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
江漢路商圈綜合黨委揭牌成立
8月8日,武漢市江漢路商圈綜合黨委揭牌成立。會上發布江漢路商圈綜合黨委“十件實事”項目清單及《武漢市江漢路商圈綜合黨委工作規則(試行)》,明確其職責是充分發揮黨建統籌領導作用,推動商圈黨建重點項目落地落實,提升江漢路商圈配置資源、服務經濟的能力。江漢路商圈涵蓋非公企業約300家,商戶2100余家,業態多元復雜且流動性高。江漢路商圈綜合黨委以5個社區、11家駐區單位、20家企業黨組織為基礎架構組建,集聚商圈單位企業商戶發展合力、黨員干部人才干事創業動力,通過組織聯建、資源聯享、活動聯辦、發展聯動、品牌聯創,將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發展和治理區域共同體,為武漢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作出貢獻。 (黃予州 孫蘇穎)
襄陽樊城舉辦產業鏈招商推介大比武活動
7月25日下午,襄陽市樊城區舉辦產業鏈招商推介大比武活動,全區12條產業鏈的24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在“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中,12位產業鏈招商推介官脫穎而出,進入大比武活動決賽。據了解,今年樊城區聚焦項目建設年,圍繞產業鏈抓招商,在延鏈補鏈中提升競爭力,在鑄鏈強鏈中推進結構調整,在全區12條重點產業鏈強力實施“行業領軍企業+關聯龍頭企業+產業鏈配套企業”招引模式,通過產業鏈招商大比武激勵各產業鏈招商黨員干部練內功、強本領,提升產業鏈招商思維和能力,為產業鏈招商培養中堅力量,壯大人才隊伍。 (劉惠勤)
武穴開展年輕干部黨性教育培訓
近期,武穴市2024年第二期年輕干部能力提升班全體學員赴紅安縣、英山縣開展以“尋紅色記憶 悟革命精神 強使命擔當”為主題的現場教學活動。此次活動采取“現場教學+體驗教學+研討交流”的方式進行,組織全體學員前往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七里坪鎮長勝街革命遺址群、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等地進行現場教學。此次外訓教學活動是年輕干部能力提升班創新培訓方式的重要舉措,旨在加深年輕干部對紅色革命歷史的理解與認識,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 (劉君 吳奕江)
十堰鄖陽設立“北京市東城區人才康養基地”
7月26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才康養基地”成立儀式在鄖陽區舉行,來自東城區的33名專家人才、鄖陽區15家人才康養基地掛牌單位共同見證基地揭牌儀式,這標志著兩地人才智力對口協作拓展到新領域。2024年是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工作啟動10周年,為創新探索東鄖兩地人才智力對口協作新模式,助力兩地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東城區精挑484名專家人才由鄖陽區贈送康養卡,每年分批組織各領域人才到鄖陽區康養。首批33名專家人才已于7月23日抵達鄖陽區,開啟為期5天的康養之行。 (吳波)
黃石西塞山常態化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西塞山區出臺《關于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推動矛盾問題大解決專項行動的工作方案》,連續4年常態化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方案》堅持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明確全面起底系統排查、深入調查傾聽民意、統籌化解矛盾問題、發動群眾參與治理、建立常態長效機制等方面措施,引導發動群眾參與解決小區(灣組)存在的突出問題。截至目前,29名縣級領導深入41個矛盾問題集中小區(灣組),召開群眾會議100余次,解決重點問題45個,引導建立群眾性自治組織48個、管理服務機制6個,以為民辦實事的實際成效不斷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鄒丹)
丹江口 講守井故事 強護水意識
7月26日,丹江口市年輕干部能力作風大提升活動之“我講守井人故事”演講比賽決賽在丹江口市委黨校舉辦,12名不同單位的年輕干部講述著一個個從“漁民”“移民”到“守井人”的感人故事,激發了全場觀眾的深刻共鳴。為強化年輕干部生態環保認識,增強年輕干部護水責任意識,近年來丹江口市持續組織35歲以下年輕干部開展能力作風大提升活動,通過守水護水專題講座、我講守井人故事演講比賽、守水護水品牌創建、做優做強水經濟無領導小組討論等形式,提升年輕干部“領悟力、學習力、追隨力、趕超力”,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郭晨陽 陳桐)
長江產業集團特色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長江產業集團駐孝昌縣周巷鎮陽崗村工作隊充分利用各方資源,用心用情抓黨建、引政策、跑資金、找銷路,持續加大國企聯縣聯村幫扶力度。工作隊通過“產業+教育+消費”三大幫扶,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美現代鄉村建設、產業支持鄉村振興“長江產業樣板”。投入100萬元產業資金,發展新能源,借風光之勢,聚新質之力,增集體之收;實施教育慈善捐贈計劃,助力刷黑硬化道路、修建長江幸福運動場、打通斷頭路和連心橋,改善了駐點村基礎設施;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愛心消費助農等實踐活動,以資本活水賦能鄉村振興,以實際行動彰顯國企擔當。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