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繪畫是畫家在某一時刻情感的表達。畫面中的意象趣味自然,不刻意、不主張、不激烈,輕松自如。藝術的潤色只是使畫面摒棄雜質,變得更加干凈單純,留下容易區分的記憶與審美愉悅。畫家基于個體表達的需要,同時也是本著因人的需要而產生,為人的需要而發展的目的性與理念而進行創作。中國工筆畫表現形式多樣,蘊藏豐富的文化內涵,值得我們在藝術的修養和人類文化發展的道路上繼續探索。
關鍵詞:工筆;書寫;意象;線條;色彩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4)16-000-03
一、工筆畫的現代敘述和情感表達
工筆這一古老畫種尚存多種未知的敘述可能性。它應該含有傳統的書寫韻味,具有中國傳統哲學的意味。筆者將局部的寫實與整體的意象性相融合,將感性的抒發滲透進具象的事物中。工于繪事而不拘泥于對象,這是筆者想要達到的一種狀態。筆者很喜歡自己的系列作品《阿爾伯特的秘密》,如圖1、圖2、圖3所示,在這些作品中,筆者將理想的元素放在現實的情景中,而有時也將客觀物象作為自己的一個情感表達媒介,帶著東方含蓄而滲透、從容而高雅的氣質,傾訴言不盡意的曼妙感受[1]。
二、工筆畫中的人物表現和文化精神
人是世界上最具思想性的生物,每一個個體在任何一個時間與空間交織點都有不斷變化的思想與發生的故事,如何有趣又自然地記錄這一瞬間,是筆者認為自己創作人物畫意義之所在。早在南北朝時期,姚最便提出了“心師造化”的藝術觀點,影響了中國傳統繪畫建立在心畫觀念基礎上的藝術演變與發展。繪畫即維系住某一時刻畫家心中所容納事物的體現,藝術的潤色只是使畫面摒棄雜質,變得更加干凈單純,留下容易區分的記憶與審美愉悅,如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藝術家一般,都是在將物理世界的形式轉化成一種更高級的文化形式。總的來說,藝術的呈現并不存在故弄玄虛、故作高深,藝術因人的需要而產生,為人的需要而發展。畫家基于個體表達的需要,但同時也是本著因人的需要而產生,為人的需要而發展的目的性與理念而進行這一活動。而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從遠古時代起便刻在人類基因中的本能,故描繪人物時,筆者執著于觀察與探尋對象,熱衷于表現他/她鮮活的生命力,而不僅僅是外在包裹著的物象色彩、衣物的質地和紋路。筆者探究以線條與色彩的交融表現一個個體或者說是一個群體的精神性,找到歷史、時代、人文與內心的關聯。在主題性繪畫創作中,具象寫實的人物與場景組合,是筆者寫實還原度極高的為之驕傲的作品。寫實但不拘謹,具象但不拘泥于視覺所限,筆調亦輕松自然,雖方寸之間,但豐富靈動、溫潤感人。
筆者一直認為,要做到掌握中國畫意味的線描勾勒、暈染手法,需要畫家自身擁有深厚的文學積累和人文內涵的積淀,這大概就是中國古代書畫大家多出自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原因之一。而文化精神是中國畫的支柱,中國畫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品格,有著完整的審美體系和獨特的審美內涵。畫面中被刻意弱化的光,使得它們不像西方古典藝術那樣,依循“一切美都意味著形體的毫無遺漏地展現,一切手段都為形式的清晰服務”的宗旨,而是在一個單一的調子里,尋找到豐富而多義的層次,使之更接近于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國工筆畫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正是一直吸引繪畫者的原因[2]。
三、工筆畫中的意象審美表現
工筆畫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重要形式,其意象審美表現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一)細膩精致的繪畫技巧
工筆畫注重使用細小的畫筆,細致入微地描繪物象的細節。畫家需要掌握精湛的筆法,以表現出物象的質感、光影和紋理等的細微差別。這種細膩精致的繪畫技巧使得工筆畫作品具有精致、華麗的美感,從而給觀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愉悅。
(二)物象的真實再現
工筆畫追求物象的形神兼備,力求準確地表現出事物的外貌特征和內在本質。畫家通過細致入微的描繪,反映出物象的真實形態和生動氣息。這種真實的再現不僅僅是對客觀事物的模仿,更是通過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表現力,賦予作品以情感和靈魂。同時,它也體現了工筆畫家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以及對生命的感悟和理解。
(三)獨特的藝術造型美
工筆畫注重形似神似,有獨特的藝術造型美。在創作過程中,畫家會根據物象的特征和氣質,運用不同的線條、色彩和構圖方式,來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效果。這種獨特的藝術造型美不僅使工筆畫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體現了畫家對美的追求和創造。
(四)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
工筆畫常常以山水、花鳥、人物等中國傳統題材為主題,通過繪畫表達對自然、人物和生活的情感體驗。畫家通過描繪山水的壯麗恢宏、花鳥的婉約秀麗以及人物的情感表達,傳達出中國文化中對自然、人文和情感的獨特理解和審美追求。這種審美情趣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情感和精神追求,使工筆畫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
(五)追求主觀精神的表達及體現
工筆花鳥畫在“應物象形”的同時追求主觀精神的表達及體現,可謂“心靈的篇章”“視覺的音樂”。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僅關注物象的客觀存在,更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情感的表達。通過細膩精致的描繪和真實再現,畫家將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觀念滲透至畫面中,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3]。
工筆畫中的意向審美表現具有細膩精致的繪畫技巧、物象的真實再現、獨特的藝術造型美、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以及追求主觀精神的表達及體現等,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工筆畫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四、工筆畫中的意象創造與審美表達
(一)意象的生成與選擇
1.意象的來源與形成過程
在工筆畫中,意象的生成與選擇是一個復雜且富有創造性的過程。意象往往來源于藝術家的生活體驗、觀察自然、社會現象、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藝術家通過對這些素材的深入理解和感知,結合個人的情感、審美觀念及藝術追求,逐漸在心中形成獨特的意象。
意象的形成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藝術家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思考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藝術家通過不斷地觀察、體驗、思考,將外界事物轉化為內心的感受,再經過藝術的加工和提煉,最終形成具有審美價值的意象。
2.藝術家在選擇意象時的考量因素
藝術家在選擇意象時,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首先,意象必須與作品的主題相契合,能夠準確地表達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和情感。其次,意象應具有獨特性和新穎性,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并引發共鳴。最后,意象的選擇應考慮觀眾的接受能力和審美習慣,以確保作品能夠被廣泛接受和理解。
在具體選擇過程中,藝術家會根據自己的藝術風格、個人喜好和創作經驗進行篩選。他們會從眾多可能的意象中挑選出最符合自己創作需求和審美追求的意象,并將其作為作品的核心元素進行深入的探索和表現。
3.意象在工筆畫中作為審美主體的地位
在工筆畫中,意象不僅是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審美主體。它通過藝術家的精心選擇和創造,成為連接藝術家與觀眾、作品與世界的橋梁。觀眾在欣賞作品時,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意象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和情感共鳴。
意象作為審美主體,在工筆畫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藝術家表達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載體,更是觀眾理解和感受作品的關鍵所在。因此,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意象的選擇和創造,力求使其成為作品中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元素[4]。
(二)意象在工筆畫中的具象化
1.工筆畫通過精細的筆觸和色彩來具象化意象
工筆畫以其精細入微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層次,將意象具象化于畫面之上。藝術家運用細致的勾線和層疊的暈染技法,將意象的形態、紋理和色彩精準地呈現出來。筆觸的輕重、快慢、疏密,以及色彩的濃淡、冷暖、明暗,都經過精心設計和調控,以營造出生動、真實的畫面效果。在具象化的過程中,工筆畫不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再現,更注重內在意蘊的傳達,使得意象在畫面中煥發出獨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2.具象化過程中藝術家對意象的詮釋和再創造
在具象化意象的過程中,藝術家并非簡單地復制自然或客觀事物,而是根據自身的審美觀念、藝術修養和創作意圖,對意象進行詮釋和再創造。藝術家通過對意象的深入理解和感悟,挖掘出意象所蘊含的內在美和價值,進而在畫面中進行個性化的表達。這種詮釋和再創造不僅體現了藝術家的藝術風格和個性特征,也豐富了意象的審美內涵和表現力。
在詮釋和再創造的過程中,藝術家可能會采用夸張、變形、象征等手法,對意象進行藝術加工和提煉。這些手法有助于突出意象的某些特征或強化其審美效果,使畫面更具張力和感染力。同時,藝術家也會根據自己的情感狀態和藝術追求,將個人的情感色彩融入意象中,使畫面充滿個性化的藝術魅力。
3.具象化對意象審美價值的影響
首先,具象化使得意象在畫面中得以直觀呈現,觀眾可以通過視覺感知直接感受到意象的美感和藝術魅力。這種直觀性有助于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意象所傳達的信息和情感。
其次,具象化過程中的詮釋和再創造豐富了意象的審美內涵和表現力。藝術家通過對意象的深入挖掘和藝術加工,使得意象在畫面中呈現出更加豐富、獨特的審美效果。這些效果不僅增強了畫面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也提升了意象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最后,具象化還有助于推動工筆畫藝術的創新和發展。在具象化的過程中,藝術家需要不斷探索新的表現手法和技法,以適應不同意象的呈現需求。這種探索和創新有助于推動工筆畫藝術在形式、風格、技法等方面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五、結束語
一件優秀的藝術品的誕生,不僅僅需要嫻熟的筆墨技巧,更需要藝術家對世間物象的深刻感知,要有極為敏銳的觸感以及悲天憫人的情懷。中國畫所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值得我們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道路上繼續探索,以更深入的認知充實內心,開拓思維方式,求得更多的可變性。
參考文獻:
[1]陳師曾.中國繪畫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田軍.克里姆特·席勒畫風[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3.
[3]易存國.敦煌藝術美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朝聞.中國美術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