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杜塞爾多夫世錦賽男單決賽,20歲的樊振東挑戰馬龍。和三年之前杜塞爾多夫世界杯一樣的4-3、一樣的決勝局12-10,這一次馬龍贏了,衛冕成功。
賽后,馬龍說道:“小胖(樊振東)進步非常大,他有實力去奪得冠軍。今天很幸運我贏得了比賽,但競技體育就是這樣,希望他以后有機會去取勝,相信未來是他的。”
從2015年蘇州開啟王朝,馬龍贏下了太多這樣的苦戰,無論對手是年輕、沖擊力十足的樊振東,還是一路過關斬將,甚至挑落中國球員的外籍名將。一場一場勝利,一次一次冠軍,背后是馬龍不變的努力。不斷革新技術能力,不斷豐富戰術能力,馬龍從來沒有躺在冠軍的功勞簿上。
哪怕到了2024年,即將年滿36歲,馬龍仍然在世界杯賽場上拿出了新技術——接發球反手暴擰。對于以正手見長的馬龍來說,反手擰拉的接發球方式意味著從頭開始的學習。還有反手標志性的側切,擊球時球拍下切,側面擠壓乒乓球,改變旋轉,很大可能形成下旋,這一技術目前乒壇除了馬龍幾乎無人常規使用。
實際上,從2015年蘇州、到里約“大滿貫”達成,再到2019年布達佩斯完成世乒賽三連冠,再到2020東京雙圈“大滿貫”達成,馬龍一直在不斷豐富自己的技戰術能力,深化自己的比賽閱讀能力。
從“鞍山小馬”,到“國乒六小龍時代”最年輕的一員,從世界杯冠軍、奧運冠軍,到最終雙圈“大滿貫”。年歲漸長,以前小隊員們叫他“龍哥”,后來年輕的隊友們叫他“龍隊”,能力越強,責任越大,隊長的職責也開始落實到和弟弟妹妹的相處之中。
曾經說著“龍隊再等等我”的樊振東,出生于1997年,比馬龍小了八九歲。從16歲橫空出世,到經歷2017年杜塞爾多夫世乒賽惜敗,再到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折戟……某種程度上,樊振東正在走著馬龍走過的道路。只是和馬龍時代還有張繼科分擔團體賽“一單”(第一單打位置)不同,從2018年開始,樊振東逐漸承擔起了中國男隊團體賽的一單,這個一單位置一打就是五六年。
2012年倫敦和2016年里約,馬龍都主打中國男團的一單位置。而到了2020東京奧運會,樊振東接過了這個重任。2022年世乒賽團體賽開始,馬龍轉向團體“三單”,為中國男隊托底。只有打過一單才懂得什么叫重任在肩,這幾年的團體賽后,馬龍對樊振東一直都非常關心,甚至有時候,相比看著樊振東長大的王皓都未必留意到,但馬龍能關注到樊振東的情緒變化。
2022年成都世乒賽團體賽,中國男隊半決賽對陣日本,前兩盤都是雙方一單取勝,馬龍在三單的位置上幫助中國隊拿下關鍵一分。第四盤一單對一單的比賽中,樊振東沒能摁住已經拿下一分的張本智和。在最終決勝盤中,王楚欽戰勝日本隊二單戶上隼輔之后,全場焦點都在王楚欽身上,只有馬龍摟過樊振東,寬慰地抱了自責的一單。2023年的杭州亞運會,依然是馬龍在團體賽和單打決賽后陪著樊振東,再到2024年3月底的仁川冠軍賽,決賽中馬龍和樊振東鄰座觀賽,賽后一起吃飯談心……
那是經歷過低谷走出來的馬龍,那是乒壇唯一稱得上“戰術大師”的馬龍,那是并肩奮戰十多年的隊長、前輩。最重要的是,馬龍和樊振東,是彼此以戰勝對方為榮的一生對手。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能夠理解樊振東現在的處境和壓力,那也只能是馬龍了。
目前中國男隊五大主力中的兩位左手將,林高遠和王楚欽,都曾和馬龍搭檔出戰雙打。
29歲的林高遠,曾和馬龍在同一個乒超俱樂部效力。那會兒,馬龍管林高遠學英語單詞,還管林高遠打削球,聯賽期間馬龍讓韓國的一代削球手朱世赫和林高遠比賽,那之后林高遠再沒輸過削球。2024年WTT新加坡大滿貫,馬龍和林高遠時隔五年重新搭檔,一路過關并在男雙決賽中戰勝樊振東和王楚欽的組合,贏得男雙冠軍。
現男單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欽,是馬龍北京隊的師弟。2019年馬龍帶著王楚欽出戰布達佩斯世乒賽的男雙比賽,最終成就了王楚欽的首個世乒賽單項冠軍。
在國乒男隊,和馬龍配過男雙的左手持拍運動員不計其數。球迷們也調侃說,“馬龍褲腰帶上掛過的一眾男左。”相比于帶弟弟們的熟練,馬龍和現在女隊主力們之間,則遠談不上熟悉。
東京奧運之前孫穎莎找馬龍、樊振東簽名的視頻,在奧運會之后一直在網絡上熱度不低。而同為東京奧運單打金牌得主的馬龍和陳夢,曾在2023年初短暫地出戰混雙。當陳夢被問到這個冬天收獲卡殼的時候,馬龍樂呵呵地補了一句,“收獲了一個新搭檔。”
在2023年成都混合團體世界杯對陣日本隊的苦戰之后,馬龍和王曼昱一起接受采訪,被網友調侃呈現出“過年家長帶孩子走親戚的感覺”。王曼昱后來談到那次比賽時說,“哇塞,下面坐的都是世界冠軍、奧運冠軍,龍隊啊,很多大腕兒在下面看,都會有些緊張。”
除了陳夢,絕大部分女隊現役都出生于1997年之后,在她們完全向上的眼神里,馬龍像神一樣存在。而在馬龍眼里,和這些“Z世代”小姑娘們,多少有點差輩了……
和馬龍一代的運動員中,劉詩雯是最后離開國家隊的,也是和馬龍友誼最深厚的隊友之一。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馬龍第三次問鼎世乒賽男單冠軍,他沒有哭;但女隊“小妹妹”劉詩雯第六次世乒賽四強、第三次世乒賽決賽終奪世乒賽女單冠軍,馬龍被妹妹感動哭了。
世乒賽男單三連冠后, 馬龍說:“現在挺平靜的,打之前想過,如果贏了可能會哭。前一天看劉詩雯拿冠軍的時候,我哭了,被她感動了。今天我也想被自己感動下,可是想哭,卻哭不出來。”
這背后,是只有同樣走過黑夜的人,才懂得這一路的不易和堅持。正是因為這種懂得,以身作則的馬龍,一直非常關心著隊里的弟弟妹妹們。丁寧在2020年離隊之后,國乒女隊一直沒有明確過隊長人選。于是,“龍隊”的責任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