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生活中曾經不止一次地聽過或者對別人說過這句話:“這件事我只和你說過,千萬不要和別人說!”但是,似乎不管這個話題的發起方是你還是其他人,最終總會有第三者了解到這個原本應該被爛在心里的秘密。
難道我們都是生活中的“大嘴巴”?究竟有哪些因素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做一名合格的“保密者”?
保守秘密為什么有時“比登天還難”?
生活中,當一條信息被定義為秘密,并需要你保證不要把它說出去時,我們就會突然間產生一種強迫、焦慮的沖動,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另外一個人分享。很多人會將這種想法或者相應的泄密行為與人的品德、性格畫上等號,從而產生相應的影響。
不可否認,二者之間確實有一些相應的關聯。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之所以很難守住秘密,其實是因為自身緩解壓力的需求。
哥倫比亞商學院倫理學副教授邁克爾·斯萊皮恩博士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當人們保守秘密時,他們會遭受身體和精神上的傷害。一些研究也證明,保守秘密會顯著增加壓力荷爾蒙、影響血壓、抑制睡眠,導致心理問題和物質使用障礙,甚至增加慢性疼痛。而根據后續的研究調查發現,在當人們無意或有意地將這些秘密泄露后,他們生理的各項指標又會逐漸恢復到最初的健康狀態。

根據已知的研究表明,我們對秘密的分類至少有38 種之多,例如根據秘密重要性、屬性、被發現泄密概率等。這些復雜的保密分類系統,加上維持其運轉時所要消耗的精力,以及所帶來的身心健康方面的改變與影響,都成為我們有時在保守秘密時“比登天還難”的原因。
該如何做到守口如瓶?
寫下并銷毀。把藏在你內心的關于他人或自己的秘密寫下來,然后徹底銷毀。當清晰地看到寫滿秘密的紙張被銷毀時,你的潛意識也會受到相對應的暗示,降低心理的焦慮、內疚和愧疚感,從而更快地恢復到正常且穩定的情緒平衡水平。
向寵物敞開心扉。如果你家里有養寵物的話,它們是你最好的泄密對象。你可以放心地將積攢在內心深處的秘密向它們傾訴。通過語言的直接表達模仿真實的社交對話場景,所達到的解壓效果往往要比單純寫下來好許多。
了解秘密的重要程度與時限。如果有人說要告訴你一個秘密時,你可以先詢問獲得更多的信息,例如保密是永久性的還是暫時性的。研究表明,當人們知道保密有時限時,會大幅提高守住秘密的成功率與動力。另外,通過詢問還可以找出這是“小”秘密還是“大”秘密。這會讓你了解保守秘密的意義,以及泄密的后果,從而判斷你到底想不想繼續聽下去。
阻止對方告訴你秘密。如果你清楚自己真的不擅長保守秘密,可以主動向對方坦白自己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讓他人對你的誠實感到欣賞和尊重,也可以從根源上化解壓力的產生與泄密后可能導致的一系列社交關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