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博:特朗普希望美國遠離地緣政治沖突,將從自己能否“青史留名”和美國能否獲益而非地區秩序的角度看待熱點問題。
在熱點問題方面,特朗普給自己重新上臺后設定的首要任務就是兌現競選承諾,調整應對烏克蘭危機的政策。目前俄烏均難速勝或速敗,危機長期化的可能性較大。特朗普個人有很強的矯正對烏政策意向,然而面對戰場僵局,加之美國國內嚴密的反俄挺烏法律框架和北約領導責任體系,難以采取導致顛覆性結果的舉措。但是,快速解決烏克蘭危機畢竟是特朗普及其團隊的重要競選承諾,在其看來,由于拜登政府的遲疑和軟弱,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不斷消耗,為避免長期陷入成為自己的負擔,必須盡快將伸出去的手收回來。特朗普或將以中止對烏援助為要挾,親自斡旋“停火”,壓烏方放棄東部部分領土,同時施壓歐洲盟友在經濟和北約防務費分擔上做出更多讓步。不過,特朗普的助手也透露,特朗普也會跟普京溝通,要他無條件接受自己的停火建議,否則將立即向烏方無限制提供軍援。當然,不排除如果明年初烏克蘭危機形勢變得對烏極為不利,特朗普反而會奉行比拜登政府更激進的援烏政策。7月19日,特朗普與烏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重申推動俄烏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政策,并強調確保“和平的公正性”。
對俄羅斯,特朗普個人始終傾向于緩和,也頗欣賞“普京保守主義”,對建設更廣泛的“國際保守主義陣線”有執著追求。特朗普若重新上臺,對俄仍會采取交易思維,謀求實現國內政治目標和拆解中俄戰略協作。但是,俄與美歐和北約在原蘇聯地區的矛盾是結構性的,對俄打壓在美國內有很強政治正確性,美歷屆政府各種措施疊加,構建起嚴密的對俄制裁法律體系,難以翻盤。
在中東問題上,特朗普首任親以色列,將美國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關閉巴勒斯坦駐美辦事處,承認以對戈蘭高地主權,支持以在巴土地上修建定居點,嚴重激化巴以矛盾。首任后期特朗普投入很大精力提出“新中東和平計劃”,即所謂“世紀協議”,雖促成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簽署《亞伯拉罕協議》,因其對以色列“一邊倒”并試圖聯手改造巴勒斯坦,遭巴方和阿盟抵制。本次大選期間,特朗普稱自己是“以色列最好的朋友”,將2023年10月爆發的巴以沖突定義為“文明與野蠻、正義與墮落、善良與邪惡的斗爭”,如當選,將全力支持以色列永久摧毀哈馬斯,并繼續推行《亞伯拉罕協議》。特朗普若當選,可能重啟美國主導的“中東和平進程”,并將中東戰略重心放在構建“反伊朗陣營”上,努力扳回中東和平進程逐漸脫離美國掌控的趨勢。當然,目前仍在發展的巴以沖突有可能在拜登政府結束本屆任期前就消停下來,那樣的話,無異于送給特朗普上臺的一份“禮物”。
特朗普首任對與朝鮮接觸投入甚多,直接同金正恩對話談判,終因雙方對對方要價和讓步理解有誤而功敗垂成。近來朝鮮頻繁試射導彈和推進核研發,擺出對韓升級武力威懾的架勢,同時積極支持俄羅斯打擊烏克蘭,實則是在等待美國政治變局并為重啟談判積累籌碼。特朗普若重新上臺,重啟與朝談判并不在其優先議程之內,韓、日也會發起強勢游說,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還將延續一段時間。但不排除特朗普在自己“準備好了”之后,特別是烏克蘭危機告一段落之后,與朝重啟元首級對話,再次嘗試通過雙邊勾兌,一攬子解決兩國建交、朝鮮停核、美方提供安全保障和經濟發展援助、半島終戰等問題。但是,這樣的勾兌必然在美國國內遭遇阻力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