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著眼于檔案數智化轉型對檔案工作者素養的新要求,提出“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概念,即檔案工作者將數智科技運用于檔案工作,破解其中的各種問題,助推檔案工作轉型與變革所具備的情意、知識和能力等因素的集合,主要由數智意識、數智知識、數智技能、數智態度和數智倫理構成。它的培育需要檔案工作者、檔案業務單位和政府部門協同發力。
關鍵詞:檔案工作者;數智化;數智科技;數智素養
分類號:G271.6
Data-intelligence Literacy of Archivists: Background, Connotation Composition and Cultivation Strategies
Kang Li1, Nie Yunxia2, Chen Qingyi3
(1. Hainan Provincial Research Base for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Haikou, Hainan 571100; 2. College of Soci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 3. School of History and Archive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archives for the performance and capacities of archivists, the concept of data-intelligence literacy of archivists is proposed. It is defined as the collection of emotions,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that archivists possess when applying data-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archival undertakings to solve various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archival undertakings. It is believed that it mainly consists of dataintelligence consciousness, data-intelligence knowledge, data-intelligence skills, data-intelligence attitude, and data-intelligence ethics. Its cultivation requires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archivists, archival organizations,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Keywords: Archivist; Digital &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Data-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ata-intelligence Literacy
檔案工作者是檔案工作的主體,其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檔案事業發展的速度與質量。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以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為核心的數智科技推動信息生態空間邁入數智化發展的新階段,并持續影響著檔案工作的方方面面。為了有效應對這一變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充分發揮數智科技在檔案事業中的賦能作用,提升檔案工作者的素養迫在眉睫。故而,檔案工作者素養提升問題引起了學界和業界的關注,相關探討也日益增多。歸納起來,研究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著眼于社會智慧化發展趨勢,分別闡述面向智慧城市、智慧校園的檔案工作者信息素養需求及提升舉措[1];二是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沖擊,尋求大數據背景下檔案工作者的素養更新,主要涉及檔案人員數據素養提升的緣由、檔案人員數據素養的內容及其存在問題和提升對策等[2-3];三是針對檔案數字化的要求,國外學者確定了檔案管理員在文檔數字化方面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包括技術能力、專業能力、個人能力、社會文化能力和管理能力等[4];國內學者則給出了提升高校檔案工作者數字化素養的建議[5]。學者們從不同側面呈現了數智環境下檔案工作者所需的素養內容及相應的養成路徑,但現有研究多聚焦于某個特定方面,存在著視角偏窄、構成要素不全等問題,更缺少直接以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為對象的探討。鑒于此,本文聚焦數智化對檔案工作者的新要求,闡釋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出場背景和內涵構成,進而提出數智素養的培育方略。
1 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出場背景
1.1 檔案工作數智化轉型的要求
從實踐來看,數智科技的蓬勃發展帶動產業數智化不斷走向縱深,檔案工作也由數字化階段向數智化方向邁進,日漸轉化為“檔案+數字技術+智能系統”的形式。在此階段,檔案工作注重挖掘和分析數據的價值,著力追求數據賦能和技術賦能,表現出信息資源數字化數據化、技術手段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模式協同化綜合化、服務方式高效化精準化等特征[6],其所采用的技術更加先進多樣,不僅包括了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還涉及數字孿生、元宇宙等技術。融入數智科技的檔案工作為檔案工作者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其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期待檔案工作者加強學習、形成新的素養以增益其職業適應力的呼聲日趨高漲。為此,2019年發布的《檔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以下簡稱《繼續教育規定》)強調,檔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除了基本知識和專業知識外,還應當包括檔案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等。[7]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第十一條規定“國家加強檔案工作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高檔案工作人員業務素質”。[8]
1.2 檔案工作者素養培育實踐的需要
面對檔案工作數智化轉型的需要,國內不少檔案部門開始嘗試將數智科技融入檔案工作者培養過程,以提升檔案工作者的業務能力。但調查發現,現有的檔案繼續教育內容對數智素養的關注依舊較為薄弱,難以滿足數智環境下檔案工作的需要。根據劉淑玉的調研結果,當前在最應加強的檔案學習內容和技能方面,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檔案信息化、檔案咨詢與檢索應用、檔案分類與編目[9],可見檔案部門的繼續教育與新技術場景下對檔案工作者的業務水平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這一局面產生的原因包括:部分檔案部門對新技術關注不夠、檔案培訓師資不足;檔案領域整體缺乏對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研究,尚未形成可供檔案部門、培訓機構和檔案工作者參考的數智素養培養框架。目前的研究雖然提出了數字素養、數據素養、人工智能素養等相關概念,并就其內涵進行了闡釋[10-11],但如前所述,這些概念的意涵所指均只針對數智環境下檔案工作者素養的某個(些)方面進行專門討論,并未揭示其應涵蓋的全部內容。進入數智化階段的檔案工作在環境、對象、內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變化,其所面臨的技術更富集、場景更多態、任務也更復雜。這就意味著,檔案工作者需要的已不只是數字素養、數據素養或人工智能素養這些單一的素質,而是融匯了數字素養、數據素養和人工智能素養的綜合素養。
2 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內涵與構成
2.1 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內涵
由文獻來看,目前對數智素養概念的討論尚未廣泛展開,只有少數領域的學者對其進行了初步闡述。如在界定圖書館員的數智素養時,李惠娜指出其是館員適應數智化、數智融合、數智賦能等數智環境下生活、學習、工作所需的數智融合能力。[12]在教育領域,許亞鋒等認為數智素養是人們在數智時代為了完成學習、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的目標,合理、有效且符合倫理地融合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處理、分析多種類型數據的能力。[13]對于會計教師來說,數智素養是“數據素養”和“智能素養”的融合,具體包括數學和數字智能、邏輯推理和數據分析等能力的結合。[14]可見,學者們主要是從能力的角度來界定數智素養,強調它是數智時代的產物,是特定對象融合運用數智技術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品質。參照以上定義,本文把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描述為:檔案工作者將數智科技運用于檔案工作,破解其中的各種問題,助推檔案工作轉型與變革所具備的情意、知識和能力等因素的集合。簡言之,就是檔案工作者在數智環境影響下沉淀而成的與檔案數智化有關的修養體系。
根據定義,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概念包含三層意思:在類型歸屬上,它是數智時代檔案工作者的一種職業素養,帶有強烈的職業屬性和實踐特征。它衍生并服務于檔案工作的數智化轉型過程,以數智環境下的檔案工作需求為基點,以解決檔案工作數智化過程中的問題為旨歸,為數智環境下的檔案工作發展提供支持,并隨著檔案工作數智化的進程而變遷??梢哉f,緊扣檔案工作數智化實踐,生發并落腳于檔案工作數智化發展的需要,既是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價值所在,也是其區別于其他領域專業人員數智素養的獨特之處。在技術取向上,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具有顯著的數智特點,它是在數智科技興起且在檔案領域的應用基礎上形成的,是檔案工作者的個性特質與數智科技的有機融合,主要承載檔案工作者借助數智科技促進檔案工作的品質和能力。在內容構成上,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涵蓋了數字素養、數據素養和人工智能素養的內容,代表了檔案工作者素養發展的新方向;加之數智時代的檔案工作者除了要熟練掌握各類數智工具的使用外,還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積極參與其中的態度和決心等,這表明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是一個綜合性的力量體系。
2.2 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構成
從理論和邏輯上講,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是數智素養的延伸形態,它的構成理應順承數智素養的維度特征。[15]而數智素養是一個多層次、多要素的內容體系,包括態度、知識、技能和倫理道德等多個維度。據此并結合素養形成規律(感受—反應—內化—外顯)和特征,本文認為,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主要由數智意識、數智知識、數智技能、數智態度和數智倫理五個部分構成。
(1)數智意識
數智意識是指檔案工作者對客觀存在的與檔案數智化相關的活動和事物的主觀反映,即對檔案數智化相關活動和事物所持有的察覺和關注的心理狀態,代表著檔案工作者對檔案數智化的覺知程度和水平。就內容而言,其主要涵蓋了數智影響意識、數智需求意識、數智應用意識和數智安全意識等。其中,數智影響意識是指能夠敏銳地感知數智化的存在、變化及其對檔案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數智需求意識是指基于對數智化重要性的認識,能夠關注和察覺檔案工作究竟需要哪些數智科技;數智應用意識指能主動嘗試應用數智思維和工具去解決問題;而數智安全意識則強調檔案工作者能夠意識到數智科技在給檔案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新的風險隱患,進而樹立起安全防范意識并用以引導檔案工作的開展。就作用來看,數智意識是數智時代檔案工作者必備的基本素養,也是其他數智素養養成的先決條件,它的存在狀態直接影響著檔案工作者其他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2)數智知識
數智環境下,面對檔案事業的深刻變革,學習和掌握數智知識對檔案工作者而言具有特殊意義,它能夠拓展檔案工作者的認知視界,為其獲得和提升數智技能奠定基礎。檔案工作者應具備的數智知識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描述性知識,涉及數智科技及檔案數智化方面的事實、規則、發生的事件和個人的態度等。[16]如數智科技的內涵、特征和發展情況,各種數智科技的原理與運作機理,數智科技與檔案工作的關系及在檔案工作的應用場域等。二是技能性知識,也稱方法性知識,具體可分為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其中,程序性知識指向的是使用數智科技完成檔案工作任務的操作步驟和規則。[17]策略性知識指向的則是運用數智科技的策略信息,包括如何充分發揮數智科技的功效、識別檔案工作中應用數智科技的場景和時機,以及針對不同場景和任務選出最恰當的數智化方案等。三是價值性知識,其反映的是檔案工作者對數智科技所起作用的評價和感受。作為價值和認知交匯的文化載體,它會左右檔案工作者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而影響其行為活動。豐富的價值性知識能夠讓檔案工作者明晰數智科技對檔案工作的創新意義,培養對檔案數智化的價值認同感,進而達成技術主義和人文主義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3)數智技能
數智技能是指檔案工作者在認知、學習和應用數智科技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能力,代表了檔案工作者的數智思維水平和對數智科技使用的掌握情況。數智技能構成了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核心,也是檔案工作者數智勝任力的關鍵,嫻熟的數智技能可以幫助檔案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效應對數智環境下檔案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挑戰,助推檔案工作的快速轉型。檔案數智化活動不僅涉及數智科技的應用,還含括通過數智知識和思維做出決策、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這就意味著檔案工作者的數智技能著重體現于認知技能和操作技能兩個層面。所謂認知技能,就是從數智化的角度來思考、分析和判斷檔案問題,獲得新的發現與方案的能力。具體表現為:對數智科技發展現狀、趨勢及應用場景的觀察能力;對數智科技之于檔案工作的可靠性、適切性及風險的判斷能力;利用數智科技進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突破思維定式,運用數智科技提出創造性工作思路和方案的創新能力等。作為檔案工作者數智思維能力的綜合體現,數智認知技能可以助力檔案工作者深入數智世界和檔案工作內部,發現檔案工作在數智環境下的規律和機遇,尋得新的決策模式。所謂操作技能,是指將各類數智科技運用于檔案工作,解決其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從而滿足檔案工作數智化發展要求的能力,包括選擇適用的數智科技并準確評估和防范風險的能力,運用數智科技快速高效地解決各類業務問題的能力,以及維護常用數智工具的能力等。
(4)數智態度
根據計劃行為理論,態度是影響行為的關鍵內生變量,積極態度驅動積極行為而消極態度阻滯積極行為。[18]如同對其他事物一樣,檔案工作者在運用數智科技的過程中,對數智科技和檔案數智化會產生評價、看法和情感指向(如愛憎、好惡、贊成與反對等),從而衍生出相應的態度,并直接影響檔案工作者的行為選擇。一般來講,擁有積極數智態度的檔案工作者傾向于愿意探索、學習和應用數智科技,相信數智化能夠為檔案工作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機遇;相反,如果檔案工作者對數智科技存在排斥感,往往就會對其采取消極甚至抵抗的態度,這將阻礙其數智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因而,積極正確的數智態度也是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培育中,不僅要重視數智意識、數智知識和數智技能的培養,也要致力于數智態度的塑造。
(5)數智倫理
數智科技的廣泛應用破解了檔案事業現代化的諸多瓶頸,加快了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但其間暴露出的算法侵害、機器依賴、數據安全等問題也引發了新的倫理危機,亟須廣大檔案工作者建立數智倫理,即在檔案數智化活動中規范自身行為,形成處理各種關系的價值標準和道德準則。[19]數智倫理的核心功能在于,以其內蘊的“善”的價值取向對檔案工作者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規約與影響,有助于塑造檔案工作者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和職業行為,最大限度保障檔案數據的安全和檔案用戶的權益?;跈n案數智化可能帶來的風險,檔案工作者數智倫理蘊含的內容和要求主要為:一是了解數智科技加速9BvaWqdxy8IrufIrRw7YubPpChaDJUC0y6Hh4dqmCpM=創新和應用在數據、算法、人機共處等方面可能導致的道德和倫理問題。二是維護數智環境下的檔案安全,平衡好檔案開放與利用的關系,確保檔案數據不被惡意篡改、泄露和非法利用,保護好檔案的知識產權等。三是在為檔案用戶提供便捷服務時,尊重并保護檔案用戶的隱私。四是不搞算法歧視,不區別對待檔案用戶,避免造成新的數字鴻溝。五是不人為限制開放檔案資源的共享,造成信息壟斷,不做算法和人工智能的附庸。質言之,數智倫理強調的是對數智科技使用的安全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要求檔案工作者熟悉并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并遵從相關的價值標準和道德準則。
3 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培育方略
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生成與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整體上看,這一過程的發生發展依賴于檔案工作者、檔案組織和社會環境的多重交互與驅動,需要檔案工作者、檔案業務部門及政府部門協同發力。
3.1 檔案工作者:主動應變,自主提升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檔案工作者應主動應變,努力適應檔案工作數智化轉型的情勢。在意識層面,要高度重視數智科技發展帶來的新變革、新機遇,增強對數智化的敏感性,以及參與檔案數智化探索、數智化應用和數智化創新的緊迫感和自覺性。[20]此外,還應根據崗位任務,對標檔案數智化要求,建立運用數智科技彌補差距、改進工作的意識。在知識和技能層面,應積極尋求在職培訓、同行交流、學歷提升等機會,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智知識、習得數智技能,并著力培養使用數智科技處理業務的習慣,盡可能多地將數智科技運用到日常業務工作中,如采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偏好以預測和改進服務,運用數據挖掘和可視化技術對檔案進行關聯分析與可視化呈現等。在態度層面,應正確辨析數智科技之利弊,既不能過度迷信和依賴數智科技,也不能因本領恐慌或漠視新技術而故步自封[21],而是應積極建構數智化倡導者、推動者和創新者的身份,主動化解其中的困難和挑戰。在倫理層面,應樹立科技向善的理念,筑牢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一方面,應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自覺規范自身數智科技應用行為。另一方面,應厚植社會責任感和自律精神,對檔案數據泄露、非法利用、算法侵害、人機關系失調等風險保持足夠警惕,確保數智科技應用的倫理秩序。
3.2 檔案部門:營造環境,大力支持
就檔案部門(主要指業務單位)而言,應著力提升檔案工作人員數智素養,使其滿足檔案數智化縱深發展的要求,具體可從四方面著手。其一,加強宣傳,提高檔案工作者認知。檔案主管部門和業務單位應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強化對數智科技及相關典型案例的宣傳,引導檔案工作者深刻理解檔案數智化的邏輯、內涵和本質,促使其轉變觀念,更加主動地擁抱和運用數智科技。其二,做好培訓工作。各級各類檔案部門要認真落實好《檔案法》和《繼續教育規定》關于檔案人才培養的要求,將數智素養納入在職人員培訓計劃,開展系統化培訓。可通過調查問卷、座談等方式,精準錨定檔案工作人員的學習需求,依據檔案收集、開發、服務、技術等不同崗位的特點和各崗位人員數智素養水平的差異,安排不同主題和進階的內容,靈活運用專題講座、現場觀摩、實操演練等方式,讓檔案工作者接受差異化、多維度、周期性的數智化培訓,彌合檔案工作者與數智環境的“素養勢差”。其三,形成長效機制。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養成具有長期性,且依賴于多種途徑,這要求檔案部門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檔案工作者數智化轉型的主觀能動性。檔案部門應大力營造崇尚學習、鼓勵創新的氛圍,激勵工作人員在集中培訓之外積極拓展學習渠道,努力將數智科技與檔案業務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則要建立常態化的數智素養測評制度,定期對檔案工作人員展開考評,對表現突出者給予表彰,并在職級(稱)晉級、評獎評優等方面加以優先考慮,以此增強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養成的內生動力。其四,改善基礎設施。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培育唯有堅持實踐導向,與檔案數智化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檔案數智化實踐的開展則須以檔案數智基礎設施的完備為前提。因此,應以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為契機,加大力度構建數智化環境,如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云平臺、中臺體系的建立以及服務空間的再造等[22],從不同層面改善檔案數智化基礎設施,為檔案工作者使用數智科技開展業務活動創設所需的物質條件。
3.3 政府層面:頂層設計,強化治理
對政府而言,培育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重點是做好頂層設計,加強規范和引導,并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具體而言,一是要制定相關標準,為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的培育和提升提供指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數智素養標準體系,為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發展指明方向。[23]雖然《繼續教育規定》提出檔案工作人員須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但其給出的僅為原則性的方向,并未明確具體內容。為彌補這一缺憾,提高新技術環境下檔案人員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由國家檔案局牽頭,聯合有關單位,盡快出臺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標準,確定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培訓的指導思想、內容框架、行動方式,以及所要達到的要求。各級檔案主管部門在執行中則可以此為基礎,根據實際情形進行分解細化,針對現實需要個性化地安排培訓內容和方法。二是要深化監管,確保有關政策落到實處。各級檔案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元治理”的功能,加強對《檔案法》和《繼續教育規定》等相關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一方面,應明確要求檔案業務單位將數智素養作為繼續教育的內容,并保證檔案工作人員繼續教育的權利,在資金、時間、場地等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24]另一方面,須強化對各業務單位和培訓機構的課程資源管理,督促其形成動態更新課程內容的工作機制,保證培訓內容的前沿性和實用性。三是要給予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政府部門要為檔案業務單位(尤其是基礎薄弱的檔案業務單位)工作人員的數智化培訓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政策保障。同時可通過政策和資金投入,引導檔案業務單位與相關培訓機構、高校等加強合作,積極搭建協同育人平臺,在培訓需求調研、內容設計與方式安排等方面加強溝通協作,協同解決培訓中資源(課程、師資、設備等)供給與需求之間不匹配的問題,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支持檔案工作者數智素養培育的良好局面。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檔案法》背景下綜合檔案館文化功能及其實現研究”(項目編號:21BTQ089)、海南省高校科研項目重點項目“基于DIIE模式的瓊劇檔案價值實現路徑優化研究”(項目編號:Hnky2022ZD-23)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貢獻說明
康蠡:論文選題與寫作;聶云霞:論文選題與修改;陳慶怡:資料搜集與論文修改。
注釋與參考文獻
[1]高琪翔.面向智慧城市的檔案工作者信息素養研究[J].蘭臺世界,2017(20):21-24.
[2]邢變變,楊晴晴.大數據時代檔案專業人員數據素養提升探析[J].檔案與建設,2020(4):38-42.
[3]聶云霞,陳彥慧.基于整體智治的檔案人才培養梯度機制探析[J].檔案管理,2023(2):89-93,96.
[4]RISTIYONO M P,RAHARJA T D,DARWINA M W.The competencies of archivist on the Digitalization into one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in multidisciplinary field,2022,8(3):119-126.
[5]劉一寧,韓清艷.數字時代高校檔案工作者數字化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山西檔案,2020(5):165-168,128.
[6]楊鵬,金波,孫堯.數智環境下檔案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圖書情報工作,2024(8):3-13.
[7]檔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規定[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9-01-18(03).
[8]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N].中國檔案報,2020-06-25(01).
[9][24]劉淑玉.關于檔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的幾點思考——以海南省為例[J].黑龍江檔案,2022(5):113-115.
[10][12]李惠娜.圖書館員數智素養及其培育路徑研究[J].圖書館,2023(9):47-52.
[11]焦皎.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3):81-84.
[13]許亞鋒,彭鮮,曹玥,等.人機協同視域下教師數智素養之內涵、功能與發展[J].遠程教育雜志,2020(6):13-21.
[14]常潔.數智化時代會計專業教師“數智力”探析[J].山西財稅,2023(12):45-47.
[15]夏蘇迪,鄧勝利,付少雄,等.數智時代的算法素養:內涵、范疇及未來展望[J].圖書情報知識,2023(1):23-34.
[16]裴娜.陳述性知識及其掌握策略[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4):79-82.
[17]張利波,馬建軍.信息科技課程知識分類及教學價值[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4(1):67-69.
[18]張紅春,楊歡.公務員大數據素養的議題背景、框架及其測度[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22(1):65-75.
[19]聶云霞,陳彥慧.檔案倫理與社會記憶建構:關系與路徑[J].檔案與建設,2023(9):8-13.
[20]彭慶紅.數字化推動“大思政課”建設的依據、原則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3(11):96-104.
[21]張志華,孫嘉寶,季凱.“變”與“不變”:高等教育數智化轉型的趨向、風險與路徑[J].高校教育管理,2022(6):23-31,58.
[22]魏珊,馬海群.數智賦能圖書館轉型的現實邏輯與實現路徑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11):27-36.
[23]杜巖巖,黃慶雙.何以提升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基于X省和Y省中小學教師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1(4):62-69.
(責任編輯:張 帆 馮婧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