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駕駛環衛車、礦用卡車到小巴車、出租車,中國自動駕駛在海外的應用場景愈發多元。中國自動駕駛產業鏈成熟、技術先進,出海后能迅速為目的國實現應用落地。同時,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快速發展,也為自動駕駛公司出海鋪好了前路。借著這股“東風”,中國自動駕駛公司正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海外落地項目多、合作模式多元
7月31日,“小馬智行”與新加坡出租車運營商康福德高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動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大規模商業運營。據了解,康福德高在新加坡、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具備豐富的營運經驗和強大的車隊管理能力。目前,“小馬智行”已在韓國、盧森堡、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地開展自動駕駛技術和落地合作。
7月3日,“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小巴搭載首批乘客駛向新加坡度假勝地圣淘沙名勝世界,標志著新加坡首條前裝量產公開道路L4級自動駕駛小巴載人運營路線正式開通。自2017年成立以來,“文遠知行”已在中國、美國、阿聯酋和新加坡獲得了自動駕駛牌照,業務擴展到全球7個國家的30個城市。
近年來,中國自動駕駛公司持續拓展海外市場,讓中國的先進技術、產品走向全球。記者了解到,中國自動駕駛出海的方式各有不同。這是由于不同國家的運營環境不同,需要采取能適應本地化要求的合作形式。
有的聚焦技術出海,有的注重應用落地。今年3月,“小馬智行”宣布與盧森堡大公國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計劃在盧森堡建立區域性研發中心,聚焦自動駕駛前沿領域的探索和研發,為歐洲市場和用戶推出定制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文遠知行”自動駕駛出租車通過與當地出行平臺合作的方式,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實現公開道路上的商業化運營。截至目前,“文遠知行”在阿聯酋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已運營近3年,運營區域不斷擴大,完成超2萬次訂單。
有的直接與當地政府達成合作,有的與當地企業或機構成立合資公司。去年10月,“小馬智行”宣布計劃與沙特阿拉伯王國新未來城在當地成立合資公司,為該地區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
“根據當地業務、合作伙伴、公司自身商業化等需求,我們可提供自動駕駛車輛銷售、自動駕駛運營服務、自動駕駛車輛銷售及運營服務技術方案提供和技術咨詢等多種類型合作模式。“文遠知行”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合作模式上,既有自動駕駛技術出海,也有產品出海,包括在海外落地自動駕駛出租車隊及服務、為當地市場和用戶提供定制化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我們始終保持高度靈活性和適應性,重點是符合各地不同政策、市場階段和合作伙伴的需求。”“小馬智行”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海外市場增長空間大、應用場景廣
中國自動駕駛為啥受到海外市場歡迎?一方面,中國自動駕駛產業鏈成熟,出海后能迅速為目的國實現應用落地;另一方面,海外市場需求大,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在全球市場具有Hoh7ombKWAdJt6QyCwBiPC/NJHzkV0hjizQvkNoZygo=一定的領先優勢,擁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一些國家對自動駕駛的支持力度大。以德國為例,其擁有強大的汽車工業基礎,諸多當地知名汽車廠商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同時,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標準化、法規化以及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方面,德國也走在世界前列。2021年,德國制定《自動駕駛法》,為在常規性道路交通系統中運行L4級自動駕駛汽車建立了監管框架。
還有些國家對公共交通領域的自動駕駛需求較大。據了解,在日本一些相對偏遠地區,由于年輕人擁向大城市,人口老齡化情況加劇,當地公共交通系統人員短缺,對自動駕駛出租車、公交車等產生了較大需求。同時,這些地區的道路基礎設施整體水平比較完善,具備汽車及電子零部件產業鏈基礎。
“這些國家對自動駕駛技術有較強的發展意愿,也有相應的開放政策和潛在的市場需求。”“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說,中國自動駕駛產業鏈成熟、汽車智能化水平相對較高,能夠更快為目的國實現自動駕駛應用的落地。
同時,海外可落地的應用場景更廣,市場前景可期。在新加坡,“文遠知行”與當地清潔和垃圾管理公司建立合作,首批自動駕駛環衛車已在當地開啟安全性測試,預計今年底正式投入運營。在澳大利亞,“易控智駕”和當地采礦承包商達成戰略合作,提供礦用卡車無人化的解決方案,旨在節省高昂的人力成本。
業內人士分析,短期來看,自動駕駛在公開道路上實現大規模普及仍需時間,但在港口、礦山、大型倉儲物流等特殊場景上,已可以率先實現落地。
“文遠知行”有關負責人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可以為存在大量人力缺口的地區補充勞動力,也可以完成很多人類難以長期進行的工作,比如在極熱、極寒天氣下作業。很多發達國家對自動駕駛產品和技術有需求,有著大量商機和落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