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個股方面,陸股通成交活躍股包括貴州茅臺(600519)、寧德時代(300750)、立訊精密(002475)、美的集團(000333)、邁瑞醫療(300760)、農業銀行(601288)、中國平安(601318)、工商銀行(601398)、比亞迪(002594)、五糧液(000858)等。
近日,A股銀行股逆市走高,工農中建四大行刷新歷史新高。銀行股持續上漲的原因之一,是高股息資產受市場追捧。此外增量資金邏輯也是一重大推動因素。興業證券指出,銀行股持續上漲背后,一方面是今年追求高勝率和確定性環境下,市場對紅利低波方向的追逐,但更重要的是增量資金的變化。今年銀行板塊主導性的增量資金主要有兩塊:保險資金+ETF被動資金,這兩塊資金對銀行股均有較高比重的配置,成為銀行股上漲的重要驅動。
對于銀行板塊后期走勢,銀河證券發文表示,經濟和信貸保持偏弱格局,政策持續助力穩增長,強化逆周期調節,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做好“五篇大文章”,有利于銀行信貸總量保持合理增長、結構優化。與此同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導向不變,利好銀行資產質量和風險預期改善,銀行板塊紅利價值值得繼續期待。
具體來看,7月經濟數據延續需求端偏弱格局: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低于6月增速但高于去年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32%,增速環比繼續回落但表現好于去年同期,基建和地產投資增速仍在下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7%,優于6月和去年同期表現;出口金額同比增長7%,較上月增速放緩;PMI為49.4%,維持在榮枯線以下,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強化逆周期調節,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1)信貸總量趨于合理增長,結構優化,定價下行。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8%。普惠小微和制造業中長期貨款同比分別增長16.5%和18.1%。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68%,同比下降0.51個百分點。(2)政策有望加碼,著力支持經濟增長。報告指出要加強逆周期調節,相較一季度,跨周期調節的表述被刪除,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影響,在全年經濟增速“保5”的訴求下,不排除后續仍有降準降息的空間。(3)貨幣政策框架將持續優化,更加關注利率市場化。(4)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導向不變,總體利好銀行風險預期改善和不良風險釋放。
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1“)五篇大文章”成效逐步釋放,資金結構優化。圍繞“五篇大文章”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延續高景氣度,銀行信貸結構面臨改善契機。(2)中小金融機構各類指標處于合理區間,改革化險穩步推進。截至6月末,全國共有中小銀行3830家,資產115萬億元,占整個銀行業總資產的28%;貸款余額62萬億元,有將近80%投向了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改革化險堅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同時優化區域金融布局。(3)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持續助力保交房、穩定房企現金流。目前,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5392個,審批通過的融資金額近1.4萬億元,銀行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保持了穩中有增的態勢。從目前披露半年報的上市銀行來看,對公房地產貸款敞口多在10%以下,風險基本可控,但實質性改善仍取決于銷量拐點。
政府債持續驅動社融增長,信貸需求偏弱:7月新增社融7708億元,同比多增2342億元。政府債與企業債是社融增長的核心驅動,信貸需求偏弱延續,票據沖量現象明顯。截至7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貨款余額251.11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繼續放緩;7月單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600億元,同比少增859億元,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融資需求偏弱。

對于整個A股市場,市場信心提振仍是關鍵。一些有利的因素或將支撐市場表現,一是美聯儲釋放9月降息信號,國內貨幣政策空間回旋余地或因此增加;二是政策積極推動落實改革及穩增長政策提振基本面預期,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會上,發改委表示將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大規模設施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三是市場估值合理,具有比較優勢。
行業及主題配置方面,據華龍證券觀點:(1)關注政策導向帶來的市場機會。國家能源局等印發《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目標到2027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2)關注行業景氣提升機會。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262萬部,同比增長125%,環比增長11%。(3)中報業績發布期,關注業績改善方向。(4)美聯儲降息之前仍可關注周期、金融等方向。行業關注:電子、TMT、汽車、機械設備、有色金屬、建筑材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家用電器等。主題關注:一帶一路、新質生產力、碳中和、國企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