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使用不當會產生潛在毒素。近日,江蘇省中醫院急診中心就接診了一位在家中發生“氯氣中毒”的患者,而究其原因,竟然是患者在清洗馬桶時用錯了消毒劑。急診醫生稱:“氯氣是一種被廣泛用于消毒殺菌領域的氣體,但同時也是一種劇毒氣體,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做法會產生毒素呢?
水中投放消毒片,老人很快暈倒
60歲的王大爺在家中清洗馬桶時,為了清洗更干凈,消毒滅菌,便向水中投放了一些泡騰消毒片,卻沒想到被瞬間散發的氣味刺激,不久后便開始出現呼吸困難,最后暈倒在地。“還好我回去及時,當時一推開門滿屋子都是刺鼻的味道,他就暈倒在衛生間。”王大爺的家屬說起此事,仍然心有余悸。家屬隨即開窗通風,將王大爺送往江蘇省中醫院急診救治。
“患者剛到急診科時,盡管尚有意識,但呼吸困難、嗆咳不適、吐白痰、惡心欲嘔、胸悶胸痛。”急診科王毅軍主任介紹,據家屬攜帶的消毒片包裝瓶和臨床表現綜合判斷,王大爺應該是“氯中毒”了。在急診科,給予化痰、抑酸護胃等治療后患者癥狀未有明顯緩解,測指脈氧飽和度為77%,屬于嚴重呼吸衰竭表現,遂將其轉入搶救室治療。
在搶救室時,王大爺精神萎靡,喘促明顯,呼吸頻率快(40次/分),胸部CT提示兩肺彌漫性病變。醫護人員給予其經鼻高流量氧療、甲潑尼龍抗炎等治療,又考慮患者有吸入性肺炎(氯氣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與家屬溝通后收住急診重癥監護室進一步治療。
氯氣中毒發病快,患者易出現呼吸衰竭
由于王大爺出現呼吸衰竭,急診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立即給予其對癥治療。經積極治療,順利脫機拔管,復查胸部CT:顯示兩肺少許炎癥及纖維灶,較前明顯吸收減少。后續經過住院治療及呼吸康復鍛煉,王大爺痊愈出院了。急診重癥監護室華勝毅醫生介紹,王大爺病情進展很快,從出現氯氣中毒到最后呼吸衰竭進入重癥監護室不到半天時間,幸好送醫搶救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有強烈腐蝕性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廣泛用于化學和塑料工業等。”急診重癥監護室主任李津金提醒,氯氣之所以能夠消毒,原因就在于氯氣溶于水后能夠生成有消毒屬性的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極強的氧化性,能夠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還會讓細菌中的蛋白質合成酶被破壞,最終導致細菌死亡,達到殺菌的目的。但氯氣同時也是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當人體短期內吸入大量氯氣時,會造成以急性呼吸系統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稱為“氯氣中毒”。
用消毒片須謹慎
氯氣中毒好發于從事制造各種含氯化合物、印刷、造紙、自來水消毒等工作的人群,王大爺為什么在清洗馬桶時也會出現氯氣中毒呢?
專家解釋,泡騰消毒片大部分是含氯類消毒片,產品多用于游泳池、地板、衛生間、餐具、衣物等漂洗消毒,王大爺所用的正是此類含氯泡騰消毒片。“盡管這類消毒片方便有效,但一般產品都會注明使用事項,1片消毒泡騰片放入1000毫升水中溶解后,相當于一瓶含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據家屬介紹,王大爺由于沒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一次性將30多片含氯泡騰消毒片放入水中,導致了氯氣中毒,幸好來醫院進行了及時有效的救治,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急診科主任郭濤提醒,氯氣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人體在環境、生活中接觸并吸入了氯氣。平時生活中氯氣中毒其實并不常見。氯氣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嗆咳、胸悶、惡心等癥狀,嚴重時可在短時間內危及患者生命。一旦出現氯氣中毒,要引起重視,首先要迅速離開有氯氣的環境,到空氣流通的地方,及時用大量的清水清洗受污染的眼睛、皮膚等,并及時送醫治療。同時,要加強安全教育,完善操作規程,按照使用說明書使用清潔劑;清潔劑不要隨意與其他清潔用品混用;使用時保持室內通風,提高個人防護意識。
生活中這些用品使用不當也會引發中毒
生活中不少可以用作消毒的用品,使用時都有講究,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中毒。
“酒精(指75%的乙醇)可有效殺菌消毒,屬于中效消毒劑,也是人們日常使用較多的消毒用品之一。若酒精使用不當,也會造成健康危害,包括急性乙醇中毒(呼吸道吸入途徑中毒相對少見,且中毒表現大多相對較輕)。使用大量酒精擦浴物理降溫也可導致中毒。”專家提醒,中毒早期呈興奮狀態,患者有語無倫次、顏面潮紅、步態不穩、判斷力障礙、動作不協調等;嚴重者可逐漸進入嗜睡狀態,甚至昏迷、大小便失禁、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呼吸表淺或出現陳-施氏呼吸、心率緩慢,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輕度中毒一般無須特殊治療。吸入乙醇蒸氣者,應立即脫離現場,可臥床休息,注意保暖。發生急性重度中毒時應立即就醫”。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具有強氧化能力,可滅活各種微生物、病毒。這類消毒劑包括過氧化氫、過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們的優點是消毒后物品上不會殘留毒性。其中過氧化氫和過氧乙酸消毒劑較為常用。“過氧化氫可能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中毒。濃度大于10%的過氧化氫有較強的氧化性和腐蝕性,可引起皮膚、眼、消化道的化學性燒傷。過氧乙酸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黏膜侵入體內,對眼睛、呼吸道和皮膚黏膜均有明顯刺激性和腐蝕性。”專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