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共重慶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書記文承梁的辦公室里,有兩把座椅正放在辦公桌的一側,其中一把材質較軟,扶手靠背都能恰到好處地滿足落座時的肢體支撐;另一把是木椅,是專為腰部力量薄弱、需要硬支撐的老者準備的。
“來我這兒的,大多是一些離退休的老同志,他們始終樂于奉獻。”文承梁特意在辦公桌對面放置兩把不同功能的座椅,以滿足大家就座的不同需求。
這樣的用心舉措,在整個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內并不少見。
探索實踐“互聯網+黨建”新模式,以便隨時隨地學;鼓勵退休黨員干部作為支部班子后備人員,更好為大家服務;分類建立“銀發人才庫”,助力清廉重慶建設……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這支擁有3個離退休黨支部、近百名離退休黨員干部的隊伍,曾多次被中央組織部、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委老干局等表彰。如今,他們正凝聚起離退休老同志的智慧與力量,培育形成具有紀檢監察特色的“銀發助廉”黨建品牌體系。
助廉之“根”
62歲的涂放姑有個習慣,每天上午10時,準時打開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支部微信群,學習當日推送的時事新聞或是查看相關通知。
是什么原因讓她如此堅持?
“就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為例,需要學什么,有哪些值得引以為戒的反面案例等,都能在相關信息中獲得。”
翻開之前的推送記錄,涂放姑仿佛有說不完的感悟。退休后,到處走走看看曾是她想要完成的第一個夢想,但如何在旅行期間保持“不掉隊”,也是她心心念念的。
“這些信息,能幫助我們及時準確地了解時政動態,要學什么,要知道什么,可以說是一‘屏’掌握。”涂放姑覺得這樣的方式,能讓老年同志在鋪天蓋地的信息中有針對性地看到重點,學習效果非常好。
學習效果好,正是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一直追求的。
2019年,為及時把黨的聲音傳遞給每一名黨員干部,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組織探索實踐“互聯網+黨建”新模式,在各黨支部微信群開設“學習在線”專欄,通過每個工作日的信息推送,推動離退休老同志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
學習的方式并不僅限于此。
7月23日,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組織委員周文彬,帶著一本由退休干部游義生自費編印的《養生之道薈萃》,前往退休干部李昌倫家。
一番看望交談后,周文彬又帶回了厚厚一沓由李昌倫手寫的書法作品,準備在開展組織生活時供大家分享交流。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這些文字,蒼勁有力,背后的含義,也耐人深思。”周文彬說。鼓勵老同志把對清廉的感悟揮毫落筆,是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將學習形式多樣化的體現,以提升學習興趣,筑牢助廉之“根”。
近5年來,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共推送時事新聞、廉潔資訊等6000余條,收到學習心得、體會文章百余篇,組織相關負責人和專家作形勢報告、專題輔導等會議和活動23場次。
助廉之“力”
要把近百名離退休老同志緊緊地團結在一起,需要一股堅定的力量。
這股力量是什么?
百歲離休干部吳宗熹,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3年4月10日,吳宗熹接到一份電話邀請,希望他為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同志詩書畫攝影作品交流活動貢獻幾幅墨寶。
“沒問題,我親自帶過去。”吳宗熹大聲回應。
當月12日,吳宗熹將新書寫的四幅書法作品帶去現場,當他被女兒攙扶著走進活動室時,在場的老同志無不動容。
吳宗熹堅持參加組織生活的背后,正是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狠抓隊伍建設、增強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有力舉措。
選好班子,為3個黨支部配備經驗豐富的書記和委員,并培養數名班子后備人員;緊貼實際,把政治性、知識性、趣味性結合起來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用心服務,鼓勵離退休黨員干部發揮余熱,增強老同志的榮譽感、歸屬感……
74歲的毛良秀就很有榮譽感。
6月初,為慶祝建黨103周年,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計劃在當月主題黨日,開展朗誦、唱歌等活動。但活動怎么策劃、交由誰主持,從機關工會專職副主席崗位退休的毛良秀成了不二人選。
接到任務后,毛良秀廣泛收集老同志的意見:“詩歌朗誦要有以廉潔之名,許公正之諾的氣韻”;“歌曲要唱出‘清廉’好聲音”;“應考慮設置一些與廉政文化相關的互動游戲,讓大家在寓教于樂中增強廉潔意識”……
毛良秀一一記下大家的建議,并迅速策劃形成活動方案,提請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把關。
不到十天時間,一場深情贊頌黨的偉大恩情表演活動準備就緒,并于6月14日成功舉辦。
“感謝大家的配合,更感恩組織的信任。”在毛良秀看來,從市紀委監委機關第一個離退休黨支部成立開始,大家便將各種事務當成自己的事,“這便是凝聚力和戰斗力所在”。
助廉之“行”
6月28日,重慶市九龍坡區銅罐驛鎮英雄灣村。
“要讓清廉之風吹遍村社每一個角落,就得構建風清氣正的農村基層政治生態、全面有效的基層監督體系”;“村民也是清廉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監督者,要積極鼓勵村民參與村務監督,確保村務運行的公開透明”……
深入了解當地情況后,15名離退休黨員干部就鄉村振興和清廉村居建設肯定了成就、獻出了良策。
這是由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聯合九龍坡區紀委監委機關退休黨支部組織開展的清廉村居建設專題調研,也是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探索統籌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銀發力量”,培育“銀發助廉”工作品牌的生動縮影。
聚力為黨添彩,力踐助廉之“行”。
為讓離退休老同志充分發揮經驗優勢,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總支鼓勵支持老同志走進企業、融入社區、深入鄉村,助力清廉重慶建設。
呂天慶、任德等同志深入村社調研,積極為防治基層微腐敗建言獻策;謝仲華充分發揮組工干部優勢,協調組建小區黨支部,理順小區物業管理;謝傳玉積極發揮信訪干部優勢,幫助調解鄰里糾紛、化解小區矛盾;李作憲及時反映社情民意,促成開通3209路小巷公交……
“一樁樁,一件件,是付出,也是回報。”當被問及在這個大家庭里堅持發揮余熱的感受時,李昌倫豎起雙手大拇指,說了句心里話,“自豪!”
而在文承梁看來,正是因為市紀委常委會的有力領導,以及每一位離退休老同志的“創優爭先”,才持續提振了市紀委監委機關離退休黨組織不斷奮斗的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