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需要不斷地創新,創作方法更是需要推陳出新,這樣藝術才能保持其活力和魅力。在水彩畫創作中,構圖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要素。它不僅是畫面的骨架,更是藝術家表達情感和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因此,在構圖上既要尊重傳統,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經驗,又要敢于突破,勇于嘗試新的創作方法,這無疑是對藝術家們的一種挑戰,但也是推動藝術不斷進步的關鍵。以水彩畫創作中的重組構圖為研究方向,對其起源、類型、方法等進行研究。
關鍵詞:水彩畫;藝術創作;重組;構圖
一、重組構圖的釋義
“構圖”一詞最早來源于西方美術,指畫面中物象的整體位置關系,也就是視覺形象在空間中的位置安排。構圖、色彩和造型是繪畫的三大形式要素。想要構成一幅好的畫面,必須在構圖的基礎之上加以造型與色彩,畫面無構圖則不成立。構圖有構成、構造等含義,具體是指藝術家在進行創作的空間中,主動地有意識地對畫面進行組織安排和情感表達,通過對形象的位置、大小、主次關系、色塊布局以及空間感等的營造,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靈感,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呈現給觀眾,通過獨特的視角和表現手法,使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這個過程當中,藝術家不僅要有深厚的繪畫技巧,更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使作品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有機整體。
重組構圖就是對構圖進行拆分與重組,即“事物—分解—變化—重組—作品”的過程。拆分與重組在平面構成中占據了重要位置,這是一種在二維平面上對視覺元素進行編排和組合的技巧,主要目的在于創造出具有美感的視覺效果。也可以解釋為藝術家通過打破客觀世界中原有的形象、空間、場景的構成,將原始的元素進行拆分,然后根據自我的規則和審美標準重新組合,呈現出全新的獨特的構圖。當代水彩畫家為滿足新時代發展對繪畫的需要,適應當下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在形式和內容上大膽創新,呈現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藝術作品。就同一主題作品而言,在表達方式上,藝術家也往往會有不同形式,最終呈現出來的表達效果也千姿百態。重組構圖是藝術家對畫面進行主動規劃安排的創造性活動,畫面上任何的形狀、色彩、形象、線條,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只是一味地對客觀自然進行如實寫照,不去主觀地對畫面進行歸納、組織、安排,是創作者缺乏構圖意識的體現。重組構圖是畫家根據主觀意識對畫面的需要,結合主體物象、陪體形象以及環境對其關系的影響,經過精心歸納、組織與安排處理,創造出和諧統一的畫面效果,以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形式美感,從而使作品能夠表現主題,抒發藝術家情感。
二、重組構圖的起源
創作者通過忠實描繪客觀自然世界和對象再現出來的客觀場景,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自然世界的真實與美好,這是寫實形式的表達方式。在具象繪畫中,除了寫實形式外,還有一種在寫實形式的基礎上通過變形、夸張等方法來表達創作者思想的形式表現,這種形式使作品能更直接地表達創作者主觀思想和情感。進入20世紀后,重組構圖作為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應運而生,使人對自然空間、物象觀察與表達的固有思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現當代水彩畫領域,重組構圖已成為最具共性的創新方法之一,不僅能夠展現藝術家的個人風格和創作理念,也為觀賞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和思考角度。
最早應用重組構圖的藝術家被認為是現代藝術創始人畢加索。以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為例,通過色彩對比和人物的動作表情表現,畫面上呈現的是一張看似雜亂無章的面孔,眼睛、鼻子、嘴唇完全錯位擺放,面部輪廓結構被扭曲切割得支離破碎,好似在捂臉大哭,淚如雨注,使人感受到畫中人物歇斯底里的悲慟。畫面當中的所有元素都是被分解變形之后重新組合,形成一個全新的形象和畫面,畢加索在一個平面上靈活運用多維視點創造了更立體的效果,后被稱作立體主義。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傳統的寫實性繪畫已不能滿足當代觀眾的審美要求。重構性繪畫應運而生,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思想內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觀眾。
三、傳統的構圖形式
就構圖而言,就是創作者在創作之前根據特定主題的要求對物體進行有意識的安排和組織,構建出不同形式。構圖可以千姿百態,有創造性和敢于挑戰的藝術家往往能夠推陳致新。不過構圖的基本形式又是有限的,下面列舉一些基本的構圖形式。
第一,長卷式構圖取景。這是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構圖方式,畫面不易受尺幅的限制,充分發揮敘事性和時間性。它通過畫幅的延長、空間的自由組合、連續性的繪畫手法以及獨特的裝飾效果,為觀者帶來了一種獨特的視覺體驗。畫面巧妙運用散點透視原理,來實現多維空間效果。
第二,圓形構圖取景。圓形構圖是指畫面中的主體呈圓形或者以圓形為框架的構圖方式。這種構圖方式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圓形區域內,有助于突出主體并增強畫面的整體感。其特點是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柔和性和聚焦性,通過對特定景物描繪,讓人們產生全新的認識。
第三,中心式構圖與縱式構圖。中心式構圖指將主要視覺元素安排在畫面中心部位,整個畫面只有一個視覺中心,能夠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穩定性,使畫面主題突出。縱式構圖,強化了畫面縱向排列和延伸感,給觀賞者一種直立感和向上感,縱式構圖可以是“I”形或類似形狀。這種構圖能夠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和深度感。
第四,散點式構圖與滿幅式構圖。將畫面中各個形象分散排布是散點式構圖的表現,背景面積大于形象面積。在這種構圖,物象往往呈“點”狀“點”狀,在畫面中以“簇”狀分布。在運用散點構圖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防止畫面散亂無序,漂浮不定。可以用隱形的結構線和結構形將各個“點”串聯起來,使其相互呼應,形成內在聯系。滿幅式構圖與散點式構圖正好相反,其畫面中形象充滿整個視覺點,幾乎沒有背景空間,畫面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飽滿,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感。
第五,三角形構圖。三角形構圖是藝術家們較為常用的構圖之一,可以分為正三角、倒三角和側三角。正三角構圖具有較強烈的穩定感和崇高感,具有穩重、沉靜、莊重的特點,在古典肖像畫中最為常見;倒三角表現為具有不穩定性和險峻的動感形式,給觀賞者的感覺是受到威脅的平衡,會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刺激;側三角具有動向感和奮力感。
除了以上的基本構圖方式以外,還有對稱式構圖、均衡式構圖、環形構圖、對角線構圖、弧形構圖、S形構圖、碎片拼接構圖等等。實際上,構圖形式遠不止這些,有創造力的藝術家絕不會生搬照抄,他們靈活運用原有的構圖形式,舉一反三,創造出新的構圖形式。因此,水彩藝術家們在傳統的構圖形式上進行提煉、融合、創新,運用一系列的方式將時間、空間和形象進行拆解再重組,相互交融,大膽創新,為水彩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四、水彩畫創作中重組構圖的類型
重組構圖繪畫不用尊重世間萬物及客觀自然場景,而是主動地對時間、空間和形象進行解構和重組。這種過程不僅要求藝術家具備深厚的藝術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還需要他們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勇于創新的勇氣。通過重組構圖,藝術家能夠創造出令人震撼和深思的視覺效果,從而傳達出他們獨特的思想和情感。這種繪畫構圖方式能夠激發觀眾的思考和感受,引領他們進入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一)形象重組構圖
人們通過視、聽、觸等感覺器官,在大腦中形成對客觀事物的重現。就形象重構來說,一種是通過藝術家對事物客觀形象進行加工、提取或簡化,創造出新的形象;一種是藝術家通過某一客觀形象得到靈感后進行變化加工,創造出的新形象。在從分解變化到重組過程中,畫家應具備強烈的構圖意識,主動地有意識地安排各個形象的關系,不能被動地模仿客觀自然。
(二)時間重組構圖
時間重組,即打破時間的先后順序,將故事中的時間線打亂、回溯或跳躍,以非線性的方式重新排列事件,以達到特定的藝術效果的重構方法。時間重組畫面具有靈活性、創造性和藝術性的特點,時間上的重構,能夠簡單明了地將藝術家的內心意圖表達出來,可以帶給觀者邏輯上的強烈沖突,以及思維的跳躍。
(三)空間重組構圖
空間重組是指將不同位置的空間元素,根據藝術家的創作需求,重新安排組織在同一畫面當中的構成形式,是藝術創作中的獨特手法,也可理解為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空間安排在同一個畫面中。空間重組構圖打破人們對自然空間的固有認識,能夠創造出一個具有極強超現實感和視覺沖擊力的藝術作品。
五、水彩畫創作中重組構圖的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水彩畫藝術創作的歷程中,藝術家不斷創新和發展水彩畫的構圖形式,來適應新時代人們對美的追求。當代水彩畫在構圖形式上進行了大膽的突破和改進,藝術家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構圖規則,而是在繪畫創作中加入更多現代元素和表現手法。這不僅體現了水彩畫藝術的創造性和獨特性,也反映了社會多元化的包容性。
(一)形象重組構圖法
形象重組法是指創作者通過視覺感官和自主意識對物象進行拆解、變化、組合后形成的形式。先將客觀形象拆解為單獨的個體,再通過主觀意識將拆解后的個體進行形象變化,最后將變化后的形象按照創作表達進行排布組合。
(二)形象重組錯位法和嫁接法
形象重組錯位法是指創作者有意識地將物象拆分后重組,并在原本的基礎上進行移動,使畫面構圖形成錯位形式,讓整個畫面富有視覺沖擊力。嫁接在生物學當中經常出現,即將某一種植物通過人工手段接在另一不同類的植物上,最后成活為新的植株。形象重組嫁接法即將某一物體形象截取一部分嫁接在另一形象之上,形成新的形象來表達創作者的思想與情感。其在重組構圖中比較特殊,可作為一種全新的構圖形式助力水彩畫創作。
(三)時間與空間重組構圖法
空間重組和時間重組兩種構成形式大致相似,在畫面中既可獨立運用,也可同時出現在同一作品當中,其特點都是作者在創作中對不同時間、空間的事物進行主觀意識布置、安排。時間、空間重組構圖與形象重構確實存在顯著差異。形象重組主要是創作者針對某一特定客觀物象進行單獨重構。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會選取某一具象的形象,運用自己的創造力,對這個形象進行拆解、變形或與其他形象進行組合。而空間和時間重組構圖是創作者對整個客觀場景進行全面性的重新組合之再構建,這種重組方式需對畫面中的各個元素進行重新布局安排,旨在打破傳統的透視和比例規則,以及人們對空閑和時間的常規認知。以下是關于空間和時間重組構圖的六種主要重構方法:
一是并存法:以并列的方式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元素組合在一起,不需要考慮二者之間是否統一,通過直接并置,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連續性。二是重疊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時間或空間中的元素重疊在一起,圖像與圖像之間相互透疊,融合成一幅作品,強化畫面的層次感和深度。三是交融法:這種方式強調將兩個及以上的時間、空間元素,按照特定的秩序排列組合在一起,并使得這些元素的邊緣與畫面相互交融、滲透,使畫面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四是植入法:將一個畫面置于另一個畫面當中,形成一幅新的完整畫面。畫面可以是獨立的個體,用色調進行銜接,也可用某種共同元素進行呼應銜接,使畫面產生強烈的對比和沖突,從而引發觀眾的聯想和思考。五是分割法:將一幅完整的畫面分割成幾部分,增強畫面的形式美感,每個部分又能作為單獨成立的作品。六是錯位法:這里的錯位法與形象重組構圖中的錯位法有些許相似,是指在分割法基礎上對畫面進行錯位平移拼接,打破畫面的平衡感和穩定感,給觀賞者提供想象空間,使畫面構圖富有極強的形式美感。
六、結語
在藝術創作中,構圖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它涉及對畫面元素的巧妙安排與布局。構圖也是水彩畫創作中形式美感的集中體現,增加了畫面的靈動性和創意性。這一過程中藝術家基于題材、主題思想和形式美感的考量,將自然界的形態轉化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形態。構圖不僅是一種有目標、有意識的創造性活動,更是藝術家表達自我和展現藝術才華的重要方式。通過精心組織和協調畫面元素,藝術家能夠實現畫面的和諧統一,并創造出獨特的形式美感。
參考文獻:
[1]王莫涵.當代水彩畫創作的多元化表現探究[J].美與時代(中),2023(4):39-41.
[2]馬榕.論水彩畫創作中構圖的重要作用[D].武漢:湖北美術學院,2020.
[3]張曼琳.試論現代繪畫作品中的構成關系:以巴爾蒂斯和阿利卡為例[J].美與時代(中),2018(9):86-87.
作者簡介:
尹桂美,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畫研究。
許衛朕(通訊作者),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