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朝代都有清官,要說清朝最有名的清官,非康熙朝的于成龍莫屬。康熙皇帝多次贊賞他的清廉,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皇帝給了于成龍一個“清官第一”的稱號,留名青史。
其實,康熙皇帝稱于成龍是“清官”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做人清白、為官清廉;二是做事清醒、思路清晰。順治十八年(1661),45歲的于成龍通過在國子監的短暫學習結業后,被派到了偏遠地區任地方官,開始了他的仕途。從一個幾乎邊緣化的偏遠地區小官到一品封疆大吏,于成龍用19年時間華麗轉身?;仡檨砺罚墓Τ擅?,既得益于歷史的風云際會,更與他的官場品德、能力和政績息息相關。
于成龍仕途的第一站是廣西羅城縣知縣,那時的廣西地區是清消滅南明抵抗勢力后攻占的地方,兵燹之地滿目荒涼,羅城更是“居萬山中,盛瘴癘”。雖說是個縣,但縣城住戶總共才六戶人家,城內雜草叢生,沒有城墻,沒有官衙。于成龍帶領仆人在竹木叢中蓋了幾間茅草房作為辦公房,用土塊壘臺子作為升堂批文的辦公桌,旁邊再放一口大鍋和一個飯缽作為飯堂。環境簡陋至極,但是于成龍對公務卻毫不懈怠。
為了解當地民情,于成龍不僅“召百姓從容問疾苦”,而且經常到鄉間體察民情,頻繁去田間地頭找當地農人交談,鼓勵百姓勤勞耕作,“或坐樹下,與飲食笑語”,毫無縣太爺的官架子,得到羅城百姓的愛戴信任。他還根據自己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妥善解決了當地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寬免百姓徭役負擔,出臺了建學宮、設養濟院等民生工程。他用了七年時間,使羅城這個偏僻落后的清朝新領地有了穩定發展,百姓漸漸安居樂業,人口增長、耕地拓展。于成龍的業績得到了上司的賞識,總督考定為卓異等級,并將他的事跡報告給了康熙皇帝。
隨后,雖然于成龍的官職不斷升遷,但是每赴新任他都深入民間明察暗訪,而后再制定相應政策。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于成龍任黃州府同知時曾喬裝改扮潛入強盜老巢。當時的黃州地區盜匪很多,膽大妄為,甚至是光天化日明火執仗,百姓畏懼、官府無奈。作為同知的于成龍負有協助知府緝捕盜匪維護治安的職責,當他從百姓口中得知強盜猖獗的情形后,時時走村串巷、微服私訪進行調查,制定了區別對待的打擊強盜方案:一是招撫了當地一個叫彭百齡的強盜頭目,此人天良未泯,于是“令捕盜自贖”,將功補過;二是堅決摧毀強盜窩。
于成龍摧毀強盜窩的過程,說起來就是個古代版的警匪大片。這個強盜窩是在一戶姓張的富戶人家,平日里交結廣泛,當地的很多衙役公差跟他家都有勾結,常常通風報信。為防止打草驚蛇,于成龍先是裝扮成一個乞丐,到張家乞討,自稱名叫“楊二”,請求在張家幫工得口穩當飯吃。張富戶看他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就同意了。這個楊二做事認真,手腳勤快,沒多久張富戶就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心腹,讓楊二隨同他的手下出外打家劫舍,楊二用心記下了所有強盜的相貌、綽號、躲藏地點與接頭暗號,然后就逃出了強盜窩。隨后,大隊公差沖進了張富戶家,令其交出所有同伙。這個強盜頭目還想抵賴,于成龍怒斥道:還不老實交代,你可好好看清楚了,我是楊二!真相大白,張富戶當場伏地請死,這個貽害一方的強盜團伙被一網打盡。
微服私訪是于成龍為官的一種重要工作方法。即便于成龍做了兩江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后,他依然深入基層微服私訪。據說,當時一些不法分子和貪官污吏在江寧城每見到面貌端莊的白須老者就發慌,總是擔心遇到了微服私訪的總督大人。
在康熙二十年被康熙皇帝召見時,“上問屬吏亦有清廉者否”,于成龍就適時向皇帝舉薦了轄區內的一個知縣和兩個同知。此后,在直隸巡撫任上,于成龍先后向康熙皇帝舉薦了直隸守道董秉忠、阜城知縣王燮、宣府南路通判陳天棟。是年歲末,于成龍由直隸巡撫升任兩江總督,赴任前他又鄭重而誠懇地寫奏折向康熙皇帝匯報:之前向皇上舉薦的三位官員,王燮已得到提拔;董秉忠、陳天棟雖然也得到皇上認可,但是吏部一直沒有把他們納入官員提拔計劃之中。同時他又以負責的筆調寫道:此外,柏鄉知縣邵嗣堯、高陽知縣孫弘業俱堪磨煉,通州知州于成龍(另一同姓同名的官吏)具恬淡之性,優通變之才,霸州州判衛濟賢凜清白之操,化浮囂之氣,并堪大用。茲值離任之際,不敢隱蔽,特列名上陳,以盡舉賢之悃。
于成龍在巧妙提醒康熙皇帝要落實之前承諾的同時,又向他舉薦了一批忠實可靠、德才兼備的官吏。康熙皇帝沒有責備于成龍言辭沖犯,一并批準。
康熙皇帝應該是個有趣的皇帝,想你于成龍這么愛惜人才,你不是去任兩江總督嗎,正好江寧府知府位置空了出來,“命即以通州知州于成龍擢補”,既提拔了你舉薦的官吏,也讓兩個于成龍一城為官。兩江總督于成龍比江寧知府于成龍年長二十一歲,都成為百姓愛戴的清官。于成龍一旦發現德能兼優的得力官員,就向朝廷舉薦,既為自己尋到了得力助手,也為朝廷培養了優秀官員,兼且造福百姓。
于成龍任兩江總督時位高權重,卻不帶家眷隨任,一直吃粗糧蔬菜,江南百姓送了他一個雅號“于青菜”。于成龍去世于兩江總督任上,當時還兼署著江蘇巡撫、安徽巡撫,然而遺物只有“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于成龍任兩江總督雖然還不到兩年半時間,卻深受百姓愛戴,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
只有沉入基層調查研判,才能弄清問題所在。于成龍除了清正廉潔之外還能從民間準確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不斷發掘人才重用人才,舉薦賢能利國利民,這應該就是天下第一清官的做官秘籍。
(摘自《百家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