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因個人原因,驕陽暫別欄目幾周,驕陽一直預判4季度轉勢,希望他能在此前歸來。欄目暫時進入三人行階段, 依然先請泛舟。這周指數的彈性依然是海外更大,上周是日經,本周輪到了納指。泛舟也說了,這類大波動長期看都是黃金坑,很多朋友都沒上車,不知道這波還有多少空間?
泛舟:7月31日我在微博說了,這輪納指的波動在我心中首選最低位在15500點-15850點之間。最終其在15708點探明階段底部回升,至今9個交易日漲了12%左右。如果你能把個股的漲跌都看得八九不離十,再回看指數的波動,就是降維打擊。這次的納指,上回的半導體指數,都是降維預判。只不過這樣的機會比起個股少太多了,個股每天都有,這類機會需要等契機出現。
主持人:我也感覺,判斷個股的漲跌比指數難太多了,最近大A指數運行趨勢偏弱,但個股活躍度卻不低啊。
泛舟:在我看來,市場短線活躍度很高,每天都有得做,有搞頭。20CM就不用說了,這一周平均每天漲幅超過10%就有20家左右。而且自從無人駕駛出了個龍魂之后,10CM量能信號的勝率和賠率都不斷回升,這周都有兩個信號當天板,第二天一字板的。挖掘這些標的的難度可比看對指數趨勢難多了。我覺得大多數投資者只要把指數的趨勢看準就夠用了。每年做做指數或者行業指數的波段,根據自身的資源及能力做好規劃,安排好各標的之間的倉位,甚至不需要每天盯盤,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耽誤投資,這不挺好么?
主持人:對于大多數上班族或者有自己事業的朋友來說,這條路確實可以走,反之,對于想在股市中深耕獲得超額收益的人可以兩條路一起走,一邊是個股交易,一邊是指數投資。
泛舟:這兩條路不僅不沖突,還能互補。當你短線沒練出成果之前,可以先把大多數資金放在投資指數上。等練精了,再把短線的資金慢慢加上去。做事就得有規劃。
主持人:能看懂指數的波動對你來說不難,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也屬于無法完成的任務。這海外指數彈了一周多了,后面怎么看?大A彈了兩天,還有后勁么?
泛舟:海外指數這一波反彈基本到位,后續還會有反復。而且我也希望它能多反復,這樣才會有下一個波段的投資機會出現。畢竟影響美股波動的契機還在,比如大選、降息的節奏、經濟各項數據的波動等。至于大A,目前依然處于弱勢整理過程中,短期除非加速波動,否則很難完成筑大底的動作。要么空間換時間,要么時間換空間。
主持人:如果時間換空間,你覺得會多久?
泛舟:站在十年一個大周期的角度看,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內,就完成周期的平均數。屆時再觀察指數運行的軌跡及K線結構、量能等指標,爭取挖掘出十年大周期的超級底部。
主持人:行!既然是大周期,其實不用太精確,差不多就行了,大家也受用了。
泛舟:這個我知道,只是我自己不會放過自己,力求做到更精確。
主持人:上證2840點韌性極強,果然如蕭蕭所言,是不可輕言放棄的防線,如何看待當下的行情?
海風若雨蕭蕭:我認為,現在的上證指數已經處于牛2浪調整的末端,空間要素就指向2840點,但是63個交易日時間還不太夠,至少還需要三周左右的磨底時間。2浪調整結束后,啟動3浪主升,我估計上證指數的空間可以看到3900點。
主持人:你這個觀點真是“于無聲處聽驚雷”,有什么邏輯?
海風若雨蕭蕭:2014年春節,我就鼓吹大牛市就要開始了,邏輯就是降息周期已經到來。當下和2014年邏輯是高度相似的。2023年9月我們探討過,市場轉勢需要三個條件——限制做空、風格切換、匯率轉升。目前看,三大條件已經具備,離岸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升值到7.13。隨著美元進入降息周期,國內的政策空間必然會出現,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卷到2.2%,股債收益差已經堪比2018年四季度水平。某隊買買買,難道他們的錢是拿肉包子打狗的?所有這些難道不是一輪牛市行情的必備條件嗎?
主持人:看來這周你是心疼我了,你這個態度,對話估計我都不用刪改了。
海風若雨蕭蕭:但是······
主持人:真不讓人省心呀,就知道你后面得但是。
海風若雨蕭蕭:聽我說,但是,你也不用高興太早,最難磨的就是這個牛2浪調整了。
主持人:明白,易安女神講話了,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海風若雨蕭蕭:2014年2月我們就能猜到大牛市快要來了,但是上證經過漫長的5個月縮量磨底,直到7月底才站穩年線2091點,2014年11月降息兌現才出現井噴。2019年理論上2浪磨底在8月初的2733點(1浪的0.618回撤位)就已經結束,然而受到2020年全球疫情影響,2020年3月再度回踩2646點(1浪的75%回撤位)3浪主升才順利展開。所以拿現在的市況與2014年、2019年牛2浪調整市況做橫向對比,2浪調整的空間因素是基本明確的(一般有30點左右的誤差),最差的情況是一浪漲幅的75%,回撤位2769點,最好的情況,就是一浪漲幅的0.618回撤位2840點。
主持人:時間呢?
海風若雨蕭蕭:至于時間,則要看內外部政策環境變化,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如果2635點是這一輪牛市的起點,不敢說像2014年那樣漲一倍的大水牛行情,50%的指數空間3900點是一個合理的高度預期。眼下的困難在于,社融、M1這些數據依然不佳,資金也未大規模流入A股市場,存量資金也只能炒炒“三低”屬性品種,熱點輪動極快,本周已經從新冠檢測到基建主題再到消費電子快速輪動,盤面是熱鬧了許多,但是主線邏輯依然未顯露出來。
(文中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作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