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國人口形勢的急劇變化,支持父母養育子女的“家庭友好政策”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在勞動力資源緊缺的紡織行業,推行更加人性化的企業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尤為重要。日前,從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獲悉,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紡織產業隊伍建設,以構建家庭友好的工作場所,助力行業工作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由中國紡聯發起的構建“家庭友好的紡織服裝企業(Family-Friendly Factories,FFF)”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家庭友好工廠(FFF)項目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家庭友好工作場所框架下發起的重要活動。該項目得到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支持與指導,并與紡織服裝品牌及其供應鏈企業達成合作共識,旨在從價值鏈各個環節創造更加包容的從業環境,幫助價值鏈成員建立家庭友好型企業制度和文化,增強紡織行業員工的凝聚力、獲得感和幸福感,提升紡織行業的競爭力。
項目組前期通過調研走訪9個省市30多家企業和問卷調查明確了項目需求,并制定了《紡織行業構建家庭友好工作場所實施指南》,該指南通過落實和推廣工作場所的家庭友好政策,為行業企業從操作層面提供指導。目前,已有11家企業參與試點項目,以此指南為基準,指定和完善了相關制度,并開展家庭友好工廠的實踐工作。
行業首創,全新標桿
當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從業人口約2000萬,其中60%以上是女性員工,且多數處于婚育年齡;另一方面,新生代職工在利益訴求、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等方面與老一代職工差異顯著,紡織制造業在吸引新生代技術工人上面臨的困境越來越嚴峻。
家庭及其成員是企業的“廠外資產”,生育、照護和養老等家庭責任直接影響到員工和企業績效,一個“家庭友好”的職場環境將為企業乃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釋放更多潛能。另一方面,國際社會對紡織服裝的供應鏈企業的工作環境有著一系列要求和標準,旨在確保員工的權益和福利得到保護。
中國已經將建立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的政策納入人口發展戰略之中。中國紡聯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趨勢及其對行業的挑戰,并積極探索解決方案。以此為基點,中國紡聯社責辦成立FFF項目組,幫助紡織企業將家庭友好政策融入企業管理,助力企業構建家庭友好的工作場所。
中國紡聯會長孫瑞哲指出,要以生態價值和民生價值為核心,夯實產業責任。中國紡聯將繼續深化和豐富行業社會責任工作,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行業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引導企業發揮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主體作用,自覺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積極建設家庭友好的企業文化和制度。共同推動員工權益保護和企業文化建設,樹立行業履行社會責任典范,推動紡織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多方合力,成果涌現
2023年以來,項目組分別走進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上海、重慶等紡織服裝產業重點產地,對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條上的34家中國工廠和企業進行調研,組織了900多名員工參與了問卷調查。
H&M、PUMA、愛慕、LINDEX、安踏等多家知名品牌,與其優質供應商工廠中的11家佼佼者首批參與第一期項目。項目組對這11家試點企業,以現場走訪及遠程指導的形式,共同制定長期優化計劃,將帶薪產假、陪產假、哺乳假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真正內化到企業管理中,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家庭友好型管理機制。
截至2024年8月,11家試點企業全部完成了制度修訂,并根據中國紡聯《紡織服裝企業家庭友好政策實施指南》,結合企業特點,制定了適合自己企業的“家庭友好政策”。
例如,高州榮成的員工平均年齡39歲,員工家庭中有子女比例高達93%。就此,企業推出了“開學假”福利制度,讓符合條件的員工每學期享有半天帶薪假期,陪伴孩子完成開學注冊工作。
莆田鑫龍2023年秋季幫助71位職工隨遷子女入讀公立學校,又向地方政府申請,以補貼價為雙職工家庭提供了206間廉租房,大大減輕了員工租房的經濟負擔。
江蘇茂源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超過24%的企業員工期望實行彈性工作制,因接送小孩等家庭因素而提出需求的員工數量占比為62%。企業結合實際生產情況,設立采用彈性工作制的“線外工序”,解決了員工接送小孩不方便等后顧之憂。
愛家愛企,責任擔當
在項目組的深入實踐與全面推廣下,項目已經形成了涵蓋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國際供應鏈等多方力量的倡導系統。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是中國各行業中最早系統性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并持續踐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行業。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積極倡導的“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不僅可以消除父母員工的后顧之憂、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同時還有助于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中國紡聯FFF項目將兒童的福祉放在項目的核心位置,以確保項目成果惠及兒童發展。
今日,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開始認識到實行家庭友好政策的價值,改變正在發生。增加對家庭友好政策的投入,能讓家庭、企業、行業乃至社會經濟都受益。
在中國紡聯社責辦的牽頭下,項目組積極尋找工作結合點和切入點,尤其在呼吁和完善更有效和普遍適用的產假、陪產假、育兒假、高質量照護、托育等政策方面,精心謀劃部署、統籌推進落實,為推動紡織行業建設家庭友好型企業的長期發展夯實基礎,彰顯出中國紡織行業的歷史擔當與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