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對老年人的傷害遠超我們的想象。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68萬余人死于跌倒,跌倒是老年人傷害就診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可謂“頭號殺手”。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因跌倒發生致命傷害的風險也會增加,男性比女性的風險更高!
老年人跌倒的發生原因
內在原因
1.身體功能因素:衰老導致老年人的平衡覺(視覺、本體覺、前庭覺)功能下降、骨骼肌的爆發力和耐力減弱、關節活動度降低,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風險。
2.疾病因素:老年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導致頭暈或步態、步頻異常,增加跌倒的風險。
外在原因
1.環境因素:室內、室外光線昏暗,缺少必要的防滑設施和扶手等輔助設施,室內家具擺放位置不合理或環境混亂,穿的衣服或鞋子不合適等。
2.社會因素:缺少家人陪伴、醫療護理條件差和經濟生活保障低等。
3.藥物因素:老年人常常多病共存,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可能導致頭暈、肢體無力等不良反應,增加老年人的跌倒風險。
跌倒并非簡單的意外或不慎,如何預防?
跌倒是一種需要有老年人的家庭高度重視的警示信號,通過注意以下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
改變能改變的
1.改善環境:不要將雜物放在經常行走的通道上;保持地面干燥;衛生間安裝扶手,使用高度合適的馬桶。
2.使用輔助設施:使用長度合適、頂部面積較大的拐杖,按需要配備助聽器、眼鏡、防滑鞋等。
3.合理用藥:請醫生檢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藥物,按醫囑正確服藥,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如助眠藥可能引起頭暈等),注意用藥后可能的不良反應。
堅持能堅持的
1.堅持活動鍛煉: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煉,增強肌肉力量、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例如打太極拳、練八段錦、散步等。
2.堅持合理膳食:保持均衡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可每年檢查骨密度。
做到能做到的
1.轉身、轉頭動作慢。
2.起身、下床速度慢:“三個30秒”,即睡醒后在床上躺30秒,下地前在床上坐30秒,站起后停(穩定)30秒,之后再邁步活動。
3.步行穩且慢:避免獨自活動、雨雪天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