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中“激發改善型消費活力”中提到教育和培訓消費,要推動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開放優質教育資源,滿足社會大眾多元化、個性化學習需求。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增效,建設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
職業教育作為政策鼓勵方向,教培企業此前已開始積極針對該領域進行布局。2023年內,多家教培龍頭業績已出現一定幅度回升,2024年上半年該趨勢延續,一方面“雙減”之后市場出清,另一方面,教培企業積極轉型非學科教培、高考復讀、職業教育等領域,已有一定成效。此外,招錄考試龍頭在優化線下業務后,業績已經得到修復。
近日,多家教育板塊上市公司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告,2024年上半年,學大教育預計實現凈利潤1.3億-1.85億元,同比增長46.32%-108.23%,實現扣非凈利潤1.18億-1.73億元,同比增長20.55%-76.74%;港股粉筆預計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實現收入不少于16.10億元,實現凈利潤不少于2.55億元,同比增長不少于212.9%,實現經調整凈利潤將不少于3.27億元,同比增長不少于13.5%;截至2024年5月31日,美股的好未來第一季度營收實現4.14億美元,同比增長50.4%。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新東方2024財年全年實現凈營收43.14億美元,同比增長43.9%,實現股東應占凈利潤3.1億美元,同比增長74.6%。
實際上,2023年教育板塊公司業績已經得到修復,例如,學大教育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2.13億元,同比增長23.09%,實現凈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1035.24%,教育培訓服務行業毛利率達到36.36%,較平均值增加9.51個百分點,這是因為其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受益于行業需求韌性及供給出清,以及公司經營方面的優化。
“雙減”之后,教培行業不合規企業基本出清,數據顯示,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從12.4萬家下降至4932家,壓減率96%,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從263家下降至34家,壓減率87%。隨著教培企業陸續結束K9學科培訓,不利影響減弱,業績止跌回穩,教培企業同時向非學科教育、職業教育、高考復讀、直播電商等領域轉型,相關公司業績在新業務拉動下業績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從收入來看,以科德教育為例,職業教育收入保持較好增長。2022-2023年,科德教育職校和復讀產品實現收入分別為2.85億元、3.53億元,同比增長23.74%、45.8%。
學大教育的職業教育業務板塊以中職為主,公司自推動業務轉型以來,已完成對近10所中等職業學校的收購與托管,并聚焦“專精特新”和“緊缺人才”兩大方向,與全國范圍內多所高等職業院校、行業企業達成合作。雖然目前預計營收體量仍較小,但未來有望依托公司運營提效提質實現快速擴張,有望成為收入與利潤增量又一增長點。
自2019年以來,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政策不斷出臺,持續保持對職業教育鼓勵和扶持的態度。2023年7月,教育部明確了職業教育中期發展重點任務,提出“到2025年,分三批支持300所左右的中國特色、具有較高國際化水平的職業學校;300個左右全國性實踐中心;300所左右全國性信息化標桿學校”,還要求以大數據、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賦能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增長空間廣闊。據信達證券,中國的職業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5167億元增至2021年的7811億元,年增速達8.6%,預期2026年將會達到1萬億元。
2021年,中國技能人才大約有2億人,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26%,其中高技能人才大約6000萬人,僅占技能人才近30%,中國技能人才占比,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中國人社部印發的《“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技能人才要實現新增4000萬人以上的目標,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比例達到30%,東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達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在現有基礎上提高2-3個百分點。
中國在義務教育后實行“普職分流”,即部分初中畢業生進入普通高中,另外一部分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2023年4月27日,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允許各地普職比例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差異,各地可以根據區域社會發展的程度、本地產業發展的需要和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情況合理規劃職業學校和普通學校的招生規模。而2021年和2022年的數據顯示,普高和中職的招生人數在初中畢業生數中的比例都保持著較為穩定的比例,整體在6:3左右。華泰證券指出,無論是普高還是中職的在校人數都在穩步上升,截至2022年,普高在校人數已經達到了2713萬人,中職的在校人數達到了1339萬人。信達證券認為,中職招生人數占比有望持續提升。
職業教育分為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學歷職業教育包括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本科院校),非學歷職業教育包括高等職業培訓(考研、大學英語考試)、職業考試培訓(招錄類考試、資格考試)以及職業技術培訓。其中,除中等職業教育外,招錄類考試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以收入計,從2016年的120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215億元,年均增速12.9%;非學歷職教參培人數由2016年的2540萬名增長是2021年的3680萬名,復合年均增長率為7.7%。其中,職業考試培訓市場規模2016-2021年年均增速為16.3%,參培人數年均增速為12.2%,均高于職業技術培訓。
中長期看,國內事業單位、教師資格考試等相關下沉長尾招錄考試參培率仍有較大滲透空間,長期看成長空間清晰。
招錄考試龍頭業績已經得到修復。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和2023年,粉筆實現收入分別為28.1億元和30.21億元,同比增長-18.03%和7.5%,股東應占利潤分別為-20.87億元和1.89億元。
2023年粉筆已經由虧轉盈。2019-2021年,粉筆線下培訓迅速擴張,2021年線下培訓收入為16.17億元,同比增長82.44%,首次超過在線培訓收入。但2021年后線下培訓受疫情影響,由于公司的雇員福利開支是主要成本,隨著公司線下業務的開拓,2021年雇員福利開支絕對額從2019年的3.38億元增長到27.19億元,龐大的開支下,粉筆2021年和2022年股東應占利潤為-20.46億元和-20.87億元。
隨著粉筆戰略調整收縮線下、改善產品結構,整體盈利能力開始有所改善。根據民生證券,粉筆通過優化雇員結構、調整線下網點覆蓋規模以及減少提供因未通過而需全額退款的筆試協議班比重等措施,成本逐步下行,帶動整體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在線、線下培訓服務的毛利率分別同比爬升9.90個、37.20個百分點至61.20%、36.90%;2023年培訓服務毛利率55.4%,同比增加3.9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粉筆毛利率由2021年的24.53%提升近一倍至2022年的48.59%,回歸至疫情前水平,2023年公司整體毛利進一步提升至51.96%,凈利潤于2023年實現2019年以來的首次由負轉正。
民生證券表示,招錄類培訓賽道具備逆周期屬性,在當前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的背景下,疊加近年來公職崗位招錄人數提升,相關考試報名人數持續高增,驅動招錄培訓景氣度走高。中長期看,國內事業單位、教師資格考試等相關下沉長尾招錄考試參培率仍有較大滲透空間,長期看成長空間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