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專業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結合專業和課程特點,圍繞教學觀念、課程設置、教師培養和評價體系四個方面提出了教學設計建議,并以電池系統裝配與調試模塊為例進行了教學實施,為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課程思政 教學設計 新能源汽車
1 “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與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息息相關。因此,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努力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三全育人”新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也明確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培養方向[2]。目前,汽車產業中,新能源汽車制造與檢測、智能網聯汽車制造與檢測發展迅速,行業面臨快速轉型升級,這也使眾多企業迫切需要大量能夠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對學校的培養方向和目標提出了要求。在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學校的重點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技能和技術,更要關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勞動素養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高職課程體系中,“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是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專業必修實踐課程,對接1+X證書,是實現課證融通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實踐課程。實踐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更需要重點去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3]。這門課程的特殊性也決定了課程思政融入的必要性。第一,“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主要是針對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等高壓部分進行裝調測試,涉及高壓安全部分,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識及規程意識,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操作。第二,此門課程是一門實踐課程,與學生未來工作崗位息息相關,學生在實踐中的操作素養直接影響未來工作崗位的職業素養,因此,必須從細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在“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專業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非常必要。
2. “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建議
對于“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課程的思政教學設計,理清整體的課程設計思路、把握課程定位至關重要。如何將課程思政巧妙融于課堂教學,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素質能力,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2.1 改變教育觀念
追求技術性與思政性并重,強調在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技術的學習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4]。在教授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技術的同時,融入相關的思政元素,如工匠精神、環保意識等,使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同時,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改變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采用任務驅動式方法,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最終能提出問題,形成閉環。使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掌握技能,同時提高解決問題、主動思考、勇于探索等個人能力,實現德育、智育雙重目標。
2.2 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專業教師應在專業課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學中。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思考人生價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意識。
2.3 思政融入教學,共塑三師型教師
專業教師應與思政教師加強溝通交流,共同研究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學。通過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學方法等方式,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共同提升思政育人能力。聚焦師德師風文化建設,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師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教學能力專題培訓等各環節,使全體教師普遍增強對專業育人、課程思政育人的理念理解和技能掌握,從 “雙師型”教師上升為懂思政、會思政的“三師型”教師,成為職業教育領域的“多面手”。
2.4 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對“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的課程特點,結合思政德育的培養目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改進結果評價: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時,除了理論考試成績,更多應關注學生的實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結果評價中應包含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考核,如工作態度、團隊寫作能力和安全意識等[5]。
(2)強化過程評價:在過程評價中,可以特別關注學生的思政德育表現,如學生的道德觀念、價值觀、行為習慣等。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訪談等方式來評價學生的思政德育表現。
(3)探索增值評價:增值評價應關注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而不僅僅是最終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跟蹤學生的學習軌跡,觀察他們的成長和變化,給予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在增值評價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提升能力[6]。
(4)健全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應建立在多元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多個方面。這可以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在綜合評價中,應強化思政德育的權重,確保思政德育的培養貫穿于整個課程學習過程中。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3 “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課堂中,在教學過程中,將課程思政落實的要素進行分解,對課程思政融入的形式進行細化。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以專題的形式進行講授,分為一個個模塊,將課程思政教育貫穿教學活動始終,注重課程思政的價值引領作用,在使本專業學生掌握實踐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為了使學生掌握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的基本理論、技術和方法,能夠獨立完成新能源汽車的裝調與測試工作,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工匠精神和環保意識,提高職業道德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圍繞課程思政目標,梳理課程標準。根據課程總體目標,拆分課程教學內容,根據專業層次劃分為48-64學時,十大模塊,在每個模塊中和教學場景中適當合理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具體的教學設計見表1所示。
4 “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思政教學實施
根據課程的整體安排,進行教學實施。基于不同模塊,合理設置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思政目標。靈活利用案例教學、實踐教學、任務驅動和互動教學等方法開展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學中做、做中思、思中學”,不斷夯實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電池系統裝配與調試這一模塊為例,設計具體的教學實施,如表2所示。
5 結論
“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作為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核心實踐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該課程緊密對接職業教育1+X標準,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專業技能培訓。在這一背景下,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之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我們巧妙地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確保學生在掌握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專業技能的同時,能夠培養出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這樣的培養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更是對黨和國家人才培養目標的積極響應,真正實現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
課題項目: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課程思政”專項課題(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1+X職業技能培訓 項目編號:2022YKSZ014);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基于機器學習的混合動力汽車預測能量管理策略研究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22KY1073)。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6-12-09(01).
[2]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2020-10-13)[2020-10-17].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3]劉港,羅婷劼,孔澤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原理與檢修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J].時代汽車,2022(06):73-74.
[4]吳慧,李雯.汽車涂裝技術課程思想政治教學設計探索與實踐[J].時代汽車,2023(22):102-104.
[5]胡鼎.課程思政與高校體育課程融合的實踐路徑[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11):108-109.
[6]王媛媛.課程思政背景下增值評價在職業教育中的價值與實踐——以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為例[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