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風雨滄桑,75年燦爛輝煌。75年來,遼寧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砥礪奮進,守正創新,以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創造了1000多個我國工業史上的“第一”,在新中國的時空坐標上,鐫刻出華美的上升曲線,演奏出鏗鏘的時代樂章。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本刊特設“遼寧逐夢”欄目,推出75年遼寧逐夢歷程中的“共和國之最”,以饗讀者。
▲我國第一條燒結焊劑生產線
1989年,我國第一條燒結焊劑生產線在錦州市電焊條廠投入生產,該生產線的成功投產結束了我國不能以工業規模生產商品燒結焊劑的歷史。
▲我國第一臺250kg真空自耗凝殼爐
1987年,沈陽冶金研究所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250kg真空自耗凝殼爐,澆鑄出中國最大的鈦鑄件。
▲我國跨度最大的跨海大橋
1990年6月,大連普蘭店海灣大橋工程竣工,該橋橋長1206米,寬25米,共32跨,是當時我國跨度最大的跨海大橋。
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一個海上原油處理裝置
1986年3月30日,大連造船廠建成一座現代化大型海上石油開采裝置——海洋采油平臺生產模塊,這是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一個海上原油處理裝置,標志著我國已經能夠獨立制造海上油田開采所需的用于勘探、鉆井、采油全過程的成套設備。這座海洋采油平臺符合國際標準,日處理原油800千升、天然氣4萬立方米,是我國海上石油開發技術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我國大陸最早建成的一條高速公路
1990年9月1日,沈陽至大連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它是我國大陸最早建成的一條高速公路。沈陽至大連高速公路是國家“七五”時期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84年6月27日開工建設,全長375公里,1988年10月實現區段通車,1990年8月20日全線建成,被譽為“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的開通不僅實現了中國在高速公路建設和交通基礎設施方面的重要進展,而且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提升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最大的現代化船舶總裝廠
1990年11月,大連造船新廠建立,是當時我國最大的現代化船舶總裝廠,被譽為“巨輪的搖籃”。1995年1月,廠內中國最大的30萬噸船塢建成投產,為該船塢配套的900噸龍門吊是亞洲最大的吊車。該船塢可以承建VLCC(17.5萬至30萬噸)超大型船舶,為中國建造超大型船舶夯實了基礎。1995年年末,大連造船新廠累計完成船舶交工噸位86.8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2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