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來問:
139***9716:您好,我是一名初一的學生,我最近為了學習而焦慮,父母和老師們總對我說要努力,可是我很迷茫,我不知道“努力”真正要怎么做,并且我總想自律一點,可是每次都沒辦法做到,可是我真的想讓自己考得更好一點,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我該怎么辦啊?
這大概是不少小升初同學面臨的問題吧。小學階段推行的是“快樂教育”,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對于未來,對于成績,要求并不算高。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因為現行的高中錄取政策,使得學習節奏驟然加快,壓力也驟然變大。但是對于小升初這個轉折點,有著一個教育上和心理上的缺失環節。不少同學只知道老師和父母要自己學習成績好,但是不明白為什么要好。或者說對于學習成績好了,以后能考上好學校,會有好人生這種說法,并沒有從心底認同。
不錯,人生有無限種可能。并不是說在初中沒有取得好成績,甚至說沒有考上高中,考上大學,人生就完蛋了。有些人,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照樣成為優秀的人。但是我覺得,我們需要搞清楚的,是這些人并不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才成為優秀的人。而是這些人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照樣成為優秀的人。有些人是在其他地方有天賦,有些人是在走上社會之后更加努力,而只有非常非常少的人僅僅是運氣好罷了。相反,對于抱著“我不努力也能成為優秀的人”這種不切實際幻想的人,可以依仗的就只有好運氣了。我們嘲笑那個每天守著樹樁、等待兔子的農夫,卻不知道有時候自己就是那個農夫。
絕大多數的人,大概都是在每個年齡階段,有必須做的事情。初中的時候,就是學習,就是要了解這個世界的基本常識,養成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和習慣,確立以后影響自己一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了這個目標,才會有去努力的動力,才會逐漸地明白努力要去怎么行動。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校園是一生中最公平的地方。它的環境相對單純,沒有太多其他因素的干擾,只要肯努力、肯付出、肯吃苦,就會回報給你一個不錯的學習成績。現在才初一,以后的路還很長,也可以不必要一上來就給自己定下個宏大的目標。飯是一口一口吃的,事是一步一步做的。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先定下一個力所能及的目標。并且把這個目標進一步細化,自己知道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去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甚至可以把這個小目標分解成許多的小任務,給自己制定一個任務表,甚至可以細化到今天要認真聽課,今天要認真寫作業,今天要認真考試諸如此類的任務。
這樣的目標和任務,可能會讓人覺得枯燥,覺得乏味,甚至會讓人覺得沒有什么了不起。努力這種事,確實看起來一點都不酷。但是對于沒有捷徑的大多數人來說,努力才是讓自己更優秀的唯一途徑。至于為什么要變得優秀,大道理可能大家都聽得很多,已經不耐煩,覺得老套了。
但是,人本來就是要向上走的,不是嗎?
本期回復
何慕: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心理療愈書《這一杯,我敬的是年少無知》,以及《三國諜影》《網案演繹法》等長篇小說。
188****6552:小意,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很是迷茫,晚上睡不著,白天不想起,經常曠課,總是想干點兒什么,卻總是沒有開始或中途放棄,感覺大學上得好失敗,我該怎么辦?
小意:
來來來,聽資深“混子終結者”小意給出的偏方(開玩笑啦)。小意以為行動上的無力感(也叫失去掌控感)往往來自身體能量的匱乏。以小意的看法,你可以嘗試先戒掉熬夜,保持暮睡晨起(晚上睡不著,說明白天睡多了,所以,這一點要從白天不睡覺開始改變),再選一兩個容易操作和堅持下去的小運動,比如慢跑、散步等,先讓身體能量正常流動起來。等你拿到對身體的掌控感,就能看到內心對某些事情的熱忱,內在熱忱才是真正能讓行動持續下去的驅動力哦。到了這一步,就能拿回對行動的掌控感了。小意在這里敲重點啦!簡單的方法往往最有效,關鍵在于堅持,讓好習慣形成良性的循環模式。
小意相信每一個愿意審視自己靈魂的人,都有改變自己的意愿和堅持下去的勇氣。
期待你的改變哦!
181****7593:我感覺最近被同學孤立了,我們關系本來很好,不知道我做錯了什么,他們最近對我很冷淡。我把心思放在了如何調和關系上而導致成績下滑,我很想讓成績提升,但我完全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最近感到很焦慮很煩,完全不知道怎么辦。
小林:
哈嘍呀,小林在讀你的問題的時候,確實感覺到了一顆焦躁的心和混亂的思緒。
不過縱有千千結,總有挈領處。俗話說一心不可二用,在搞好同學關系和搞好學習之間,哪個對目前的你更重要呢?小林覺得,肯定是學習啦。你說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其實以小林多年縱橫學林的經驗來看,最好的方法就是專注專注再專注。天下難事,唯專注可破。當你把所有力量用在學習上,書本就是你朝夕相處的朋友了,似乎也沒有時間去關注什么被孤立之類的小事了。小林悄悄告訴你一個秘密:專注的人最帥最颯啦,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自然就會吸引和自己同在一個頻道的人。要知道,朋友可不是求來的,同在一個頻道的朋友才能帶來真正的共鳴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