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我取快遞的時候, 在包裝紙盒上發現一個新鮮詞——“本紙盒為碳中和企業生產”。那么,“碳中和企業”是什么企業呢?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 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企業, 是指企業以自身的實際行動,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實現企業的綠色社會責任。
地球“發燒”了,會怎么樣
雖說二氧化碳屬于溫室氣體,但是人家沒招誰沒惹誰,原本是大氣之中規規矩矩的一分子,處于大氣環流的動態平衡之中。但是,工業革命以來,伴隨著蒸汽機輪的轟鳴,人類社會飛速發展,化石能源大量消耗,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尤其是進入21 世紀以來,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升高,氣候危機日益嚴峻。
全球變暖了,會帶來哪些后果呢?
溫度升高了,很多高寒地區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地區,現在可以種糧食了;兩極冰川融化,水汽進入內陸,干旱少雨的地方雨水增多了,沙漠面積減少了……這聽起來都是好事兒,可是你再看——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城市淹沒;極地動物失去家園,難以生存;海水升溫,氧氣減少,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氣候災難頻發,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更是難以計算……整體來看,地球變暖的最終結果將是人類生存岌岌可危,這種形勢逼迫著全人類不得不做出改變,來應對氣候災難。
小百科:溫室氣體都有哪些?
根據《京都議定書》,廣泛認定的溫室氣體一共有6 種。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甲烷:垃圾填埋和飼養牛羊產生;氧化亞氮:肥料使用過程排放產生;氫氟碳化物:空調、制冷設備排放產生;全氟化碳:鋁產業排放產生;六氟化硫:變電器制造過程中產生。
來吧,一起來刮“碳旋風”
碳中和的本質,關乎全球變暖,而全球變暖,已經火燒眉毛。那么人類怎么做,才能實現相對的“零排放”,減緩地球變暖的趨勢呢?
實現“碳中和”, 首先要做的就是減排, 減排的“牛鼻子”在于能源,氣候危機的根源在于化石能源的大量開發和使用。推廣和使用清潔能源,努力推動非化石能源技術, 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 從多方面來改變能源結構。化石能源用的少了,碳排放量也就降下來了。
除了減少碳排放,還可以從排放源中進行“碳捕捉”, 例如在工廠的排放處安裝吸附裝置, 直接將二氧化碳收集起來。被收集起來的二氧化碳再進行提取之后的碳, 還可以用于石油開采、冶煉廠、汽車生產等,實現商業價值。目前這項技術的實現成本比較高, 期望在未來科學家們能夠提高技術水平,降低成本,為實現相對的“零排放”作出貢獻。
“碳中和”不僅是國家、政府、企業的責任,也是作為地球公民應盡的責任,例如減少一次性制品使用,做好垃圾分類便于回收利用, 短距離出門可以乘坐公共交通等。人類的未來,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從一個包裝紙盒開始,關心氣候變化,關注溫室氣體排放,關愛地球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