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為了穩固統治,除了實行有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外,也注重藝術的功能作用,使雕刻藝術成為宣揚國力和功績的重要手段。到了漢朝,國力強盛,統治者將美術視為歌功頌德、表彰功臣的有效方式,推動了大型紀念性雕塑的發展。故而秦漢時期的雕塑作品以空前的規模涌現出來,且風格迥異,在藝術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秦始皇陵兵馬俑代表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第一個高峰,其規模大、數量多、種類全,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群體雕塑藝術。當時的工匠運用寫實的表現手法,接近真人、真車馬的比例,形象生動地塑造出秦俑鮮明的個性特征。兵馬俑的制作工藝多樣,繪塑結合,綜合運用塑、堆、捏、刻等手法,注重對發髻、輪廓、五官、胡須等的刻畫,形神兼備、適當夸張,是中國雕塑史上的重大突破。
漢代雕塑作品種類豐富,其藝術成就突出表現在大型石刻上。霍去病陵墓石刻便是漢代石刻藝術的典型代表,其中《馬踏匈奴》是標志性石刻雕塑,展現了站立的戰馬胯下踩著仰面朝天的敵人的場景。
該作品采用循石造型、因勢取舍的藝術表現手法,保留了石頭原有的造型,運用圓雕、浮雕、線刻等手法稍加修飾,注重整體氣勢,不計細枝末節,堪稱“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馬腹部不作鑿空處理,大刀闊斧,加強了整體感,突出了敵人無法掙脫的困境。較之秦代兵馬俑的寫實風格,漢代霍去病墓石刻更加側重寫意,呈現出一種原始的樸拙形態,充滿了似與不似的意境之美。
總而言之,秦漢時期的雕刻藝術體現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精神,表現了中國工匠氣勢恢宏的藝術創作手法,在中國美術史上綻放出了奪目的光彩。
王亞軍,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