各村的全面管控。持續跟蹤隱患處置過程,構建“一網統籌、一網通辦”的新格局,明確網格員監督責任,深化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完善消防基礎信息記錄,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工作例會,規范整理消防監督檢查檔案,提升鄉鎮消防安全工作規范化水平。
4.5 加強社區消防宣傳教育
將防火工作融入消防工作站的綜合工作,結合典型消防事故案例進行總結教育,定期對隱患場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利用新媒體和樓宇設施開展定時宣傳及案例復盤,加強社區居民防火知識宣傳。定期舉辦消防安全進社區活動,開展宣講、體驗和培訓,引導全民關注消防學習平臺,提升災害應變能力。設立消防宣傳服務室,組織演習并設置防火宣傳牌,通過大喇叭傳播防火信息,增強群眾的防火意識[11]。
5 結束語
近年來,隆陽區各鄉鎮發展迅速,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新時代下日益凸顯的火災安全隱患。鑒于當前隆陽區消防救援隊伍人力有限,且面對的地域廣闊、任務繁重,形勢顯得尤為嚴峻。因此,加快鄉鎮基層消防安全綜合治理體系建設至關重要,必須強化自檢自查,預防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偉波,周權.關于基層消防隊伍滅火救援實戰化建設的思考[J].今日消防,2023,8(5):130-132.
[2]丁火明.提升基層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實效性的途徑思考[J].今日消防,2023,8(3):85-87.
[3]劉勇剛,喻玉.碧江消防建立消防監管新機制破解基層治理難題[N].法制生活報,2022-12-01(3).
[4]徐四偉.全力加強基層消防力量建設[N].海東日報,2023-02-16(8).
[5]宋國晨.全面提升基層消防救援人員搶險救援能力的措施[J].今日消防,2023,8(2):130-132.
[6]喬偉棟.基層消防員日常工作過程中的思想動態研究[J].今日消防,2023,8(2):136-138.
[7]楊舜,馮凱.基層鎮街消防工作的困境和出路[C]//中國消防協會.2022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2022:354-357.
[8]汪凡,王飛,王淑嫻.“楓橋經驗”對創新消防隊伍基層管理的啟示[C]//2022年度滅火與應急救援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2:256-259.
[9]蔣予昕,韋功兵,曾陽.“一隊一站”筑牢平安防護墻[N].廣西日報,2023-02-08(8).
[10]朱林.基層消防站“最小作戰單元”建設在隊伍管理和滅火救援中的應用[J].中國消防,2022(S1):79-81.
[11]張國強.基層消防救援站加強作戰訓練安全的思考[C]//2022年度滅火與應急救援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2:32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