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智能駕駛還處于發展初期,但隨著利好政策不斷推出,參與企業形成合力,社會公眾接受度提升,整個產業商業化加速,甚至高階智能駕駛功能滲透率穩步提升,產業鏈相關企業都將受益。
交通運輸部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的銷量將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50%以上,CV2X終端新車裝配率達到50%。
6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也發布消息,比亞迪、廣汽、蔚來、上汽、一汽等九家汽車生產企業獲批進入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成為全國首批開展L3自動駕駛上路通行試點的車企。
截至2024年3月,國內已有51個城市出臺自動駕駛試點示范政策。北京、上海、 廣州、深圳、武漢等地已開展無駕駛人車輛公開道路試點示范。
百度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蘿卜快跑平臺累計訂單量已突破600萬單,本季度訂單量達到82.6萬單,同比增幅達25%,在行業內保持領先地位。在APOLLO DAY 2024會上,蘿卜快跑宣稱2024年底實現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成為全球首個實現盈利的無人駕駛平臺。
這些都表明,自動駕駛商業化正在加速,而且單車成本也在逐步降低,更有利于商業化落地。以蘿卜快跑為例,至今共有6代車型,第六代車型成本僅為20.46萬元,比第五代車型成本下降了60%左右。隨著供應鏈的成熟以及技術的進步,其成本還將有望繼續快速下降。而且,隨著蘿卜快跑無人車自動運營網絡完成建設,其營運成本將降低 30%,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和人車艙效率的持續優化,其服務成本將降低80%。
德邦證券認為,當前自動駕駛仍處于發展早期,其主要在劃定區域低速運營,且需要對車輛駕駛環境進行定位,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進步,其有望在交通環境復雜的城市實現正常運營。同時隨著政策的進一步規范,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的提高,國內自動駕駛對網約車、出租車的市場滲透率有望于2030年達到 55%,其市場規模也有望達到3500億元。建議關注產業鏈相關優質公司。
民生證券則認為,智能駕駛催化不斷,國內智駕三重拐點向上。首先是政策端,L3路測政策出臺,自動駕駛汽車全無人商業化運營相關政策不斷落地。其次是供給端,蘿卜快跑廠商商業化進程迅猛,華為、小鵬、理想、小米城市NOA2024年將加速開通,頭部車企比亞迪加速智能駕駛落地,特斯拉FSD V12端到端版本將進一步開放測試及使用。最后是需求端,社會公眾對于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接受度不斷提升,智駕逐步成為購車重要影響因素。2024年智能駕駛將迎來為產業化加速的元年,看好高階智能駕駛功能(NOA)滲透率穩步提升。
相關產業鏈包含哪些?國金證券分析,智能駕駛上游主要包含由芯片、算法與感應器件構成的控制系統,地圖與汽車通信系統,車載信息系統,以及智能座艙相關部件;下游則主要是在各類乘用車市場上的應用。
民生證券則推薦,乘用車方面,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優質自主;零部件方面,中期成長不斷強化,看好新勢力產業鏈+智能電動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