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財富Choice、Wind數據顯示,港股通前十大活躍成交股包括阿里巴巴-W(09988)、快手-W(01024)、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中國海洋石油(00883)、ASMPT(00522)、藥明生物(02269)、華潤電力(00836)、中國神華(01088)、理想汽車-W(02015)。
阿里巴巴-W(09988)是近一周資金流入最多的股票,金額達115.93億。資金看好其的原因或是公司地位領先,各業務發展良好。
阿里發展20余載,是國內互聯網龍頭企業,業務板塊涵蓋淘天集團、云智能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菜鳥集團、本地生活集團、大文娛集團六大板塊及其他創新業務。
2023年阿里重新梳理內部,9月蔡崇信擔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擔任集團CEO、淘天/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并重新確立“用戶為先、AI驅動”為集團兩大戰略重心,重新回歸“電商+云計算”,聚焦主業實現戰略理順。
電商業務方面,行業低價競爭逐步趨緩,阿里用戶體驗改進、商家端運營優化成效有望逐步顯現。當前行業低價競爭邊際趨緩,在弱化低價目標重點追求GMV增長的背景下淘天在品牌等優質供給端具備優勢,并通過“百補”、“淘工廠”等措施實現更具價格力的供給補充。直播電商增速下滑,貨架場的比拼將更為激烈,傳統貨架電商競爭更多比拼“多快好省”的用戶體驗,阿里具備優勢但也仍需持續提升用戶體驗。
回歸電商核心后淘天有什么舉措?用戶端:上線“僅退款”、推出新疆包郵、88VIP權益升級、優化店鋪及商品評分系統等多項舉措提升用戶體驗;商家端:推出“全站推廣”等新工具,盤活流量,協助商家實現增長并有望拉動CMR收入提升。機構認為,阿里戰略理順后回歸核心,在用戶體驗改進及商家端運營優化成效有望逐步顯現,市場份額有望企穩。
云計算方面,公司規模與技術領先,有望重回雙位數增長。規模方面,阿里云國內IaaS及PaaS市場份額第一,持續領跑國內公有云市場。技術及產品方面,阿里目前形成IaaS+PaaS+MaaS三層完善的架構及產品矩陣,實施云集AI一體化發展戰略,并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目前全國80%的科技企業和超過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機構認為AI及大模型驅動下云計算仍有大增長空間,阿里云作為行業規模&技術領域的領頭羊,仍有巨大發展潛力。
此外,公司股東回報力度大。阿里是目前回購力度最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持續增厚股東回報,2024財年按財年末(2024.3.31)市值計算的股東回報率達9.4%(股息+回購)。
美國二季度GDP增速終值上修至3.0%,7月以來消費溫和增長,通脹持續下行,就業市場已實現再平衡,美聯儲9月降息窗口已打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會議上釋放積極信號,明確表達了政策調整的時機已經成熟。美國國債利率已率先大幅下行。美國經濟軟著陸預期疊加利率下行的組合有助于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偏好的形成。新興市場貨幣乘勢升值,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創出歷史新高,有利于港股趁勢上行。歷史上,港股在美聯儲降息前一個月各板塊表現普遍較理想,但降息后一個月、三個月及六個月的表現比較分化,必需消費、科技、醫療保健及能源表現較好。但降息只影響股價的斜率而非方向,決定性因素還在于中國經濟基本面情況。
提振港股持續性升勢的關鍵在于國內政策空間能否進一步打開,包括降準降息、專項債發行加快、政府收儲加速落地以及擴大以舊換新和設備更新的規模等。
港股業績期后,恒指和MSCI中國指數2024年-2026年的盈利預測均獲得上修,主要由權重的科技板塊貢獻,能源、醫療保健和原材料也略有上修,其他板塊變化不大。盡管國內消費修復仍偏弱,但部分估值處于歷史底部的餐飲、博彩、食品飲料、體育用品等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均提高股息分派及回購規模等提振股東回報的行動,對股價也帶來支撐。
當前港股估值仍然較低,政策預期助力估值修復。恒生指數的預測PE修復至8.3倍,但仍然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恒生指數的風險溢價處于七年來81.8%分位數的位置,處于滾動兩年平均一個標準偏差,MSCI中國指數的風險溢價更接近滾動兩年平均兩個標準偏差。
基于基本面、盈利面、資金面、估值面等因素,中泰國際預計恒生指數9月合理運行區間為16,800點至18,300點。
策略配置上,可關注:(1)盈利獲得上修且估值具性價比的恒生科技指數,關注互聯網及游戲;(2)業績穩定向好且提升股東回報的部分細分消費行業龍頭,以及受惠以舊換新政策提振的汽車、家電、電動自行車等;(3)中秋及國慶假期出行催化的文旅板塊;(4)受惠美聯儲降息交易且業務相對穩定的香港本地股及生物醫藥;(5)高股息板塊電訊股及公用事業等仍攻守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