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明比男同事干得多卻得不到提拔,被要求加班到深夜,想參加個職業培訓充充電卻被老板阻止了……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遇到這些煩惱怎么破?
1.遇到性別歧視
可以以《就業促進法》為武器,勇敢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不僅如此,禁止女性員工結婚、懷孕和生育是嚴重違反人權和憲法的行為,簽訂勞動合同時必須要注意。
2.遇到跨地區就業費、跨行業就業費等亂收費
2003年,中組部、人事部、教育部、中央編辦聯合下發了《關于按照黨管人才要求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組通字[2003]25號),其中規定:“取消不利于高校畢業擇業的政策規定。打破高校畢業生跨地區、跨行業就業的限制。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取消高校畢業生就業落戶限制。所以現在任何單位向畢業生收取所謂跨行業、跨專業就業費都是侵犯畢業生就業自主權的不合法行為。
3.勞動報酬有爭議
同工同酬權: 所有勞動者應享有同等的報酬, 不論性別、 種族、宗教信仰或其他任何受法律保護的特征。 這意味著, 從事相同工作的勞動者應獲得相同的報酬。
最低工資保障權: 國家設定最低工資標準, 確保勞動者的工資不低于這一標準, 以保護低收入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4.超負荷工作
勞動者每周至少可休息一天,不能實行國家規定的統一工作時間的企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每周休息日。
延長工作時間是有限制的: 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 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1.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這一權利包括但不限于:
接受勞動安全衛生教育與培訓的權利:勞動者有權接受必要的培訓,以了解工作中的安全衛生知識和應急措施。
獲得各項勞動保護條件和待遇的權利:包括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必要的勞動保護措施,如個人防護用品。
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的權利:勞動者有權拒絕任何可能危害其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指令。
緊急情況下的停止作業和緊急撤離權:在緊急情況下,勞動者有權停止工作并安全撤離。
特殊勞動保護權利:如女職工和特殊群體職工應享有特殊的勞動保護措施。
2.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1)獲得參加各種職業培訓資格的權利。勞動者依法要求參加規定的各種技能職業培訓,用工單位不得拒絕。
(2)在職工培訓中,有權獲得規定的學習時間的權利。對于按規定必須安排一定工作時間從事學習的,用人單位應當積極安排。
(3)在職業培訓中,按規定由用人單位負擔的費用,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已經由勞動者代付的,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返還。
(4)進行特殊培訓的權利。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要求進行專門培訓是職工培訓權的具體內容之一。
(5)獲得職業培訓證書或資格證書的權利。我國職業培訓的中心環節就是建立統一的資格證書制度。通過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制定職業技能標準,建立起職業技能培訓網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職業技能鑒定網絡,逐步建立和完善職業技能開發體系,保障勞動者的職業培訓權得以實現。
3.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享有依法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平等協商的權利。同時,勞動者還有權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對于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行為可以拒絕執行。此外,勞動者還有權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這些權利都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協商:勞動爭議發生以后,當事人首先應該嘗試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一致,可以形成和解協議,但這種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力,需要當事人自覺履行。
仲裁:仲裁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裁決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訴訟:作為勞動爭議解決的最終途徑,法院將根據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實行兩審終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