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我們更好地體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恩賜,在一個天高云闊的周五,我校組織了六七年級同學開展了以“傳承農耕文化,共享豐收之樂”為主題的勞動實踐活動,同學們一起走進田間地頭:掰玉米、挖土豆、拔蘿卜、摘白菜……
沿途的美景盡收眼底:幾朵白云在緩緩移動,像幾團剛彈松的棉絮,把湛藍的天空擦拭得更加透亮;窗外時不時地飛來幾只雀鳥,嘰嘰喳喳地叫著,似乎在關心著農事,發表著自己的意見;田里,金燦燦的稻谷顆粒飽滿,可它們還是不停地擺動,好像樂得跳起舞……遠遠望去,整個稻田像鋪上了一條金光閃閃的毛毯,地上散落著一些野菊,紅的、白的、紫的,洋洋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指導老師給我們分發了加厚的手套,并告訴我們掰苞米的方法和技巧,我和同學們像發瘋的兔子一般奔向那些玉米稈兒,迅速地在亂麻似的秸稈中尋找玉米,生怕別人搶先一步。只要誰喊了一句“有苞米”,大家便蜂擁而上。大家的頭上、身上掛滿了枝葉也來不及摘,玉米地里不時地迸發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語。
等同學們在玉米地里忙累了,便又著手準備午餐。基地為我們提供了雞塊、土豆、鹽、油等食材。我和小張主動跟隨指導老師承擔起撿柴火的任務。在田野上,我們找到了一些干枯的樹枝和野草,并將它們一一撿起,一股腦地都帶到基地。此時,鐵鍋前的同學們真可謂手忙腳亂,有的被飛濺的熱油嚇得連連后退,有的被滾滾濃煙嗆得“老淚縱橫”,有的則拿著大大的鍋鏟胡翻亂攪……整個做飯的場面熱鬧非凡又慘不忍睹。“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一個賣相不佳的“黑暗料理”被端到了飯桌上,出人意料的是,大家以風卷殘云之勢將這鍋小雞燉土豆一掃而空!品嘗著自己勞動所得的食物,真是美味非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勞動最光榮,向所有平凡而偉大的勞動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