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災情應對處置成效是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最直觀的表現。近年來,我國不少地方極端天氣特別是罕見持續強降雨多發,雨量多、強度大、范圍廣、破壞力大,是這些極端天氣的特點。
極端天氣特別是罕見持續強降雨,對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一次“大考”。在突發極端天氣條件下,如何全面激活基層治理體系、交出合格“答卷”,市委組織部調研組開展了專題研究。
◎ 調研背景
2024年7月14日,丹江口城區突遇特大暴雨,5小時內降雨達334.2毫米,遠超7月13日天氣預報預測的30毫米。
在雨情來得快、雨量超預判的緊急關頭,在汛情突發、人員分散的非工作日,面對雨強雨量遠超預判、預警傳達刻不容緩;滑坡倒灌時刻威脅、救援轉移迫在眉睫;水電氣網全面受損、搶險搶修時間緊迫;受災區域點多面廣、災后恢復任重道遠等極端情況,該市快速組織干部、凝聚群眾、動員社會,沒有人員傷亡情況,兩天內基本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做到了叫應有效、搶險有序、恢復有力,最大程度保障了群眾生命安全,最快速度恢復了群眾生活秩序。
◎ 主要做法
組織體系上下貫通,預警消息半小時內傳至每家每戶。7月14日上午8時,了解到雨量持續上漲,且小時雨強超過50毫米后,丹江口市委立即啟動重大汛情應急響應,通過短信發布臨災預警信息,并叫應各地主要負責同志指揮防汛工作。各社區(村)、小區(村民小組)迅速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向轄區群眾發布臨災預警,預警信息半小時內傳至每家每戶。4536名有受災風險的群眾在組織下投親靠友轉移避險。余家營村張昭濤表示:“幸好包戶干部向我傳達了預警,讓我及時發現屋后樹木歪斜、土體開裂,有滑坡跡象,我們一家7口剛出院子,山就垮下來把房子沖倒了。”
治理單元執行有力,救援轉移一小時內實現應轉盡轉。收到風險區群眾要應轉盡轉、不漏一人的消息后,丹江口市委組織部立即在小區黨支部工作群發布下沉動員令,6700余名黨員干部聞令而動。7月14日上午8時至9時,1小時內完成了城區6.1萬余戶群眾的走訪,127處雨水倒灌點、278個地災隱患點全部摸排清楚,545名有受災風險但沒有轉移的群眾集中安置到位。各樓棟單元長對應轉區域逐戶核查,再次轉移20余名不相信會受災而返回的群眾。
治理機制銜接有序,兩天之內恢復生產生活。災情發生后,丹江口市委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安排核災救災、應急搶險工作,研究慰問救助政策;住建、城管、電力等部門積極疏通排水、搶修設施,其他部門督促干部職工下沉社區、服從調度,并做好雨鞋、鐵鍬、翻斗車等保障;各社區動員社會、組織力量開展敲門行動,積極解決困難,組建突擊隊支援受災嚴重區域。在黨委有力領導、部門有序聯動、社會有效參與下,7月14日當天,127處積水全部排空,供水恢復正常;7月15日,路面清淤清洗和消殺全面完成,供電恢復正常,受災群眾慰問完畢;7月16日18時,供氣全面恢復。災后48小時內,群眾生活秩序基本恢復、情緒基本穩定。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面對災情始終能夠做到群策群力。對抗天災,必須運用共同締造理念、群策群力。春江小城小區附1樓群眾在樓棟長號召下,自制沙袋堆在低洼區域入口,本單元住戶家中沒有進水現象;蔡灣村友誼水庫中段發生滑坡,該村工匠協會就地轉為搶險隊伍,帶動20余戶清淤泥、裝沙袋、堆防水堤、布警戒線;受災最嚴重的老虎溝路、同慶市場等地,近500人由黨員干部、青年群體、熱心人士等組成的突擊隊齊聚會戰,一天內完成了清淤清掃工作;丹江口市建筑業協會自發組織11臺鏟車幫助丹陽超市凍庫及時清運了500余噸被淹變質的冷凍產品;在北京經商的丹江籍企業家張勇看到熟悉的街道和房屋被淹沒第一時間捐款20萬元……救災過程中,大家眾志成城、不等不靠,積極自救互救;災后恢復時,社會各界主動支援、共克時艱,為生活恢復按下“快進鍵”。
◎ 經驗啟示
抓實每個治理單元,快速激活治理體系。嚴密的組織體系是我們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丹江口市將21個社區科學劃分為311個居民小區,把居民小區作為最小治理單元,成立小區黨支部314個,構建了“市委—街道—社區—小區”縱向到底的治理架構。實行小區黨支部班子市委組織部備案、市級聯審制度,從黨員干部、退伍軍人、熱心群眾等群體中推選樓棟單元長1700余名。正因為有了嚴密的組織體系,做實了最小治理單元,治理體系才能被快速激活,第一時間把重要信息、相關要求傳至每家每戶,幫助大家了解形勢、判斷局勢、贏得先機。
抓實一支先鋒隊伍,充分發揮治理能力。丹江口市堅持抓實黨員干部下沉,著力發揮每名黨員干部的力量。全員下沉。丹江口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文件,組織76家機關企事業單位6700余名黨員干部職工到居住社區和小區報到,并服從社區、小區統一調度。全覆蓋包聯。由社區牽頭,按照“抽多補少、不漏一戶”的原則,組織下沉人員全覆蓋包保城區6.1萬余戶群眾。全方位激勵。出臺《激勵在職黨員干部在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中爭當表率的六條措施》,將下沉履職情況作為職務職級晉升、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正因為有一支責任心強、執行力強的先鋒隊伍,才牢牢把握了基層治理的主動權,充分發揮治理能力。
抓實一項治理制度,有效發揮治理水平。丹江口市以戶戶走到為載體,探索做實了多方聯動民情收集快處機制,在“收集—交辦—落實—評價”閉環流程中提升治理水平。矛盾隱患全面收集。定期組織下沉人員入戶開展防詐騙及防溺水宣傳、燃氣使用及飛線充電風險排查、問題收集化解等,在與群眾常態聯系中熟悉情況、增進感情。排查問題全面解決。針對能夠就地處理的問題,由包戶干部會同樓棟長、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等現場解決;需要職能部門處理的問題,由市委政法委牽頭分解交辦;需要多部門聯動的“疑難復雜”問題,由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專人協調。解決效果全面跟進。每月對問題辦理情況跟蹤督辦,對進展慢、效果差的進行通報批評。正因為日常工作中建立了熟悉的工作關系,形成了完善的處理機制,面對突發情況,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協調各部門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黨員干部落實各項工作才能輕車熟路、精準高效。
抓實一個工作載體,有效凝聚治理合力。丹江口市持續深化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形成了“萬事商量、諸事共辦”的工作理念;培育了“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搭建了“多元參與、互幫互助”的治理平臺。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正因為共同締造的深入實踐、共同精神的深入人心,面對災情時,才讓大家深切感受到恢復家園,人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處處都有貢獻力量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