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這片十畝見方的小天地里,聚集了三種可愛的動植物:燕子、鸚鵡和杏樹。
如果按照來此駐扎的順序,先來報到的是燕子。那是兩年前,我剛調到這個學校,有一天下課時看到校長望向梁間,兩只燕子忙著銜泥筑巢,翦翦春風,燕舞青空,偶爾傳來幾聲啁啾,真是一番怡人氣象。
“咱們學校有新朋友定居了!”校長邊說邊指向小燕子,很快吸引了一眾師生圍攏仰望。從那天起,校園里除了瑯瑯的書聲、率真的笑容,又添了閃電般的剪影和動人的燕鳴。
“看,多了三只小燕子,嘴巴是嫩黃嫩黃的!”
“瞧,燕媽媽來喂食了,是直接放進嘴里的。”
“小燕子出窩了,它們一家子都飛出來了!”
“它們應該是去學習捉蟲子了。”
嘰嘰喳喳的童聲,密切的關注,沸騰了校園!
愛好是一種正能量,會促使學生們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老師,把小燕子轟走吧?它們窩下的地上都是屎,可惡心!”愛清潔的學生提議。“別別,我聽奶奶說燕子是益鳥,能捉害蟲,它住誰家對誰家好!”看,有同學提出反對意見并且有事實依據。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蘊含著知識。從此,湛藍的蒼穹下,是五道黑色的閃電在自由飛翔,閃電身影下是無數雙關注的眼睛,無數張嘰嘰喳喳議論個不停的嘴巴,構成了一幅充滿活力的生動畫卷。
小小的校園,因為有了鳥的身姿而迫切需要樹的襯托。植樹節那天,學校領導買來一株杏樹。幾位教師帶領身強力壯的六年級小伙子挖樹坑,挖好后舉行了隆重的植樹活動,童稚的眼神中自此開始盼望樹木發芽。
殷切的盼望中,淡紅色的枝干上吐露出一個個芽點,一個多月后又綻放出一朵朵白中稍帶粉的杏花。學生們看到傲立枝頭的花朵,一個個滿心滿眼都是歡喜!花褪殘紅果兒出,雖只有一枚青杏,但依舊令學生們喜不自禁——看,美術社團的學生制作了“杏樹標識牌”“愛樹護樹牌”,三年級學生組成了護杏小分隊,四年級學生組成了灌溉小組……何止是一株杏樹、一枚青杏?分明是童真的心在往外溢出熱情啊!
一夜狂風,我想青杏危矣!誰知,清早進校時,我發現早有學生圍在杏樹旁了。“嚇死我了,還好,它還在呢,老師!”童稚的聲音中滿是驚喜,在灑落法桐樹葉的杏樹旁站立,竟是那樣可愛!
燕飛杏長,一切自然發生。有一天課間操時,不知從哪里飛來一只虎皮鸚鵡,鮮紅的嘴,暖黃的頸,翠綠的翼,孔雀藍的尾。學生們嘰嘰喳喳,夾雜著一聲聲的“啊、啊”,原來它飛不起來了。校長把鸚鵡捧在手里,說:“應該是渴了?”趕緊用紙杯給它做了一個喂水器。這家伙竟賴上了學校,乖巧地喝水,悠閑地吃食,拿學校當家了。校長呵呵一笑,買來一個大籠子,把鸚鵡裝進籠里掛在杏樹上,綠樹加斑斕鳥成了校園的一道美景!
立夏,天漸熱,燕子飛到梁下棲息,鸚鵡會不會太熱?校長又把鸚鵡籠轉移到校門口掛著,學生們進出校園都能看到它,別提有多開心了。
青杏慢慢變黃,燕子翩飛鳴唱,鸚鵡跳躍應和,童稚朝氣蓬勃,實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
教育是愛,是行動,是向善,是付出,是呵護!更是人間的一切美景!
至此,燕依然飛舞,杏逐漸散發清香,鸚鵡正在校園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