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達173.5萬輛,同比增長55%,2024年上半年,出口達100.3萬輛,產品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大灣區金融研究院程宏宇分析指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憑借產品種類、性能及性價比等優勢逐步獲得國際市場認可,市場份額不斷突破,影響力持續提升。與出口增長相伴隨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加速的全球布局。以比亞迪為例,近日其設在泰國的工廠正式竣工投產。該車企建設和規劃中的海外工廠還包括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巴西、摩洛哥、越南等。此外,上汽、奇瑞、蔚來、零跑、長安等車企亦競相布局海外研發、制造工廠及銷售網絡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逐步在東南亞市場打開局面。近年來,東盟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我國新能源車企不僅將東盟視為整車出口最主要目的地,同時越來越多車企開始深耕東盟,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政策支持。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新加坡等國均計劃逐步禁售燃油汽車,并為此出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配套措施。二是產業基礎良好。例如,泰國作為東南亞汽車生產中心,擁有成熟的汽車生產和銷售體系,全球各大汽車品牌相繼在泰國設廠。三是人才儲備充足。東盟產業工人普遍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且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
7月31日,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之間不變。美聯儲同時表示,如果抗擊通貨膨脹繼續取得想要的進展,美聯儲可能會在今年9月會議上宣布降息。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6月美國CPI同比上漲3.0%,漲幅較5月收窄0.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顯示出通脹繼續放緩的跡象;6月美國失業率環比增長0.1個百分點至4.1%,達到2021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9月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盡管美國經濟仍保持增長,但多項先行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增速在下半年將有所放緩。預計美聯儲最早降息時間為9月。通道開啟后,美聯儲的降息節奏將更多地取決于勞動力市場的健康狀況以及大選后的財政政策。
7月28日,英國首相辦公室稱,英國國家已經“破產且支離破碎”。據報道,工黨方面稱,英國公共財政面臨220億英鎊的支出缺口。新任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當日稱,上屆政府因為作出了一系列沒有資金支持的承諾,大幅超支了英國今年的財政預算數量。里夫斯還宣布削減部分養老金領取者的冬季采暖補貼等措施。近年來,英國多個地方政府宣告破產,令地方公共服務面臨極大挑戰。同時,英國國民保健制度、監獄等公共機構也面臨重重壓力。
7月30日,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在俄聯邦委員會發言時表示,俄央行預計今年年底將首次試驗使用加密貨幣進行跨境支付。她說:“國家杜馬正在審議一項允許在試驗制度下使用加密貨幣結算的法律。我們已經在與各部委、機構和企業討論試驗條款,我們預計今年年底將進行首批此類支付。”
德國聯邦統計局7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經價格、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后,今年第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1%。今年一季度時,德國經濟環比增長0.2%。按同比計算,第二季度德國經濟同樣下降0.1%。
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當天發表聲明說,德國經濟增長乏力,工業表現尤為明顯。今年以來,德國工業領域除能源密集型行業外,其他行業的產出整體停滯不前。此外,德國私人消費復蘇緩慢,預計第三季度僅會小幅增長。專家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德國經濟難以改善。
7月31日,日本央行舉行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將當前0%至0.1%的政策利率(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調整至0.25%。此次加息為今年3月解除負利率政策以來的首次加息。此外,日本央行還決定從今年8月起對現在每月6萬億日元左右的國債購買額實施階段性減額計劃,到2026年一季度減少至3萬億日元左右。
有分析認為,日元匯率和股市的劇烈波動,都代表了市場對于此次日本央行加息政策前景的不確定性。分析認為,日本央行決定加息,是因為其評估春季勞資談判的工資上調積極動向已經擴散至全國,目前距離實現2%的物價穩定目標越來越近,所以有必要收緊自3月解除負利率后持續寬松的環境。此外,受歷史性日元貶值影響,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國內物價高企,民眾生活壓力增大,也成為日本央行加息的重要動因。還有觀點認為,9月即將舉行自民黨總裁選舉,11月將舉行美國總統選舉,這對日本央行來說,當前是為數不多能不受政治和國際形勢左右作出政策判斷的窗口期。美聯儲降息已在路上,日本央行也有提前行動,為后續縮小日美利率差創造更大空間的考慮。有分析認為,同步采取加息和國債減額措施的政策轉向幅度較大,如果日元快速升值,可能對股市、涉外企業出口業務等造成負面影響。
8月5日,全球股市出現大規模下跌,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放眼亞太市場,日本股市領跌,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下跌4451.28點,跌幅達12.4%,同日內,韓國綜合指數下跌234.64點,跌幅達8.77%。美國市場亦不能幸免,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跌幅分別超過2.5%、3%和3%。歐洲市場小幅下跌,德國DAX30指數下跌1.82%, 法國CAC40指數跌幅為1.42%。土耳其、沙特等新興市場國家也遭遇歷史性下跌。在全球股市劇烈震蕩的背景下,中國股市也出現了波動。
針對全球股市下跌原因,一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一是日本央行超預期提前加息。這迫使全球套息交易者迅速平倉對日元的做空頭寸,以避免加息引發的資本損失。二是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減速擔憂情緒上升。三是巴菲特對蘋果的減倉操作引發投資者的連鎖反應。
8月2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繼續維持越南的“非市場經濟地位”。長期以來,由于美國將越南歸類為非市場經濟國家,被征收更高的關稅稅率。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范秋恒當日表示,越南對美國商務部的上述決定感到失望。此前媒體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在確定某國市場經濟地位方面有一套較為復雜的標準,包括:該國貨幣的可兌換程度,工資水平是勞資雙方自由談判的結果,以及是否許可合資企業或其他外國投資。其他標準包括政府是否擁有或控制生產資料,政府是否控制資源配置、價格和產出決策等。據越南官方公布的消息,在今年前七個月的商品進出口市場方面,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