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A股2024年中報基本披露完畢(如無注明,以下數據均基于已披露的當期同口徑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剔除一年內新股)。
全A營收增速環比放緩,但凈利潤增速降幅收窄;全A兩非營收利潤增速環比雙降,反映出總量依然偏弱的局勢,與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走勢相印證。
全部A股24H1營收增速(均為累計增速,下同)為-1.70%,環比-0.44pct;歸母凈利潤增速(均為累計增速,下同)-2.63%,環比+1.45pct。
全A(非金融石化)24H1營收增速為-1.04%,環比-1.27pct;歸母凈利潤增速-6.56%,環比-0.85pct。
結構上,主板2024H1利潤增速為-2.37%,優于創業板的-2.92%以及科創板的-20.43%,且主板利潤增速出現環比改善。大盤股業績相對更具韌性,但小盤股在上半年出現了更好的復蘇彈性。
從盈利能力來看:A股毛利率企穩回暖,但ROE明顯下降,主要是受到凈利率與周轉率的拖累,反映出需求疲弱。
全部A股2024H1銷售毛利率為15.56%,較Q1環比上升0.21pct,較去年改善;Q2ROE(TTM)為7.86%,環比下降0.16pct,創2004年以來新低,為2000年以來17.9%分位數水平。
全A(非金融石化)銷售毛利率為17.78%,環比上升0.15pct;Q2的ROE(TTM)為7.16%,環比下降0.22pct,創2007年以來新低。
從ROE杜邦拆解來看,全A兩非ROETTM環比下降,主要因素來自凈利率與周轉率的下滑(凈利率TTM環比下滑0.08pct至4.44%,資產周轉率TTM下滑0.7pct到0.57次,權益乘數為2.82,上升0.04)。
在基本面與盈利周期筑底過程中,建議關注景氣邊際變化。
我們從業績增速、ROE等維度觀測到穩定風格筑頂回落,順周期環比改善。周期風格以外的其他風格營收增速均環比下降,消費ROE質量與業績均有改善跡象,而金融與成長風格景氣下滑。
穩定風格景氣筑頂。穩定是前期景氣度最高的風格,H1累計營收小幅下降1.85%,利潤增長4.24%排行第二,環比下降5.01pct,ROE也有筑底特征,反映景氣高位回落。
周期景氣相對穩定,24H1營收增速方面,僅周期風格營收繼續維持正增長(+1.69%),其利潤增速不到1%,不過較Q1有明顯改善,反映上游價格與PPI回暖,ROE環比改善但低于去年下半年水平。
消費超越了穩定風格成為H1業績增速最高的風格,業績增速達到7.04%,環比提升1.72pct。消費ROE與盈利能力筑底回升,主要是受到毛利率與凈利率改善驅動。
金融H1營收同比下滑了超10%,Q2ROE亦明顯下降,雖然盈利能力沒有明顯受損且業績降幅實際是有所收窄的,但主要受到周轉率下降拖累。
成長業績回落幅度最大。成長風格H1營收小幅下降0.51%,也是業績最差的風格(-24.62%),較去年明顯回落,且面臨凈利率與周轉率共同下降的困擾。
從業績成長性與景氣變化來看,A股盈利復蘇依然糾結,內需掛鉤的品種(煤炭、鋼鐵、地產、建筑建材、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商貿零售等)業績相對偏弱,業績表現較好的一部分行業受基數效應影響。
信用周期通過盈利預期以及估值進而影響權益資產價格。從社融增速與各行業EPS增速相關性與領先性關系來看,投資機會將從后周期/逆周期板塊逐步切換至順周期板塊,消費、金融行業的配置價值將逐漸顯現?;谛庞弥芷诘囊暯?,我們可以將行業景氣輪動劃分成四大象限:
1)順周期+先周期行業:隨著信用周期企穩回升,金融地產(非銀金融、地產)、食品飲料、耐用消費(家電、汽車)、化工與交運行業盈利率先改善,隨后建筑、必須消費(紡織服裝、醫藥)、石化與輕工等行業也領先市場整體景氣度出現上行,建材與萬得全A盈利的改善節奏基本同步。
2)順周期+后周期行業:隨著信用周期復蘇進入下半場,可選消費(休閑服務、商貿零售、傳媒)、銀行與煤炭等行業景氣度相繼出現回升。
3)逆周期+后周期行業:隨著信用周期轉為下行趨勢,通信、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與電力及公共事業景氣度出現逆勢回升。
4)逆周期+先周期行業:隨著信用周期逐步筑底,電子、部分周期行業(鋼鐵、有色)、農林牧漁與中游制造(軍工與機械)等行業景氣度上行。
順周期資產步入左側布局區間。隨著信用與盈利筑底,我們認為可以逐步加大對順周期品種的關注,包括全球定價的資源品(有色、石化等)、金融(銀行、保險),偏必需的彈性消費品種(養殖、醫藥),以及信用盈利周期筑底過程中,產業趨勢比較強的細分方向(包括汽車、電子、AI)。此外,高股息品種展現出了業績的相對穩健性。
從絕對景氣來看,必須消費H1業績增速最快(+14.74%),其次是可選消費(+11.80%),受出行鏈、農林牧漁影響,主要是困境反轉邏輯,汽車業績亦較好。
從景氣趨勢來看,中游材料H1業績增速(-20.87%)降幅收窄幅度最大(環比+11.17pct),鋼鐵與建材(水泥)景氣改善,其次是上游資源(-2.92%,環比+9.07pct),其中有色(小金屬、新材料與工業金屬)業績降幅明顯收窄。
①上游與中游材料:相較Q1營收利潤增速降幅收窄。盡管上游周期類行業業績負增,但趨勢上正在回暖,外需定價的品種好于內需。環比來看,H1水泥、小金屬&工業金屬、化學原料、普鋼、化學纖維景氣明顯改善,橡膠、玻璃纖維等品種景氣環比下降。
②中游制造:景氣處于偏低位置,新能源景氣磨底,板塊多呈現分化。輕工制造H1業績環比明顯下降(造紙業績增速高位下滑),機械H1業績增速由正轉負(板塊內僅通用設備業績環比改善),電新板塊H1業績跌幅超50%,但下滑趨勢企穩(風電和電網明顯景氣改善,光伏設備H1業績增速還在探底),軍工H1營收業績雙降(但航天裝備、地面兵裝景氣環比改善)。
③消費:結構性復蘇。在可選消費中,汽車、互聯網電商、旅游餐飲、白電等領域保持較快增長,但環比來看改善并不顯著。在必選消費中,農林牧漁、化藥、調味品H1業績增速更高,且農林牧漁業績波動性明顯更高。
④金融地產:景氣下降,保險領先。房地產H1業績增速進一步下滑至-200%以上,銀行業績基本穩定,而非銀表現分化,體現在保險逆勢擴張,證券業績依然負增但環比好轉。
⑤TMT:電子景氣明顯回升。電子中的光學光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等細分板塊,以及通信設備行業H1業績正增長。環比來看,電子、傳媒(除影視院線)與IT服務業績環比改善。
⑥基建與公用事業:景氣筑頂?;ㄅc公用事業H1業績下滑近10pct至4.94%,主要是受到電力、航空機場的拖累,但二者依然保持了雙位數正增長。燃氣業績出現了環比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