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9月27日,我國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標志性設備之一——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正式建成。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因為它建在海拔382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由313部直徑6米的拋物面天線構成,且均勻分布在直徑為1公里的圓環上,所以被當地居民稱為“千眼天珠”。
監測太陽,守衛地球
在恒星中,太陽距離地球最近,它給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帶來光和熱,但一旦其猛烈活動,地球上的電網將會大面積損毀、衛星雷達性能及導航精度都將受到影響。為了了解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人類對太陽以及傳播路徑進行高質量監測,圓環陣由此應運而生。有了它,人類就能監測太陽的各種爆發活動,甚至監測太陽風暴進入行星際的過程,這對于研究太陽活動的規律以及預測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具有很大的作用。
朵朵“葵花”向太陽
圓環陣的每一個天線就像一雙眼睛,從太空中捕捉著太陽的射電信號。這些天線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面積龐大的圓環狀陣列,其正中央矗立著一座高達100米的中心定標塔。
當清晨的太陽冉冉升起時,太陽的光芒照亮千眼天珠的每一根天線,圓環陣所有天線就立即開始工作——它們一起向中心定標塔對焦校準,捕捉著太陽的射電信號。這些信號再通過復雜的處理,轉化為一組組數據,我們就能知道太陽的能量及活動情況了。當太陽高升后,它們如同“向日葵”一樣對準太陽,跟隨著太陽轉動,并且對太陽進行連續穩定的高質量監測,這為科學家提供了更多關于太陽的信息。當太陽落山后,圓環陣又開始進行射電天文觀測,它的眼睛可觀測銀河系深處的脈沖星信號,這些信號通過處理可形成一幅幅清晰的脈沖星圖像。
與現實環境較勁
圓環陣的場地非常大,但它并非在平坦的平原上,其最高處跟最低處地勢相差有30米,如此大的落差導致了中心塔無法建在標準的中心位置。另外,因為惡劣的大風天氣時有發生,所以中心塔不停晃動,這樣連接在圓環陣各個天線和中心塔之間的電纜線長短不一……經過科技工作者們的不斷調試,目前圓環陣每天能夠監測太陽達8個小時,視角能觀測到10個太陽半徑的連續穩定射電成像與頻譜觀測能力。
當然,這只是開始階段。如果圓環陣與隱世于貴州大山里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展聯合觀測,又會發生什么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