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在《決定》中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作為“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章節的一個部分,從健全預算制度、健全稅收制度和完善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三大方面,部署了未來五年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和方向。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是緩解當前財政收支矛盾,減輕地方財政運行壓力的重要舉措。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對于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意義重大。
在健全預算制度方面,《決定》指出,“把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
粵開證券認為,過去由于預算制度的不完善,還有部分公共資源如國有獨資企業、 部分事業單位憑借行政權力或國有資產取得的收入沒有納入預算管理。政府所有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既規范了預算管理,又有利于強化財政資源的統籌能力,還有利于促進全民所有的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更加公平的共享。
《決定》還提出,“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績效評價制度,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中國銀河證券認為,這意味著伴隨廣義國有企業全面納入預算管理,未來“三本賬”收入和支出規模將有望大幅提升,有效補充財政收入,從收入增長和結構調整兩方面強化財政宏觀調控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
《決定》指出,“健全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尤其強調,“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制度”。
當前的經濟統計制度和財稅制度更多是基于工業經濟時代, 目前服務業經濟占比已超 50%,同時數字經濟占比逐步提高。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極大改變了傳統經濟形態,生產經營模式、財富創造和利益分配方式等發生巨大變化,對財稅體制提出了諸多全新挑戰。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經營范圍跨越了地理和物理因素的限制,可以在全國范圍內甚至是全世界范圍內產生收益,而其價值創造建立在大量源自于居民、企業、政府端的數據資產之上。當居民、企業數據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生產要素,如何對要素進行確權和征稅便是未來長期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從國際經驗來看,伴隨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歐盟、英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或地區已經逐步將數字服務稅納入了實踐范疇,并制定了相應的稅收制度和法案。
《決定》還指出,“健全直接稅體系,完善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范經營所得、資本所得、財產所得稅收政策,實行勞動性所得統一征稅。”
此前,個人所得稅改革已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納入綜合所得,稅率上限可達45%,相較經營所得的上限35%、利息股息紅利、財產租賃、財產轉讓的20%較高。廣發證券認為,《決定》提出的改革方向,有望改變此前個人所得稅“重勞動、輕資本”的格局。
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中,《決定》談及最多的就是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決定》指出,要“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從收入而言,其重點是“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適當擴大地方稅收管理權限。”從支出而言,則“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也就是說,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改革的方向是,降低地方財政負擔,增加地方財力,適當增加中央財政支出比例。
關于補充地方財力的方式,《決定》中主要論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穩步下劃地方。”目前國內消費稅為第三大稅種,2023年國內消費稅收入1.6萬億元,占全國稅收收入的8.9%,占中央稅收收入的16.8%。現行的消費稅是在生產環節征稅,征收環節后移的含義是將消費稅征收后移至批發零售環節。
目前中國消費稅主要來自于煙草、石油燃料、汽車和酒。根據中國銀河證券測算,假設消費稅改革中全部稅種征收環節后移,并按50%比例下劃地方,將分別增加東、中、西、東北地區省份稅收收入3308億元、1560億元、1593億元、500億元。東部地區獲得稅收轉移絕對值較大主要是其消費量占比較大。而從財政收入邊際增速的角度(增量消費稅/地方財政收入),消費稅實行“后移”和“下劃”改革后,對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財力改善幅度更大,因為東北及中西部地區財政收入基數較低。
其二,“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和抵扣鏈條,優化共享稅分享比例。”粵開證券認為,從增加地方自主財力的角度出發,中央很可能根據稅收制度調整、事權和支出責任調整后的地方收支矛盾緩解情況,動態調整共享稅分享比例。高質量發展階段,優化共享稅比例在兼顧財力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同時,要更多地從調動地方積極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等角度出發,尋找多重目標下的合理平衡。
其三,“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為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 目前中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稅基是以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稅額確定的,稅率自1%-7%水平不等。這三項稅費主要為地方稅收,進行合并管理有利于提高征稅效率。與此同時,授權地方在幅度內確定具體稅率,有助于各地根據經濟和企業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差異化政策。
其四,“規范非稅收入管理,適當下沉部分非稅收入管理權限,由地方結合實際差別化管理。” 這有利于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自主性,調動地方組織財政收入的積極性。近年來,地方非稅收入規模持續增加,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2023 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27.2%的收入來自非稅收入。
在支出方面,《決定》指出,“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中央財政事權原則上通過中央本級安排支出,減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財政事權。不得違規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資金,確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權的,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安排資金。” 這有利于加強中央支出責任,切實減輕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從根源上緩解當前地方財政收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