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國內麥芽酚產品迎來年內第三輪漲價。其中,乙基麥芽酚漲至8萬元/噸,甲基麥芽酚漲至10萬元/噸,分別較前一交易日提價3.9%和3.09%。
統計顯示,2024年初以來,維生素、麥芽酚等多種化工產品紛紛迎來價格上漲,既傳遞出行業回升向好的信號,也反映出行業從激烈的價格競爭逐漸轉向協同有序發展的共同愿望。
多家券商分析指出,2023年下半年以來,以三氯蔗糖為代表的甜味劑產品價格持續走低,行業陷入虧損局面。伴隨供給端產能投放結束以及海外需求的逐步復蘇,三氯蔗糖等甜味劑產品有望“復刻”麥芽酚行業的格局轉變,迎來底部反轉。
甲基麥芽酚和乙基麥芽酚均為增香劑。其中,甲基麥芽酚70%應用于烘焙產品,30%用于醫藥行業。乙基麥芽酚40%用于飲料果汁行業,25%用于火腿肉腸和化妝品行業。
2022年以來,在供給增加和需求減弱的共同影響下,國內麥芽酚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其中,乙基麥芽酚價格由2022年5月的9.5萬元/噸持續下跌至2023年5月的5.8萬元/噸低位。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一季度末,國內麥芽酚繼續維持在6萬元低位盤整,部分廠家因此進入被動虧損生產狀態。
4月10日,安徽、寧夏兩地麥芽酚廠家率先發布調價函,對麥芽酚價格進行調整。其中,對甲基麥芽酚價格由6萬元/噸提升至9.5萬元/噸;乙基麥芽酚價格由5.7萬元/噸,提升至7.5萬元/噸。
調價函顯示,由于甲、乙基麥芽酚近兩年價格處于底部,疊加近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主流企業選擇大幅上調出廠價格,麥芽粉價格開始進入上行區間。
7月30日,甲乙基麥芽酚主流企業集體發布第二輪漲價函,分別上調甲乙基麥芽酚價格2000元/噸。調整后,乙基麥芽酚由7.5萬元/噸漲至7.7萬元/噸,上調2.67%,甲基麥芽酚從9.5萬元/噸漲至9.7萬元/噸,上調2.11%。
百川盈孚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國內麥芽酚產品迎來年內第三輪漲價。甲基麥芽酚和乙基麥芽酚再度上調3000元/噸。乙基麥芽酚最終報價升至8萬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9%;甲基麥芽酚上漲至10萬元/噸,較前一交易日提價3.09%。根據百川盈孚統計,年初以來,乙基麥芽酚較低點累計上漲40.35%,甲基麥芽酚較低點累計上漲66.67%。
方正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甲乙基麥芽酚自2022年進入微利或虧損狀態,由于行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今年以來行業渴望迎來健康有序發展,頭部廠商進行兩輪限產保價,反映出行業從激烈的價格競爭逐漸轉向協同有序發展的共同愿望。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中國麥芽酚產能合計約為2.2萬噸,產能集中于金禾實業、北京天利海與寧夏萬香源等企業,前三名公司合計約占行業總產能的76.58%。其中,A股上市公司金禾實業產能為9000噸,占比約40%。金禾實業同樣市場占比超40%的甜味劑,會復制同樣的故事嗎?
梳理來看,除麥芽酚外,年初以來,包括維生素、制冷劑、玻纖等在內的多種化工產品價格紛紛走強。但截至目前,仍有化工產品價格低迷導致企業處于虧損邊緣或已經陷入虧損狀態。
以甜味劑為例。根據年報披露,除麥芽酚外,截至2023年年末,金禾實業擁有1萬噸三氯蔗糖以及1.5萬噸安賽蜜產能。2023年,全球三氯蔗糖和安賽蜜全球產能分別為2.56萬噸/年和2.3萬噸/年。金禾實業三氯蔗糖和安賽蜜分別占全球產能的40%和65.22%。
受供需格局變化驅動,近年來,三氯蔗糖等甜味劑產品價格經歷了數輪周期變化。
2021年,中國發布的《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中將三氯蔗糖列入“高污染”產品名錄。在能耗雙控及配套政策約束下,三氯蔗糖開工生產和擴產受到嚴格的監管和限制。
同時,全球供需錯配,導致海外市場短期內供不應求,三氯蔗糖價格由2021年7月開始上漲,出口均價(含稅)由7月的17.32萬元/噸一路上漲至12月的35.57萬元/噸,五個月漲幅超過105%。
行業高景氣背景下,2022年,金禾實業、山東康寶、科宏生物等公司紛紛進行擴產,行業產能由2021年的1.5萬噸快速提升至2.2萬噸,增幅接近50%。
產能供給的集中釋放和消費需求回落影響下,2022年9月起,以三氯蔗糖為代表的甜味劑價格轉而進入下行通道。
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三氯蔗糖的出口均價(含稅)由31.92萬元/噸下跌至15.05萬元/噸,降幅達52.85%。
進入2024年,三氯蔗糖價格進一步下探。根據百川盈孚最新數據,截至8月6日,國內三氯蔗糖廠家報價已降至10萬元/噸,較2023年同期下降33.33%,行業平均毛利為-1.6萬元/噸,毛利率為-16%,處于近六年來的歷史最低位置。
方正證券分析認為,從需求端來看,三氯蔗糖仍是目前最據潛力的人工甜味劑,受益于“糖稅”政策推進、無糖應用場景拓寬和滲透率的提升,未來,三氯蔗糖需求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在此背景下,以三氯蔗糖為代表的甜味劑行業有望“復刻”麥芽酚行業競爭格局轉變。
從應用范圍上看,三氯蔗糖070ad19548eeed010155c8d88b2fd35009e25aa2377e7c468158f959eb70997d屬于甜味劑行業,其下游應用領域包括飲料、調味品、烘培視頻等多個領域。其中,飲料行業應用占比約50%,調味品、個護用品和烘焙食品占比分別為15%、13%和11%。
近五年來,人工甜味劑替代蔗糖的數量持續增長,由2017年的1591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2343萬噸,年復合增長率接近8%。其中,三氯蔗糖替代蔗糖量從2017年的329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878萬噸,占人工甜味劑替代蔗糖總量的比重從2017年的21%增長至2022年的37%。
同時,從消費地域上看,三氯蔗糖的海外需求持續向好。過去六年間,三氯蔗糖的出口量持續增長。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7年,中國累計出口三氯蔗糖5490噸。2022年,中國三氯蔗糖出口量增長至1.46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22%。其中,2020年至2022年,三氯蔗糖出口量年化增速超過30%。2023年,中國三氯蔗糖出口量進一步提升至1.64萬噸,同比增長12.33%。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三氯蔗糖出口量為8600噸,同比增長約18.00%。
方正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結合人工甜味劑出口量和甜度倍數以及增量數據來看,2017-2022年,中國新增出口替代蔗糖量中三氯蔗糖占比約為73%,是當前最受歡迎的人工甜味劑。
同時,以新增占比數據測算,未來三氯蔗糖在飲料等行業的增量市場空間將達到3.33萬噸,與市場現有的2.56萬噸規模相比仍有超過1倍的市場空間。根據方正證券測算,三氯蔗糖和安賽蜜總體市場空間將分別達到6.6萬噸和4.3萬噸。
浙商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當前時點為三氯蔗糖價格近7年來的底部位置。由于行業已經進入虧損狀態,目前,部分企業已選擇關停產線,僅有四家企業正常生產。
其中,金禾實業、山東康寶、科宏生物以及新琪安分別擁有9500噸/年、8000噸/年、6000噸/年以及3000噸/年產能,行業實際產能合計約為2.65萬噸/年。
根據浙商證券測算,2024年,三氯蔗糖出口量累計約為1.94萬噸,對應全球需求為2.42萬噸,行業供給過剩情況相對有限。考慮到后續美聯儲降息預期下,全球消費品需求有望得到提振,甜味劑作為廣泛運用在食品領域里的添加劑,因海外補庫周期開啟和終端消費需求改善,出口量有望維持高速增長。在沒有新增產能投產背景下,行業2025年供需有望實現緊平衡,價格有望迎來底部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