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紀中葉,蘇格蘭國王大衛一世頒布《度量衡法》,規定成年男子拇指的指甲寬度等于1寸。拇指有粗細,指甲有寬窄,大衛一世召集一大群成年男子,依次測量他們拇指指甲的寬度,對測量結果取平均值,作為蘇格蘭的標準寸。
蘇格蘭位于英格蘭北部。英格蘭寸是拇指的寬度,蘇格蘭寸是拇指指甲的寬度,照理說,蘇格蘭寸應該比英格蘭寸短一點。不知道為什么,也許大衛一世測定標準寸時,召集的那幫男子拇指指甲碰巧很寬,反正自從大衛一世以后,蘇格蘭寸就比英格蘭寸還要長。
長多少呢?1蘇格蘭寸等于1.0016英格蘭寸,前者比后者長約0.16%??此瓶梢院雎圆挥?,但是,幾十萬寸、幾百萬寸地累積起來,差距就驚人了。
英格蘭紡織工業發達,蘇格蘭制衣商都去英格蘭采購布料,他們按蘇格蘭寸做預算,英格蘭那邊的供貨商卻是按英格蘭寸發貨,因此蘇格蘭制衣商總是吃虧,于是雙方爭執不斷。
當時英格蘭兵強馬壯,國力雄厚,建議蘇格蘭改變度量衡,使用英格蘭寸。蘇格蘭民族情緒高漲,拒絕接受英格蘭寸。直到18世紀初,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并,兩國使用同一種貨幣和同一套度量衡,蘇格蘭才開始從名義上改用英格蘭寸。
法國寸跟英格蘭寸也不一樣,1法寸等于1.068英格蘭寸,比最初的蘇格蘭寸還要長。
從19世紀起,法國牽頭推行公制(又叫“米制”),呼吁用“米”和“厘米”來代替傳統的尺寸。20世紀后半葉,歐洲大部分國家相繼采用公制單位。在此之前,各國沒有統一的長度標準,給歐洲人的生產、生活以及國際貿易帶來極大的不便,甚至造成一些安全事故。
1628年8月,瑞典建造的“瓦薩”號戰艦首航,該艦裝載64門大炮,是當時世界上裝備最齊全、武裝程度最高的戰艦。這艘戰艦剛剛出海十幾分鐘,離岸才1300多米,就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弗斯和碼頭上圍觀群眾的眼皮底下沉沒了。
“瓦薩”號的沉沒,正是尺寸不統一造成的惡果。
1961年,人們打撈出這艘戰艦后發現,左舷明顯比右舷更厚更長。船上遺留的造船工具顯示,負責造左舷的瑞典船工用的是瑞典寸,負責造右舷的荷蘭船工用的是阿姆斯特丹寸。瑞典寸比阿姆斯特丹寸長得多,致使左右兩舷不對稱,重心不穩,海風一吹,船就歪歪斜斜、搖搖晃晃地翻到大海里去了。船上150名船員中,至少有30人當場喪命,最終死亡數字可能多達50人。
歐洲尺寸混亂,主要是歐洲各國的地理、歷史、民族、宗教往往不同,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更大,甲國用希臘尺,乙國用羅馬尺,丙國用日耳曼尺,丁國用諾曼尺,國與國之間的尺寸不一樣。雖然說歐洲大部分國家的傳統度量單位都源于古羅馬,“寸”這個單位都跟大拇指有關,但如前所述,人手有大小,拇指有粗細,甲國用本國君主的拇指寬度作為標準寸,乙國可能用抽樣調查所得的拇指平均寬度作為標準寸,丙國又將拇指指甲的寬度確定為標準寸,怎么可能不混亂呢?
(摘自化學工業出版社《度量衡簡史:世界的尺度》)