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導師胡玲的幫帶下,我從‘門外漢’成長為‘行家里手’。如今,我有機會將導師教給我的方法傳授給幫帶對象龐雨欣,這應該就是‘青藍相繼、薪火相傳’的生動實踐吧!”7月10日,在襄陽市襄州區新錄用公務員入職培訓會暨“導師幫帶”動員部署會上,人氣最高的導師、黃集鎮副鎮長徐浩說道。當天,共有99對“師徒”完成結對并簽訂幫帶協議。
襄州區連續5年舉辦新進公務員導師幫帶結對簽約儀式。著眼于后繼有人根本大計,襄州區緊盯新錄用公務員三年成長黃金期,實施“青藍結對 導師幫帶”能力提升工程,通過師徒結對、以老帶新,進一步打造堪當現代化建設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
導師幫帶,選準導師、精準結對是關鍵。據介紹,襄州區把政治素質過硬、責任感強、實踐經驗豐富、群眾工作能力強、工作業績突出作為選聘導師硬指標。通過個人申請、單位推薦等方式,結合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結果,分類分層建立導師庫。
“截至目前,青藍結對導師庫中已有現任導師282名、后備導師34名。”襄州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譚全秋透露。該區還聘請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周維和、“全省老干部工作先進工作者”李香等15名優秀退休干部擔任輔導員,與幫帶導師協同育人。
“這份訊問筆錄內容詳實,緊扣構罪要素……”審讀完“徒弟”楊彪做的筆錄,襄州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馮勇給予了滿意的評價。在幫帶導師馮勇指導下,紀檢“新兵”楊彪如今已成長為業務精湛的辦案能手,2024年,還入選了省級審查調查人才庫。
在襄州區,像楊彪這樣快速成長的年輕干部還有很多。近三年來,該區新進的公務員中,已有106人成長為黨務、財務、綜合管理等方面的業務骨干,17人作為總工程師、總審計師等培養,65人被納入后備干部庫。
如何做好個性化幫帶,“關鍵在對癥下藥、因人施策。”譚全秋說,襄州區根據新進公務員短板弱項、發展方向等,采取師徒互選、組織統籌相結合方式,以一對一、一對多形式,實現按需結對。
根據新進公務員工作經歷,襄州區構建“橫向課程結構”,即對有工作經驗的“資深新人”,提高政治課占比;無工作經驗的“完全新人”,提高業務課占比。根據成長規律構建“縱向課程結構”,即第一年學習為主,開展專項培訓;第二年運用為主,組織晾曬評比活動;第三年提升為主,共同參與決策和解決問題。
“剛到新的崗位,我經常感到緊張焦慮,一度壓力非常大。”伙牌鎮2022年公務員趙曉宇說。幫帶導師駱曼通過思想上引導、心理上疏導、業務上指導,亦師亦友陪伴趙曉宇成長。在結對幫帶第二年,“師徒”兩人年度考核結果均為優秀,趙曉宇獲得襄州區2023年“組織工作優秀個人”,今年2月,幫帶工作出色的駱曼被提拔為襄州區團委書記。這對“師徒”以自身實踐生動演繹了“弦歌不輟、雙向成長”的青藍共進畫面。
“我們將導師幫帶活動的表現和考評結果作為轉正定級、評先評優、職務職級晉升的重要參考。”襄州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久剛介紹,該區還通過建立實踐指導、動態管理、考核激勵、雙向測評四項機制,建立幫帶導師工作檔案和幫帶對象成長檔案,全程紀實“師徒雙檔”,確保導師幫帶落到實處。
據悉,近年來襄州區已有190名幫帶對象和導師獲得嘉獎表彰,10名新進公務員、20名幫帶導師被提拔為科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