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晚,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根據以往拍攝經驗,船箭組合體在上升至高空后,會向東南方加速機動,隨后飛出天際,留下一條長長的弧線。額濟納河中當時水流較少,一些干河床裸露出來,與遠處的山峰構成了層次豐富的畫面前景。我決定使用較大俯角,確保天空面積。
雖然腦子里已經有預設好的畫面,把握好曝光時間才是關鍵,且拍攝機會僅有一次。人算不如天算,在發射前兩分鐘,大風夾雜著沙塵突然襲來,能見度降低,遠處的山峰也若隱若現。火箭點火時,只能隱約看到發射架下的一點亮光,直到船箭組合體明顯上升才肉眼可見。我果斷按下快門,在忐忑中等待成片。
121秒的時間里,船箭組合體如預想中那樣,先是垂直上升,然后向東南方快速機動,火箭發動機的轟鳴聲響徹夜空與大漠……
按下回放鍵,只見一道光軌將黑夜點亮,留下一道柔美的弧線,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文/連振)
大漠作業天空寫詩
人類的終極浪漫
是宇宙星辰
當我們窺探遙遠
探索未知
一次次燃燒一次次奔赴
都是歷史長河上耀眼的波光漣漪
沖天一“箭”
逐夢蒼穹接力遠征
柔柔光輝穿過黑夜橫跨云霧
流轉起落
照亮山河
(文/黃臻)

連綿的群山lQ47v+tQsp9XwMrZcPTsWw==間,一個個隧道口接連在一起,巧奪天工,渾然一體……這是我在滬渝蓉高鐵的建設現場,通過無人機定格的一瞬。
5月21日,位于湖北當陽的滬渝蓉高鐵石門1號隧道順利貫通。至此,滬渝蓉高鐵武宜段全線25座隧道全部貫通。我在現場拍攝慶祝、合影等常規發稿照片后,思索著:如何能夠通過一張圖片表現這個新聞更深層次的意義?我隨即取出無人機,嘗試更多視角。
隨著無人機不斷地升高,我也被屏幕前的景象震撼住了:茫茫青山間,這些被建設者們克服艱難困苦打通的隧道,穿插其間,錯落有致。我不斷調整構圖,讓天地、青山、隧道口等這些元素通過點、線、面的形式合理地分布在畫面之中,以提升立意。
(文/肖藝九)
重巒疊嶂一隧即通
江河阻隔一穿而過
天塹變通途
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將山巒鑿開讓江河讓步
創造一個個奇跡
他們是筑夢者
每一錘每一鉆
都在為飛馳的列車鋪就未來
(文/黃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