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高二學生在經過一年的高中學習后,對于高中的學業與生活有了更豐富的體驗與感受。日復一日的枯燥學習生活及不斷加劇的“內卷”壓力,令不少成績落后或起伏不定的同學感到迷茫和困惑: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為了回應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懷疑和追問,本節課選擇橘子這種水果作為探討生命意義的媒介,和學生一起去探索一顆橘子可能的生命意義,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意義概念,從具體的生命歷程中感悟生命的意義感。
【教學對象】 高二年級
【教學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水果排位賽
活動內容:教師呈現4種水果,請各組同學在迅速討論后根據這4種水果的價值,對它們進行排序。水果包括榴蓮、芒果、陽光玫瑰、橘子。每組學生用30秒時間對水果進行價值排序,然后展示排序結果。
教師提問:看起來好像對于前3名,大家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但是對最后一名大家的意見都是一致的。請大家告訴我,你們排在最后一位的都是什么水果呢?
學生回答:橘子。
調動同學們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營造課堂氛圍,并通過橘子的價值最低引出課堂主題——橘子關于自己生命的思考。
(二)團體轉換階段:橘生的意義
教師提問:確實,不管是榴蓮、芒果、陽光玫瑰,好像都是很厲害的水果,在水果界,是那么璀璨奪目、卓爾不群。而普通的橘子,既沒有光鮮亮麗的背景,在水果店的售價也是最便宜的,在水果的競爭中一點兒也不占優勢。那大家覺得,這么便宜、普通的橘子,當它身處于榴蓮、芒果、陽光玫瑰這些水果中時,會聽到哪些聲音呢?
學生回答:“看起來一點兒都不高級,我媽不讓我跟你做朋友……”“你這樣是進不了985/211水果店的!”“這么多年了,價格還沒漲上去,你一定是不夠努力!”“生而為橘,我很抱歉……”
教師提問: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小調查,有沒有同學覺得,我好像也和這顆橘子有點兒像,在看起來很優秀的水果面前,自己顯得黯然失色。已經很努力了,卻還是看起來這么普通,怎么也卷不過別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以及自己存在的意義。如果有同學覺得自己和這顆橘子也有點兒像,請輕輕地拍一拍你的桌子。
教師引導:謝謝所有向我反饋的同學,讓我看到了你們和橘子相同的困惑和思考。是啊,那我這普通又平凡的橘生,到底有什么意義呢?而此刻,這一顆帶著困惑的橘子,就來到了你的面前。
通過營造橘子的普通,看起來沒有太大“價值”,以及提議將自己與橘子做對比,引出學生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橘子的生命思考自己的生命,初步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
(三)團體工作階段:我與橘子的對話
活動一:正念吃橘子
請大家輕輕地拿起你面前的這顆橘子,跟隨著老師的指導語,好好觀察、細細品味這一顆橘子。
播放背景音樂,用指導語引導學生打開自己的各種感官細細品味橘子,并且引導學生想象橘子的生命經歷。
使用正念的方法觀察、感受、品嘗這顆橘子,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索這顆橘子的特征與細節,想象橘子的成長過程與生命經歷,從具體的生命過程及品嘗橘子的過程中感受到的生命力量,啟發學生去充分探索作為一顆橘子可能的生命意義。
活動二:我與橘子的對話
現在,假設在我們的教室里有這樣一個神奇的空間,你可以和剛才你手中的這顆橘子對話,你想跟它說些什么呢?它又會怎樣回答你呢?
學生書寫后做小組分享及全班分享。
生1:我想對橘子說:“橘子,你從哪里來?你的家在哪里?那兒是什么樣子的?你有多少兄弟姐妹呢?”橘子回答我:“我常常充滿懷念地回憶我的過去,我從遙遠的農村來。以前我在山里的橘子樹上,那里有湛藍的天空,飛翔的鳥兒,我沐浴著陽光、雨露,也經歷著風霜、雨雪。同一棵橘子樹上,我有許許多多兄弟姐妹,我們互相陪伴共同成長。如今,有幾萬顆橘子和我一起被運輸到了城里,出現在你的面前。”
生2:我想對橘子說:“橘子呀橘子,你辛辛苦苦生長了這么久,最終卻還是被我吃掉了,你覺得值得嗎?”橘子回答我:“你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也曾思考過,我覺得,相比于落在土里,我能夠被人采摘,最終被你品嘗到,并且帶給你清香和甜美的滋味,我的橘生就沒有白白生長。而且我的存在帶給了養育我的農民一份收入,我很為自己自豪呀!”
生3:我想對橘子說:“10元3斤的你真好吃!雖然沒有其他水果昂貴,但是沒關系,我只喜歡吃你。悄悄告訴你,我超不喜歡榴蓮、芒果的!”橘子回答我:“我就知道一定會有人喜歡我獨一無二的滋味。來世上走一遭,每個橘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意義。你也是。”
教師:我們的橘子都是帶著橘生的問題和困惑來的,“我的橘生,到底有什么樣的意義呢?”那現在,大家覺得橘子會怎樣回答這個問題呢?
小組討論后,全班分享。
生1:“在我漫長的生長中,我可以感受陽光的熱烈,雨水的洗禮,感受白天的溫暖與夜晚的寒冷,看日升日落,看星星和月亮。農民為我奉獻汗水,在收獲時我也看到了他們的笑容。而如今,我也為人們奉獻了我的生命。我感謝我的一生中遇見的一切物和人,這些就是我橘生的意義。”
生2:“其實我的表皮不是很好看,有很多斑點和凹陷的坑,還有一些疤痕。斑點是因為我經過了陽光的暴曬,凹陷是因為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擠壓,疤痕是一些小蟲子路過的痕跡。這些雖然不太美,但都是我努力生長的證明。我來過,我成長過,我經歷過,這些就足夠了,不是為了某種結局,是為了這些過程本身。就像有人說,人生不是為了趕路,而是感受路。”
生3:“對橘子而言,它經歷過春天的清風,夏天的星空,最終被我認真地品嘗,感受了它的清香,品嘗了它的美好味道,它的滋味一直留在了我心里,我覺得這就是它橘生的意義。它留下了自己的清甜,哪怕有一天,再也沒人記得它曾來過,也沒關系,至少清風會記得。”
學生1:我的資源包括:自己的理想,奶奶的期待,父母的期待,偶像的激勵,以及對一些學科的興趣。
學生2:我的資源包括:自己的勤奮、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渴望提高成績、超越同學的決心。
學生3:我的資源有:自己的樂觀,好朋友對我的幫助,和父母的“旅游激勵”。
教師:除了我們已經擁有的資源外,我們還可以尋找哪些新資源來幫助自己,讓我們的心愿得以實現呢?請在組內輪流分享自己未滿足的心愿,收集其他同學的建議,并將這些建議寫在“新的資源”一欄。
學生1:同學給我的建議是:多找數學老師問問題,多關注自己身邊的朋友,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學生2:我得到的建議有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培養對語文課的興趣。
學生3:我數學不好,同學給我的建議是:對于簡單的題目,要細心,寫完一定要檢查;對于難題,可以多做錯題,歸納方法,或者報個補習班。
教師:非常感謝各位同學為我們提供了這些建議,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原來有這么多資源可以利用。現在,再次面對厭學怪,你想對它說些什么呢?
學生1:我想說:我已經知道你想傳遞什么心愿,你不用再來了!
學生2:我想說:滾蛋吧,厭學怪,別來煩我了!
學生3:我想說:現在我有了很多資源,我可不怕你了,有本事就來較量下吧!
通過自我反思,讓學生發現自己擁有的內在和外在資源;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主動尋找新資源,讓沒有實現的學業期待得以實現。通過“對話厭學怪”,體現出學生對于厭學情緒的態度。
采取行動,調節厭學情緒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發現了許多可以應對厭學情緒的資源,這讓我們更有信心去調節這種情緒。現在,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制訂具體的計劃并采取行動。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遠離厭學情緒,重新找回學習的熱情。
讓學生基于找到的資源采取行動,在行動中實現學業期待,學以致用,真正發揮心理課的作用。
活動反思
本課導入部分既可以活躍氣氛,還能進行“現場調查”,并順利過渡到“厭學情緒大作戰”這一主題;主體部分將抽象的厭學情緒擬人化為“厭學怪”,創設了生動的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覺察情緒背后的期待,并通過尋找資源來滿足這些期待,從而有效地調控厭學情緒。本節課邏輯清晰、重點突出,注重學生的體驗和分享,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我覺察和生生互動。不足之處在于:本課活動形式為紙筆活動和小組討論,活動形式略顯單一。教師可考慮增加“情緒雕塑”這一環節,具象化厭學情緒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