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電子技術中,頻率是最基本的參數之一,信號頻率的測量至關重要。為了適應當前電子設計的發展要求,使數字頻率計向數字化、便攜化方向發展,設計實現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頻率計。該頻率計由單片機主控模塊、信號波形轉換模塊、藍牙模塊與液晶屏顯示模塊組成。信號波形轉換模塊是由LM393芯片進行波形轉換,可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通過STM32單片機連接信號波形轉換模塊,對信號波形進行處理、分析;然后通過液晶屏顯示模塊在液晶屏上顯示信號頻率,再通過藍牙模塊將測量的信號頻率無線傳輸至上位機,通過實驗測得頻率在0.200~125 kHz之間,該頻率計誤差范圍在0.05%以內。
關鍵詞:STM32;LM393;頻率計;藍牙;頻率測量;物聯網
中圖分類號:TN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24)05-00-03
0 引 言
在電子技術中,頻率是最基本的參數之一,其與周期、相位、波長、轉速等物理參數緊密相關。頻率計不僅可以用來測量信號頻率,也可以用來進行計時、測時。如果對其加以改進,也能成為一個智能儀器儀表,用來測量周期、占空比、脈寬等參數[1]。頻率計易攜帶,尤其是現在市面上的電子計數器產品和數字式頻率計,它們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通信廣播設備、計算器系統、現代電子技術和儀器儀表等技術領域。在傳統的頻率計中,存在體積大、測量精度低等問題,且它的開發、測試過程十分復雜,已不適應電子設計的發展要求。由于FPGA、CPLD與單片機擁有較為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且具有體積小、集成度高、速度快等特點,能夠滿足頻率計向數字化、便捷化、微型化的方向發展的需求[2-6]。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介紹一款基于物聯網的頻率計,該頻率計通過藍牙模塊將測量的信號頻率無線傳輸至手機或電腦,能夠實現頻率的遠程監測。
1 總體設計
頻率計的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采用STM32F103RCT6單片機作為控制芯片,信號轉換模塊采用LM393比較器,該比較器將待測正弦波轉換為方波,再通過I/O口與單片機相連。液晶屏顯示模塊采用ATK-MD0280,可在液晶屏上顯示藍牙狀態和信號頻率。藍牙模塊采用HC-05芯片,該芯片與單片機通過串口通信,單片機將測量的信號頻率通過串口發送給HC-05,HC-05再通過藍牙將數據傳送給手機或電腦等上位機,這樣就實現了遠程監測信號頻率。
2 信號波形轉換模塊
信號波形轉換模塊中采用了電壓比較器,比較器是將一個模擬電壓信號與一個基準電壓相比較的電路。它的輸出結果只有高電平和低電平兩種,經常用于越限告警、信號波形轉換、數模轉換和脈沖寬度調制等電路中[7]。
在電壓比較器中,LM393是一款高性能、高精度的單通道電壓比較器,具有高速、低功耗、響應速度快的特性,同時還有較好的共模抑制比(CMRR)。我們選擇了LM393型比較器作為信號轉換器件。LM393電壓比較器具有高輸入阻抗,還具有一個特殊的結構,能夠在保持較高精度的同時實現極低輸入電阻。因此,LM393能夠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在信號波形轉換模塊中,VCC選用5 V電壓,GND選用0 V。LM393比較器的同相端IN A+引腳連接信號發生器,輸出峰峰值為400 mV的正弦波;反相端IN A-引腳接地,輸出端OUT A外接2 kΩ的上拉電阻。將同相端IN A+引腳電壓與反相端IN A-引腳電壓相比較,當同相端IN A+電壓大于反相端IN A-電壓時,電壓比較器的輸出端OUT輸出5 V;當同相端IN B+電壓小于反相端IN A-電壓時,電壓比較器的輸出端OUT輸出0 V,可將正弦波轉換為方波。信號波形轉換模塊原理如圖2所示。
LM393采用DIP和SOIC封裝,有8個引腳:OUT A、IN A-、IN A+、GND、IN B+、IN B-、OUT B和VCC,各引腳功能見表1所列。
LM393與單片機連接時,將OUT A引腳直接連接單片機的I/O口即可,如圖3所示。
3 主控模塊
由于STM32系列單片機是以高性能、低功耗而著稱,在此選擇了STM32F103RCT6作為主控芯片,該單片機是一款32位 ARMCortex-M3處理器,它擁有豐富的外設資源、強大的指令處理能力和優秀的程序設計能力,可用于各種嵌入式應用,包括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等領域。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內部集成了256 KB FLASH存儲器。FLASH存儲器是一種存儲介質,其內部結構決定了其具有極高的訪問速度和數據存儲密度。另外,它還擁有豐富的外設資源,包括 SPI接口、I2C接口、UART接口和USB2.0接口等,可以輕松滿足單片機系統設計中不同功能模塊對存儲容量、數據訪問速度以及I/O口數量的要求[8]。
STM32F103RCT6的引腳如圖4所示。
STM32F103RCT6可以連接ATK-MD0280液晶顯示屏,它是一款高性能2.8寸TFTLCD電阻觸摸屏模塊,可直接與單片機相連。模塊內部集成了高性能的觸摸芯片、電阻電容式傳感技術和人機交互界面,能夠提供穩定可靠的觸摸性能。ATK-MD0280模塊能實現多點觸摸,并支持全屏觸摸,也支持單點觸控。該模塊采用了高性能的觸摸屏芯片和高質量的電阻電容式傳感技術,使得模塊擁有了良好的觸摸響應速度和可靠穩定的性能。
4 藍牙模塊
為了實現物聯功能,本設計采用HC-05藍牙模塊實現信號頻率的無線傳輸功能。HC-05藍牙模塊是主從集成于一體的藍牙串口模塊。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直接將藍牙當作串口使用,這是因為當藍牙設備與藍牙設備配對成功后,可以忽略藍牙的內部通信協議。當藍牙設備之間連接起來時,可以共用一個通道即同一個串口進行數據傳輸[9]。
藍牙模塊本身有兩種模式,分別為主模式和從模式,它可以分別在主模式和從模式下運行。本設計將藍牙模塊設定為從機工作模式,波特率選擇9 600 b/s,可以實現與單片機相連。藍牙模塊也可與自帶藍牙功能的手機、電腦等上位機相連,單片機測量信號頻率后,可通過串口將數據傳輸至HC-05,HC-05接收數據后再通過藍牙無線傳輸至上位機,實現信號頻率的遠程監測。HC-05藍牙模塊信號控制線見表2所列。
5 軟件設計
5.1 信號頻率測量原理
對于頻率計而言,由于外部環境的干擾會使得頻率測量出現誤差,所以其精度的確定尤其重要。對于頻率信號測量方法來說,有多種測量方法:一是快速傅里葉變換方法,該方法運算量較大,對單片機要求高;二是脈沖計數法,適用于高頻信號,較為簡單、方便;三是輸入捕獲法,適用于低頻信號,操作簡單[10]。
在本次設計中,選擇了輸入捕獲法測量信號頻率。通過單片機定時器的輸入捕獲功能,在定時器初始化時,將捕獲沿設置為上升沿;當外部信號輸入單片機時,捕獲到上升沿,計數器第一次計數T1,將上升沿捕獲改為下降沿捕獲;當捕獲到下降沿時,計數器第二次計數T2,將下降沿捕獲改為上升沿捕獲;當再次捕獲到上升沿時,計數器第三次計數T3,計數完成后,將計數器清零,以便下一次捕獲。這樣T3-T1就是一個周期的脈寬,從而計算得到信號頻率值。
5.2 軟件設計流程
該設計中軟件整體采用STM32單片機C語言庫函數來編寫程序,當STM32單片機與各個模塊引腳連接后,給STM32單片機上電,并將所需程序燒寫進入單片機。當STM32單片機通過HC-05藍牙模塊與上位機成功連接時,可以通過按鍵來控制單片機數據的發送和上位機數據的接收,也可以通過上位機向STM32單片機發送簡單的指令來實現數據的傳輸功能。設計總流程如圖5所示。
6 系統測試
為了檢測模擬信號頻率值與測量信號頻率值存在的誤差,設計了一個準確度實驗,采用RIGLO-GDG022U型信號發生器,輸出峰峰值為400 mV、頻率為200 Hz的正弦波,將RIGOL-DS2102E型示波器測量的信號頻率值與本設計測量的信號頻率值記錄在表3中,并對比分析兩種測量結果的差距,計算誤差率:[(示波器測量信號頻率值-測量信號頻率值)/示波器測量信號頻率值]*100%,誤差結果取絕對值。
通過改變信號頻率,測得頻率值,并計算誤差率,結果見表3所列。從此次測量結果來看,在0.2~125 kHz之間,設計的頻率計與市面上頻率計之間的誤差在0.05%以內。這可能是由于存在外部信號干擾、工頻干擾等影響因素。但誤差仍在可接受范圍內。
7 結 語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頻率計。該頻率計由單片機主控模塊、信號波形轉換模塊、藍牙模塊與液晶屏顯示模塊組成,可以通過藍牙遠程監測信號頻率。通過系統測試,頻率計與市面上頻率計之間的誤差在0.05%以內,在可接受范圍內。該頻率計適用于電子技術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趙銀玲.基于單片機的數字頻率計的設計與實現[J].電子設計工程,2017,25(18):178-180.
[2]杜娟,王睿,方偉偉.基于FPGA的等精度數字頻率計設計[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5,7(4):16-19.
[3]曹海紅. 基于藍牙模塊的U盤防丟電路的設計與實現[J].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6,36(1):108-109.
[4]朱志平. 基于MSP430的藍牙智能家居系統[J].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31(4):24-32.
[5]劉希明. 基于物聯網藍牙遙控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J]. 數碼世界,2016,15(12):195.
[6]朱鋒,許鵬,卜德飛,等. 一種基于藍牙通信的智能加熱系統[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5(6):49.
[7]李淵.電壓比較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J].視聽,2011,6(5):59-60.
[8]意法半導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STM32F103XC/STM32F103XD/STN32F103XE 數據手冊[EB/OL].(2014-09-30)[2015-04-17]. https://www.st.com/resource/en/datasheet/stm32f103ze.pdf.
[9]郭慧敏,孟游,遲少華,等.基于Android手機手勢和語音控制的人機交互系統設計[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1(2):216-220.
[10]趙兀君,高深圳.一種頻率信號測量方法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3,12(1):76-80.
作者簡介:劉 嬌(2001—),女,湖南益陽人,本科,研究方向為醫學圖像處理與物聯網應用。
收稿日期:2023-06-06 修回日期:2023-07-04
基金項目:廣西醫科大學“未來學術之星-大學生課外創新科研課題”(WLXSZX2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