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皩ⅰ笔菓馉帉怪凶钪匾?、最活躍的變量。優秀的將帥是一支軍隊最重要的資產。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在戰爭的環境中,優秀的領導者究竟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孫子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這就是孫子所強調的“五德”。張預說:“五德皆備,然后可以為大將。”
關于“五德”,梅堯臣有一個經典的解釋:“智能發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能立威?!?/p>
《孫子兵法》強調靠智慧取勝,所以孫子對將軍的第一條要求就是“智”。我們常說,一念之差,決定戰爭勝負。這個“一念之差”,反映的就是決策者戰略素質的高低。
許多重大危機和瀕臨絕境的險情,往往會由于優秀將帥的正確處置而得到化解,轉危為安,轉敗為勝。也有許多高明的戰略計劃和即將到手的勝利,卻因為某個昏庸將領的失誤,或是一個愚蠢的決策,為敵人所乘,由安轉危,由勝轉敗。一把好牌,卻打爛了。
戰爭充滿了不確定性、復雜性、多變性和對抗性,只有具備杰出智慧的決策者,才能在這樣錯綜復雜的戰爭環境中,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判斷力,清醒地意識到眼前的優勢、劣勢,準確把握機會,做出最佳的戰略決策,也就是所謂的“智能發謀”。
與孫子同處春秋末期的孔子也講“智”。但是,在孔子那里,“智”排在第幾位?仁、義、禮、智、信,智在第四位。為什么?
因為兩個人討論的主題不同??鬃佑懻摰氖侵螄运鼜娬{倫理的作用;而孫子討論的是戰爭,只有在這樣充滿對抗性和不確定性的情境中,智慧的價值才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商場如戰場。這兩個領域充滿了不確定性,也都是充滿智慧對抗的領域。缺乏智慧的人立刻就會被無情地淘汰出局。所以,戰爭年代,最優秀的人才一定是在戰場;和平時期,最優秀的人才往往是在商場。
中國人喜歡講智勇雙全,所以我們打破孫子的順序,接下來看一下“勇”。什么是“勇”?“勇”就是勇敢、不怕死嗎?不是的。對于一般的士兵和基層軍官來說,當然要勇敢,要不怕死。但對于將軍來說,不怕死是遠遠不夠的。
“勇能果斷”。勇,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決斷力。關鍵時刻敢出手、敢拍板、敢承擔責任,甚至敢于冒風險。
吳起說:“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于狐疑?!睂婈爜碚f,最忌諱的就是該下決心的時候,猶猶豫豫,婆婆媽媽,瞻前顧后,最后錯失良機,陷入被動。
軟弱和猶豫,有時候是決策者所能犯的最壞的錯誤。官渡之戰是曹操與袁紹的一場戰略性決戰。袁紹為什么失敗?曹操為什么獲勝?
袁紹“多謀少決”,而曹操“得策輒行”。
有個詞語叫“多謀善斷”。在戰爭中,多謀,一定還要加上善斷。
戰爭充滿不確定性,所有決策都必須在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不可能等情況全部清楚了才行動。戰略的前瞻性也決定了任何戰略計劃都具有冒險性,從來就不存在絕對完美的方案。正如美軍反復強調的一句格言:一個不完善的決策,也比一個過時的決策好得多。
克勞塞維茨說,好的將帥一定具備兩種特質:一是在這種茫茫的黑暗中仍能發出內心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跟隨這種微光前進的勇氣。前者在法語中被形象地稱為眼力,后者就是果斷。
處事有疑非智,臨難不決非勇。中國當代那些軍人出身的企業家,王健林也好,任正非也好,最大的特質,大概就是殺伐決斷。
“五德”的第三項是“仁”。梅堯臣說:“仁能附眾”。戰爭是要死人的,為什么下屬死心塌地愿意跟你走?
吳起做魏國將軍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士兵受了傷,傷口化了膿。當時醫療條件不好,必須有人用嘴把他的膿血吸出來,否則就會感染。吳起把士兵的膿血給吸了出來。士兵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嚎啕大哭。有人不解,這位母親說:“你不知道啊,孩子的父親也是吳將軍的士兵,受傷,傷口化了膿,吳將軍為孩子的父親吸了膿血。孩子的父親非常感動,為吳將軍戰死了?,F在吳將軍又吸了我兒子的膿血,我不知道這個兒子又要死在什么地方了?!?/p>
所以,優秀的將軍,一定要善于用真心的關愛來打動自己的下屬,這樣才能換來下屬至死不渝的追隨?!叭省睆膩矶际橇紝⒌年P鍵品質。
但是光有“仁”還不行,還要有“嚴”。
“嚴能立威”。“嚴”就是嚴格的紀律。軍隊是要打仗的,沒有紀律,軍隊就是烏合之眾,根本形不成戰斗力。所以,UcKRsQdd+HPcbz8SkH78bA1d5FCLhi0pIivAfprhVaU=除了“愛兵如子”之外,軍隊帶兵還有一句話,叫“慈不掌兵”,心腸太軟的人,是帶不好隊伍的。
我們講了吳起的“仁”,再看吳起的“嚴”能到什么程度。 魏國的敵人是秦國。有一次吳起率領魏軍與秦軍作戰。雙方的軍隊剛列好陣勢,吳起還沒有下令,手下一名士兵就沖了出去,沖到秦軍的陣營之中,砍下兩顆人頭,又跑了回來,把人頭往地上一扔,很得意。吳起就說了一個字:“殺!”
許多人替這名士兵求情,這是一塊好材料啊,殺了多可惜。吳起說:“好材料是好材料,但是沒有命令就沖上去,這樣的兵必須殺。”
人頭落地。從此以后在魏軍形成了一個傳統,就是勇者不可以獨進,怯者不可以獨退。軍隊作戰,靠的是整體的力量。
所以,優秀的領導,仁,可以感動得你痛哭流涕;嚴,可以震撼得你膽戰心驚。恩威并用,剛柔兼濟,二者缺一不可。
我們最后看一下“信”?!靶拧弊詈笾v,不是“信”不重要?!靶拧焙苤匾詫O子把“信”放到了“五德”的第二位。
什么是“信”?“信能賞罰”,就是令出必行所帶來的高度信任。
戰爭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的不確定性。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沒有人知道明天自己會死在什么地方。但是對你的下屬來說,有一條必須是確定的,這就是你是可以信任的。信任是領導力的基礎。沒有信任,就根本談不上領導力。
你可能看過一部美國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的生命來找一個人?這就是軍隊的特點,它要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組織的每一個成員: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你都可以信任你的組織。
電視劇《亮劍》中,獨立團被日軍包圍,李云龍率領手下已經殺出來了,卻發現張大彪那個營沒有出來。李云龍說了一句話:“獨立團從來沒有拋棄過自己的兄弟?!甭暑I部隊立刻又殺了回去。好的軍隊,一定是上級信任下級,下級信任上級,平級之間相互信任。曾國藩的湘軍為什么能打仗?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
一支軍隊,如果它的精力不是用在對外作戰上,而是用在對內鉤心斗角上,這樣的軍隊規模再大,早晚也要出問題。
孟良崮戰役中,為何那么多的國民黨軍隊救不出一個整編七十四師?沒有人真心來救。國民黨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軍事,而在政治。
關于“五德”,《十一家注孫子》中的何氏也有一段精彩的論述:
非智不可以料敵應機,非信不可以訓人率下,非仁不可以附眾撫士,非勇不可以決謀合戰,非嚴不可以服強齊眾。全此五才,將之體也。
(摘自《善戰者說》)
一只鷹被羈在獵人設置的網里,它進行了多次沖擊,但未能沖出去,反而撞折了翅膀。
如此,麻雀們就來教訓它了。
“你飛的方向不對?!币恢宦槿刚f。
“顯然飛得太矮了。”一只麻雀說。
“照我看,”另一只麻雀說,“它根本就不會飛,要不怎么會一再地落入網里呢?!柄棾聊瑳]有回答。對于失敗的英雄,很難有人理解他的高度和價值。
——黃瑞云《落進網里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