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獎/呈現情況
2023年3月,該作品榮獲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辦的四川省第九屆少數民族藝術節舞臺藝術精品展演(非職業組)第一名;
2023年12月,該作品榮獲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第三屆四川藝術節四川群星獎;
2023年12月,該作品榮獲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第二屆四川省十大歌曲優秀作品。
申報人簡介
劉曉昱
四川省文化館研究館員。作品曾榮獲首屆“四川省十大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全國群眾歌曲創作征集展示活動百首優秀作品等獎項。
楊賢斌
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在《四川文學》《西南軍事文學》《詩歌報》等發表,多次榮獲省級以上獎項。
丁一
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碩士,音樂學在讀博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雅安市文化館副研究館員。音樂作品曾多次在中央電視臺展播,論文、曲譜刊登于多種國家級、省級刊物;作品曾多次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百年百首”全國優秀新創歌曲,四川藝術節四川群星獎等獎項。
龐張柳
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雅安市文化館音樂干部。曾參加四川音樂學院合唱團、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節目錄制,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獎項。
作品展示
該作品是一首時代性強、地域性強的民族題材作品,取材于隸屬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的栗子坪彝族鄉,基于區域發展的事實,滿懷彝鄉人民的真情,巧妙采擷了栗子坪的彝族民歌元素,婉轉優美、清澈自然。不僅充分保留和延伸發展了彝族民歌中頗具特點的七度音程,還通過復調手法和復合型節奏,在極大程度上拓寬了作品的層次感,非三度和聲作為點綴則為作品奠定了民族風情的斑斕基底,結合彝鄉語言和彝鄉美學特征,為聽眾描摹了一幅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生動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