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上市公司收購大股東或關聯方的資產,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無論上市公司給出的理由有多么充分,往往都難逃利益輸送的質疑。但是,并購重組是資本市場永恒的主題,即使市場有質疑,該啟動的并購重組,同樣需要推動,這也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體現。個人以為,對于上市公司收購關聯方資產,不妨通過建立利益捆綁機制打消市場的疑慮,具體層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由標的資產方(重組方)作出更長時間周期的業績承諾;二是上市公司董監高的薪酬與重組方的業績承諾掛鉤;三是在重組方業績承諾無法兌現的情形下,由大股東承擔補償責任。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皮海洲(獨立財經撰稿人):將五大行股價的頻創新高歸結為市場對高股息的追捧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實際上,高股息只是市場炒作銀行股的一個漂亮借口而已,是銀行股炒作的一塊遮羞布。銀行股上漲尤其是五大行股價頻創新高的真實原因是,五大行是重要的權重股,是護盤的利器。實際上,國家隊通過銀行股的炒作也達到了維護指數穩定的目的。盡管目前真實的上證指數或許已經跌到了2200 點附近,不少個股股價創出了近年新低甚至歷史新低,但至少在表面上,目前的上證指數還站在2800 點之上,甚至還維持著新股的持續發行。這就是推高銀行股的妙用,也是銀行股受到炒作的真實原因所在。http://weibo.com/phz168
郭施亮(財經名博,職業投資者):美聯儲降息在即,但這一次美聯儲采取的是短暫降息還是采取趨勢性降息,仍然存在一定的變數。如果只是采取短期降息的措施,聯邦基準利率只是小幅下降,那么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也會比較有限。特別是對新興市場來說,美聯儲接下來的降息力度如何、降息周期如何,都會影響著新興市場的資金回流速度。當前美國通脹率距離當初鮑威爾定下的2%目標還有一些差距,只要美國通脹率無法達到2%的目標水平,那么美聯儲的降息力度也可能會比較有限。一旦美國通脹率再度反彈,那么美聯儲的降息動作也會顯得更加謹慎了。因此,對這一次美聯儲的降息動作以及降息力度,還不能夠抱有太樂觀的預期。http://weibo.com/gsl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